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1733
眼球穿通伤11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3期
     作者:张小玲 裴澄 张德秀

    单位:张小玲 裴 澄 张德秀(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西安 710061)

    关键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990342 眼球穿通伤是较常见的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2]。因此,预防与及时正确处理眼球穿通伤至关重要。对此,我们将本院1994~1998年收治的眼球穿通伤115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115例中男94例,女21例,男∶女=4.5∶1。右眼69例,左眼46例,左∶右=1.5∶1,均为单眼,年龄最大70岁,最小1岁。7~14岁29例,占25.22%,15~29岁40例,占30.23%,年龄中位数为20.8岁。

, http://www.100md.com     2 致伤物、穿通伤部位及并发症 本组常见致伤物有钢针、钢钉、铁钩、铁丝、剪刀、玻璃碎片、植物刺、竹签及飞溅的金属碎片等。损伤部位以角膜伤为首位,81例,占70.43%,角巩膜伤13例,占11.30%,巩膜伤14例,占12.17%,同时存在角膜、角巩膜及巩膜伤7例,占6.08%。

    115例中,单纯性穿通伤24例,占20.87%,合并有并发症者91例,占79.13%。并发症中,外伤性白内障54例,为首位,其次为眼内异物20例,其余有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

    3 伤后就诊时间 在24 h以内就诊者39例,占33.91%,超过24 h就诊者76例,占66.09%。最短30 min,最长30 d。

    4 治疗前后视力、治疗及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见附表。

    附表 眼球穿通伤治疗前后视力比较(眼数) 视 力
, 百拇医药
    就诊时

    治疗后

    1.0及以上

    1

    4

    0.3~0.9

    12

    25

    0.05~0.2

    14

    25

    光感~0.04

    68
, 百拇医药
    41

    无光感

    12

    12

    合计

    107

    107

    本组病例中,除因单纯性穿通伤,伤口小且自行闭合者15例外,均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角膜、巩膜裂伤缝合术69例,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32例,球内异物取出术19例,玻璃体切割术4例,抗青光眼手术2例,角膜移植术2例。术后局部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消炎痛等治疗,创口均I期愈合。

    讨论

    1 创口修复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急症,治疗原则是手术缝合伤口以恢复眼球的完整性,防治感染和并发症[1~3]。在本组病例的治疗中,对小于3 mm的整齐角膜伤口,无眼内组织嵌顿,前房存在,不予缝合,仅清创包扎。大于3 mm以上者,则在无菌条件下,行急诊显微手术缝合,伤口使用10~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注射液,涂1%阿托品眼膏,包扎伤眼。合并有组织嵌顿的伤口,对脱出眼内容物时间较久,污染严重者,剪除脱出组织后再行缝合。若脱出的虹膜无明显污染,无失活,尽管时间超过24h,仍可经庆大霉素反复冲洗后进行还纳。脱出的睫状体予以复位。脱出的玻璃体及晶状体予以切除。对较复杂的眼球穿通伤采取分期手术,即初期严密缝合伤口,恢复前房、控制感染,1~2周内再行内眼手术,处理外伤性白内障及眼内异物等。
, 百拇医药
    2 防治感染,处理并发症 术后全身及局部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防治感染,局部除用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外,常规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及激素药物,散瞳剂充分散瞳。对伤口小未缝合伤口,仍需常规抗感染治疗。

    本组 115 例中,91 例伴有并发症,外伤性白内障 54 例,为首位。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问题,我们是依据伤眼的具体情况而定,当晶体囊膜已破,皮质已溢入前房,或晶体囊膜完整但已全混,眼内无明显感染征象者,可在缝合伤口的同时,进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若晶体局限性混浊,囊膜破口小,则先行角膜伤口缝合,待晶体全混后再行手术治疗。

    3 预防 大多数 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1]。眼球穿通伤是较常见的眼外伤,一旦发生,虽然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致盲或致残(见附表)。由此可见,预防眼球穿通伤的发生尤为重要。本组病例年龄中位数为20.8岁。学龄期儿童及15~29岁青少年最为多见。学龄期儿童好动,喜闹,常持锐利物品玩耍,对他人缺乏安全责任感,且对自身缺乏保护意识与能力,这是造成儿童眼球穿通伤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家长及学校能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笔者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组人群眼球穿通伤的发生。15~29岁中多为民工及农民,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劳动场所条件简陋,工作危险性大,青工安全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有关。因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是降低该年龄组眼球穿通伤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严密主编.眼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8~196

    2 周海松.眼球穿通伤388例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19(2)∶115

    3 方吉颂.眼球穿通伤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8(2)∶59

    (1999-04-04收稿 1999-06-02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