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石承气汤治疗胃山楂石27例分析
作者:丁新利 张连运 徐彩华
单位:丁新利 胶南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山东省胶南市 266400;张连运 胶南市中医医院内二科;徐彩华 烟台市北海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胃山楂石;消石承气汤;医学,中国传统
齐鲁医学杂志99033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R256.33
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消石承气汤治疗胃山楂石27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5~60岁,平均30岁。近期均有食山楂史,食用量50~300g,空腹食用者21例,占80%.病程1~5d.有慢性胃炎者10例,胃下垂者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者6例。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20例,占74%;恶心呕吐15例,占55%;泛酸嘈杂16例,占59%;腹部移动性包块9例,占33%.本组病人皆无进食柿子、大枣、葡萄干等食物史。全部病人均经胃肠X线钡餐透视而确诊,其X线团块影大小在3.5cm×2.5cm~10.0cm×8.0cm,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不光滑,有少量钡剂附着。单发者18例,2个结块者3例,多发者6例。结块随体位变化或推挤可在胃内移动。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大黄10g,枳实10g,郁金12g,鸡内金10g,木香10g,三棱9g,莪术9g,槟榔9g,白术10g.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苏梗10g,半夏10g;疼痛较剧者加元胡10g,川楝子10g;泛酸嘈杂者加白芨10g,乌贼骨15g;脾气亏虚者加党参10g,茯苓15g;脾胃虚寒者合理中汤化裁;中气下陷者加黄芪30g,升麻9g,柴胡9g;邪郁化热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黄连10g.用法:上药加水浸泡30min,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15d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复查上消化道钡餐。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明显缩小;③无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无改善,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无变化〔1〕。
, http://www.100md.com
1.4 治疗结果
治愈20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
2 讨论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山楂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抗心律不齐,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加胃内酶类活性等功效。但若食用量过大,在胃内极易形成结石。我们认为胃山楂石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酸凝聚作用:山楂含有果胶及多种有机酸,如枸杞酸、苹果酸、绿原酸、咖啡酸及三萜类成分山楂酸、齐墩酸,pH值为3.0~3.5,山楂糊自身即可凝结,在酸性液体中则更易发生凝结。本组病人中空腹食山楂者占80%,提示空腹时胃酸度较高,进入胃内的山楂糊在无食物掺杂的情况下,发生凝结的机率高于饭后进食者。②机械成形作用:山楂糊在酸凝结的同时,胃蠕动的机械作用将其在胃窦部反复挤压,以及重力关系和体位变化,使其在胃内滚动,逐渐成形。③黏液黏结作用:结石在胃内形成后,表面附有一层黏液,黏结食物残渣,使结块逐渐增大,即所谓“滚雪球效应”〔2〕。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有报道多采用胃镜取石或剖腹取石,给病人经济和身心上带来了巨大负担和痛苦。采用中药治疗既经济又方便。胃山楂石症属中医“积聚”范畴,《素问.脾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丹溪心法.卷四》曰:“……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素有胃疾,中气不足,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胃纳失职,腐熟不及,脾运无力,食滞胃脘而发病。作者根据《内经》“坚者消之”,“结者散之”之原则,本着通因通用,通则不痛,以通为顺之治法,自拟消石承气汤以消积导滞,行气祛瘀。方中大黄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小谷。其致泻主要成分为蒽甙,其中以蕃泻甙A的泻下活性最强。药理研究证实,其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刺激肠黏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道转运至细胞,使大肠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1〕。枳实除胸胁痰痞,破结实,消胀满,具有降低肠道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能兴奋肠胃,增强其蠕动〔3〕。三棱、莪术皆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品,凡气血阻滞、有形坚积之症,两药常配伍使用,均有攻坚消积之功。大黄、三棱、莪术三药皆为峻烈之品,若用之不当,易伤正气。对虚中挟实之症,体质较弱者,应与健脾补气药合用。槟榔泻下导滞;木香、郁金理气消积,化瘀除痞;鸡内金、白术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解郁除痞,荡涤宿食,消积和胃之功〔4〕。本方重在通消,寓消于补,既能行气导滞而又不伤正,切中病机,收效甚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李家瑜,杜 平,郭风林.中药治疗胃山楂石5例报告.山东中医杂志,1994,13(增刊):84
2 叶永保,耿林森,徐绍彦.胃十二指肠石的X线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10(2):101
3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64
4 四川医学院主编.中草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42
收稿1999-04-20
修回1999-07-17, http://www.100md.com
单位:丁新利 胶南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山东省胶南市 266400;张连运 胶南市中医医院内二科;徐彩华 烟台市北海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胃山楂石;消石承气汤;医学,中国传统
齐鲁医学杂志99033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R256.33
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消石承气汤治疗胃山楂石27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5~60岁,平均30岁。近期均有食山楂史,食用量50~300g,空腹食用者21例,占80%.病程1~5d.有慢性胃炎者10例,胃下垂者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者6例。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20例,占74%;恶心呕吐15例,占55%;泛酸嘈杂16例,占59%;腹部移动性包块9例,占33%.本组病人皆无进食柿子、大枣、葡萄干等食物史。全部病人均经胃肠X线钡餐透视而确诊,其X线团块影大小在3.5cm×2.5cm~10.0cm×8.0cm,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不光滑,有少量钡剂附着。单发者18例,2个结块者3例,多发者6例。结块随体位变化或推挤可在胃内移动。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大黄10g,枳实10g,郁金12g,鸡内金10g,木香10g,三棱9g,莪术9g,槟榔9g,白术10g.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苏梗10g,半夏10g;疼痛较剧者加元胡10g,川楝子10g;泛酸嘈杂者加白芨10g,乌贼骨15g;脾气亏虚者加党参10g,茯苓15g;脾胃虚寒者合理中汤化裁;中气下陷者加黄芪30g,升麻9g,柴胡9g;邪郁化热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黄连10g.用法:上药加水浸泡30min,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15d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复查上消化道钡餐。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明显缩小;③无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无改善,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石无变化〔1〕。
, http://www.100md.com
1.4 治疗结果
治愈20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
2 讨论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山楂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抗心律不齐,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加胃内酶类活性等功效。但若食用量过大,在胃内极易形成结石。我们认为胃山楂石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酸凝聚作用:山楂含有果胶及多种有机酸,如枸杞酸、苹果酸、绿原酸、咖啡酸及三萜类成分山楂酸、齐墩酸,pH值为3.0~3.5,山楂糊自身即可凝结,在酸性液体中则更易发生凝结。本组病人中空腹食山楂者占80%,提示空腹时胃酸度较高,进入胃内的山楂糊在无食物掺杂的情况下,发生凝结的机率高于饭后进食者。②机械成形作用:山楂糊在酸凝结的同时,胃蠕动的机械作用将其在胃窦部反复挤压,以及重力关系和体位变化,使其在胃内滚动,逐渐成形。③黏液黏结作用:结石在胃内形成后,表面附有一层黏液,黏结食物残渣,使结块逐渐增大,即所谓“滚雪球效应”〔2〕。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有报道多采用胃镜取石或剖腹取石,给病人经济和身心上带来了巨大负担和痛苦。采用中药治疗既经济又方便。胃山楂石症属中医“积聚”范畴,《素问.脾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丹溪心法.卷四》曰:“……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素有胃疾,中气不足,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胃纳失职,腐熟不及,脾运无力,食滞胃脘而发病。作者根据《内经》“坚者消之”,“结者散之”之原则,本着通因通用,通则不痛,以通为顺之治法,自拟消石承气汤以消积导滞,行气祛瘀。方中大黄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小谷。其致泻主要成分为蒽甙,其中以蕃泻甙A的泻下活性最强。药理研究证实,其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刺激肠黏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道转运至细胞,使大肠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1〕。枳实除胸胁痰痞,破结实,消胀满,具有降低肠道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能兴奋肠胃,增强其蠕动〔3〕。三棱、莪术皆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品,凡气血阻滞、有形坚积之症,两药常配伍使用,均有攻坚消积之功。大黄、三棱、莪术三药皆为峻烈之品,若用之不当,易伤正气。对虚中挟实之症,体质较弱者,应与健脾补气药合用。槟榔泻下导滞;木香、郁金理气消积,化瘀除痞;鸡内金、白术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共奏解郁除痞,荡涤宿食,消积和胃之功〔4〕。本方重在通消,寓消于补,既能行气导滞而又不伤正,切中病机,收效甚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李家瑜,杜 平,郭风林.中药治疗胃山楂石5例报告.山东中医杂志,1994,13(增刊):84
2 叶永保,耿林森,徐绍彦.胃十二指肠石的X线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10(2):101
3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64
4 四川医学院主编.中草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42
收稿1999-04-20
修回1999-07-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