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5例分析
作者:陈关林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茂名525000
关键词:筋膜炎;坏死性;急性病
广东医学院学报990370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以软组织广泛性坏死为特点的外科感染性疾病,此病发病急,进展凶险,全身反应重,病死率高。为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a来收治的15例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岁以下2例,18岁至60岁8例,60岁以上5例;发病至来院时间为1~10d。
1.2 部位 颈部2例,四肢6例,会阴部3例,腹部和背部各2例。
, http://www.100md.com
1.3 诱因 会阴部、腹部术后2例,软组织挫擦伤6例,针灸1例,昆虫咬伤1例,无明显诱因5例(但其中有糖尿病患者2例,恶性肿瘤化疗后2例)。
1.4 预后 3例面积<3cm2,症状较轻,疤痕愈合;8例需植皮一次愈合,2例经两次植皮愈合,死亡2例。
2 讨论
2.1 病因分析 外部因素,如软组织损伤、裂伤、血肿等损害了防御屏障,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条件,本组有9例软组织损伤。内在因素是免疫系统功能不全,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组中有4例为糖尿病或恶性肿瘤化疗后,这些均可引起 继发性免疫缺陷或低下。在机体防御机制破坏后,致病菌在局部大量繁殖并释放大量侵袭性外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及血管栓塞,这样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使病变迅速蔓延。细菌学方面Guiliano把本病分成二种类型,一类为β链球菌 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另一类为厌氧菌和兼性菌引起[1]。本组病例全部都进行了渗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厌氧菌培养和一般细菌培养同时进行),其中单纯金葡菌感染5例,单纯β链球菌3例,混合感染3例;大肠杆菌感染2例,大肠杆 菌及产气杆菌混合感染1例,另1例未培养出细菌(本例入院前诊断明确,症状轻,而且已使用甲硝唑3d)。这样的病因验明是非常重要的。
, 百拇医药
2.2 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 本组15例病史中13例有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1℃,其中3例出现休克,患者大多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不思饮食。局部 体征:患处皮肤红肿、疼痛,之后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坏死致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常出现水疱和血疱,青紫褐黑、坏死,周围有广泛的潜行皮缘,皮肤苍白,有血性浆液渗出或脓液(此时进行细菌培养为早期诊断提供病因)。个别病例(本组2例) 患处有皮下气体,压之有捻发感,恶息,这可与气性环疽相鉴别,后者的特点为广 泛性肌坏死[2]。早期诊断还可进行病理检查,其特点为皮肤、皮下脂肪,浅深筋膜变性坏死。临床上如发现病人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伴有局部皮肤出现疼痛、 水疱、血疱或青紫继而有广泛的皮肤筋膜坏死,应注意到本病,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因本病少见,特别是成年人更为罕见,许多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缺乏认识,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从而错失早期诊治的良机。
2.3 治疗 局部及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关键是早期彻底清除坏死的皮肤、皮下 脂肪、浅深筋膜[3],直达肌层,充分敞开引流,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创面,腔隙用胶管引流,并用庆大霉素、甲硝唑或敏感药溶液灌洗。有的病人的筋膜坏 死是进行性的,需多次手术处理,皮肤缺损待病情控制稳定,肉芽生长后行植皮修复。全身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首先使用甲硝唑和氨苄青霉素[3],待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结果后换用更高效敏感药。因病程长,全身支持治疗也至关重要,或需鼻饲,少量多次输血,合并糖尿病必须加以控制[4]。本组有2例死亡,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10d后才来院,入院前诊断、治疗不及时,并发败血症、毒血症、休克,难以纠正而致死的。
, http://www.100md.com
3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坏死性筋膜炎.第五版.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92.115
2 王守义,孙华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例.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 (17):26
3 易辛.8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分析.临床外科杂志,1994,2(1) :4
4 郭宏荣.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1例临床分析.人民军医,1995,7(42 8):34
收稿日期:1998-12-06, 百拇医药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茂名525000
关键词:筋膜炎;坏死性;急性病
广东医学院学报990370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以软组织广泛性坏死为特点的外科感染性疾病,此病发病急,进展凶险,全身反应重,病死率高。为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a来收治的15例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岁以下2例,18岁至60岁8例,60岁以上5例;发病至来院时间为1~10d。
1.2 部位 颈部2例,四肢6例,会阴部3例,腹部和背部各2例。
, http://www.100md.com
1.3 诱因 会阴部、腹部术后2例,软组织挫擦伤6例,针灸1例,昆虫咬伤1例,无明显诱因5例(但其中有糖尿病患者2例,恶性肿瘤化疗后2例)。
1.4 预后 3例面积<3cm2,症状较轻,疤痕愈合;8例需植皮一次愈合,2例经两次植皮愈合,死亡2例。
2 讨论
2.1 病因分析 外部因素,如软组织损伤、裂伤、血肿等损害了防御屏障,为细菌入侵提供了条件,本组有9例软组织损伤。内在因素是免疫系统功能不全,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组中有4例为糖尿病或恶性肿瘤化疗后,这些均可引起 继发性免疫缺陷或低下。在机体防御机制破坏后,致病菌在局部大量繁殖并释放大量侵袭性外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及血管栓塞,这样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使病变迅速蔓延。细菌学方面Guiliano把本病分成二种类型,一类为β链球菌 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另一类为厌氧菌和兼性菌引起[1]。本组病例全部都进行了渗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厌氧菌培养和一般细菌培养同时进行),其中单纯金葡菌感染5例,单纯β链球菌3例,混合感染3例;大肠杆菌感染2例,大肠杆 菌及产气杆菌混合感染1例,另1例未培养出细菌(本例入院前诊断明确,症状轻,而且已使用甲硝唑3d)。这样的病因验明是非常重要的。
, 百拇医药
2.2 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 本组15例病史中13例有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1℃,其中3例出现休克,患者大多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不思饮食。局部 体征:患处皮肤红肿、疼痛,之后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坏死致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常出现水疱和血疱,青紫褐黑、坏死,周围有广泛的潜行皮缘,皮肤苍白,有血性浆液渗出或脓液(此时进行细菌培养为早期诊断提供病因)。个别病例(本组2例) 患处有皮下气体,压之有捻发感,恶息,这可与气性环疽相鉴别,后者的特点为广 泛性肌坏死[2]。早期诊断还可进行病理检查,其特点为皮肤、皮下脂肪,浅深筋膜变性坏死。临床上如发现病人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伴有局部皮肤出现疼痛、 水疱、血疱或青紫继而有广泛的皮肤筋膜坏死,应注意到本病,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因本病少见,特别是成年人更为罕见,许多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缺乏认识,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从而错失早期诊治的良机。
2.3 治疗 局部及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关键是早期彻底清除坏死的皮肤、皮下 脂肪、浅深筋膜[3],直达肌层,充分敞开引流,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创面,腔隙用胶管引流,并用庆大霉素、甲硝唑或敏感药溶液灌洗。有的病人的筋膜坏 死是进行性的,需多次手术处理,皮肤缺损待病情控制稳定,肉芽生长后行植皮修复。全身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首先使用甲硝唑和氨苄青霉素[3],待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结果后换用更高效敏感药。因病程长,全身支持治疗也至关重要,或需鼻饲,少量多次输血,合并糖尿病必须加以控制[4]。本组有2例死亡,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10d后才来院,入院前诊断、治疗不及时,并发败血症、毒血症、休克,难以纠正而致死的。
, http://www.100md.com
3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坏死性筋膜炎.第五版.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92.115
2 王守义,孙华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例.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 (17):26
3 易辛.8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分析.临床外科杂志,1994,2(1) :4
4 郭宏荣.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1例临床分析.人民军医,1995,7(42 8):34
收稿日期:1998-12-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