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0758
孪生子中的双胎畸形6例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刘荷一 王彦娜 孟德春 陈文雪 张若麟 刘明娟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超声室(石家庄050011)

    关键词:畸形/诊断;超声学;双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990325 中图号 R714.52

    我室1987~1997年对19 720例孕妇进行检查,发现单胎妊娠19 562例(99.1 %),双胎妊娠158例(0.80 %),单胎畸形儿237例(1.2 %),双胎畸形儿6例(0.03 %),其中4例为异卵孪生子,2例为同卵孪生子。应用超声技术,及时诊断了孪生子中的双胎畸形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应用超声技术筛选门诊孕妇6例,妊振时间17~36周,年龄22~26岁,均为初产,无遗传病史,无双胎及畸形儿生育史,无明显有害作业接触史,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史不清。
, 百拇医药
    1.2 方法:应用克雷茨Combison31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扫描时间<5 min,孕妇取仰卧位,探头沿耻骨联合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至剑突下做多切面扫描,观察胎儿、胎盘、羊水情况,产后解剖畸形儿,分析胎盘结构,检验血型,鉴定指纹。

    2 结 果

    2.1 例1,孕妇24岁,妊娠26周。主因腹胀,腹围增长迅速就诊。超声所见:ROP胎儿双顶径为5.8 cm,LOA胎儿双顶径为6.0 cm,双胎儿上下肢长骨明显短小,其中双胎儿股骨长约(2.6±0.3) cm,胎动频繁,胎盘附着子宫前壁,羊水深度为7.0 cm。2天后自然分娩双胎女死婴,见婴儿头及躯干发育正常,四肢明显粗短,诊断为成骨发育不全,双婴儿性别、血型、指纹相同,共用1个胎盘。

    2.2 例2,孕妇24岁,孕34周。超声所见:ROA胎儿发育正常,LOA胎儿一侧脑室宽3.2 cm,脑中线偏移,胎盘附着子宫前壁,羊水深度为5.0 cm,引产后尸解证实1胎儿发育正常,另1胎儿为侧脑室积水。双婴儿性别、血型相同,共用1个胎盘。
, http://www.100md.com
    2.3 例3,孕妇26岁,妊娠29周。超声所见:LOP胎儿结构正常,RSA胎儿双侧脑室积液,脑中线偏移摆动,脑实质受压,胎儿脊柱下段中断,胎盘分别附着在子宫前、后壁,羊水深度7.5 cm。引产后尸解证实为脑积水伴脊柱裂,双婴儿性别、血型不同,2个胎盘。

    2.4 例4,孕妇24岁,孕17周。超声所见:ROA 1个胎儿结构正常,另1胎儿无完整颅骨光环,脊柱下段扩张,双下肢伸直,胎动频繁,羊水深度4 cm,引产后见1胎儿发育正常,另1胎儿为无脑儿并发脊柱裂。双婴儿性别、血型不同,两个胎盘。

    2.5 例5,孕妇22岁,妊娠22周。超声所见:RSP胎儿结构正常,LOA胎儿胸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羊水深度为6.0 cm。引产后见1婴儿发育正常,另1婴儿胸腹径增大,经尸解证实为胸腹水。双婴儿性别、血型不同,两个胎盘融合。

    2.6 例6,孕妇26岁,妊娠32周。超声所见:LOA胎儿结构正常,RSA胎儿双侧脑室积液,脑实质受压,脊柱下段中断,胎心、胎动停止。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后壁,羊水深度为6.0 cm。在孕妇要求下维持妊娠至36周后剖宫产取出1个死婴和1个发育正常的活婴。双婴儿性别、血型不同,2个胎盘。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3.1 病因:先天性畸形是由于遗传,环境或由遗传与环境的累加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体表或内脏畸形。根据本室资料在双胎妊娠中,畸形儿的发病率为3.79 %,在全部妊娠中双胎畸形儿的发病率为0.03 %,明显低于单胎畸形儿的发病率。本文报告的病例中2例同卵孪生子中有1例为同时出现畸形,而4例异卵孪生子中全部为单胎儿畸形。这是因为从遗传的角度来观察,同卵性双生儿是2个同一的个体,而异卵性双生儿则相当于2个不同时期出生的兄弟或姐妹。

    3.2 双胎同病:双胎妊娠的同时发病一方面取决于致畸因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孪生子的性质。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多可引起孪生子同时发病,但发生在同卵孪生子中要明显高于异卵孪生子。从例1中可见,双生儿是同卵姐妹,她们同时患有成骨发育不全。

    3.3 超声检查:超声是目前诊断孪生子中畸形儿的一种可靠方法,它可以明确畸形的种类,以及单、双胎儿畸形。在中期妊娠中,如果1个胎儿发育正常,而另1个胎儿出现畸形。双胎儿性别不同,双胎盘,双羊膜腔,那么他们有可能是异卵孪生子,而各自有不同的基因和发育轨道,因此可以在超声监护下确定是否维持妊娠至分娩。

    (1997-12-21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