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内科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3286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二例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内科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谢杏榕 张晓东

    单位:谢杏榕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张晓东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442000

    关键词:

    临床内科杂志/990336 例1:女性,28岁。头痛、呕吐、发热、双目失明2月,当地医院做脑脊液(CSF)涂片墨汁染色检查阴性,按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治疗2周无效,因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于1997年2月10日入院。1995年患肾病综合征,曾服用强的松片近一年半。体检:神志呈浅昏迷状,双侧视乳头水肿,四肢腱反射对称减低,双踝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不配合。入院后CSF检查见压力明显增高,细胞总数250×106/L,有核细胞数200×106/L,分类:单核细胞60%,多核细胞40%,蛋白2.1 g/L,糖0.88 mmol/L,氯化物112 mmol/L,CSF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给予脱水及抗真菌治疗。2月16日因脑疝形成死亡。

    例2:男性,55岁。因头痛、呕吐、发热一月,左侧肢体无力一周,于1997年8月4日入院。体温在37.5℃~39℃之间。1970年曾患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痊愈。体检:双侧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入院头颅CT平扫见:左内囊区有大小约1.5 cm×1.5 cm×1.0 cm低密度区,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CT检查提示右内囊区感染性病变。CSF检查:压力>400 mmH2O,细胞总数700×106/L,有核细胞数450×106/L,分类:单核细胞85%,多核细胞15%。连续两次CSF涂片墨汁染色阴性,给予抗结核治疗无效,将标本送到郧阳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检查,找到带荚膜的圆形隐球菌,CSF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经抗真菌治疗半年后,基本痊愈。

    讨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60%~80%可通过CSF涂片墨汁染色检查发现带有荚膜的圆形隐球菌,但部分病例需反复多次检查才能发现。由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症状、体征及常规CSF检查缺乏特异性,而且CSF涂片墨汁染色检查有20%~40%假阴性,另外,由于脑膜及脑实质肉芽肿形成,临床上出现类似脑脓肿、脑瘤等引起的占位表现,所以,常常在疾病早期误诊为结脑(51.5%)、颅内占位(20.6%)等疾病〔1〕。本组2例患者均因初次CSF涂片墨汁染色未找到隐球菌,误诊为结脑,后经抗结核治疗无效,再次反复检查才确诊。我们认为,对于有下列情况均应行CSF真菌检查:(1)疑为结脑应列为常规检查;(2)疑为结脑,经抗结核治疗无效者;(3)诊断为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能解释的CSF蛋白增高及糖减低〔2〕;(4)颅内高压经检查未能确诊为颅内占位病变者;(5)疑为颅内占位病变,伴不规则发热,CT平扫见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灶,增强后见环状或结节状强化者,在考虑胶质瘤的同时,应排除隐球菌引起的肉菌肿;(6)在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器官移植术后或在长期使用肾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基础上,出现脑膜症状和体征者。

    参考文献

    1.谭爱莲,欧阳珊.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26(4)∶241.

    2.胡立全,王影.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误诊分析.中风与临床神经疾病杂志,1993,20(3)∶172.

    收稿:1998-05-18 修回:1998-07-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