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彦文 时 锋 张爱莉 王少玲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内脏;损害
齐鲁医学杂志99033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R722.12
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后单器官损害生化、代谢等方面变化的研究报道甚多,而多器官损害报道较少。1997年1月~1998年10月,我们收治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4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出生24h以内者30例,25~48h者12例。出生时轻度窒息(出生1min Appar评分4~7分)12例;重度窒息(0~3分)30例,其中5min评分仍低于6分者18例。按窒息后多器官损害诊断参考依据〔1〕分类:脑、心、肾型26例;脑、心型12例;脑、心、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型4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反复惊厥32例,占76.2%;前囟饱满28例,占66.5%;脑性尖叫18例,占42.8%;心动过速16例,占38.1%;心动过缓4例,占9.5%;室性期前收缩6例,占14.3%;水肿16例,占38.1%;少尿20例,占47.6%;无尿6例,占14.3%;呕血4例,占9.5%;咯血4例,占9.5%;原始神经反射消失34例,占81.0%.
1.3 辅助检查
1.3.1 头颅CT检查 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结果分级〔2〕:2级6例,3级22例,4级14例。
1.3.2 心电图检查 26例出现2个以上导联S-T段下移和3个以上导联T波异常。
1.3.3 血心肌酶测定 分别于生后2d以内,7,14d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与同期出生2d内无窒息新生儿18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生后2d内窒息组AST,CK,LDH,α-HBDH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8.701~18.491,P均<0.01);7d时窒息组LDH,α-HBDH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8.502,8.074,P均<0.05),AST,C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3.037,3.159,P均>0.05);14d时窒息组4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0.064~1.037,P均>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新生儿窒息后不同时间血心肌酶测定结果(±s) 组别
n
AST(ξ/nmol.
s-1.L-1)
CK
(ξ/U.L-1)
LDH(ξ/μmol.
s-1.L-1)
, 百拇医药 α-HBDH(ξ/pmol.
s-1.L-1)
对照组
18
300±33
46±5
5.5±1.4
5.26±1.95
窒息组
<2d
42
1 584±850**
, 百拇医药
151±36**
12.5±4.8**
11.59±3.52**
7d
42
333±50
50±3
12.3±4.7*
10.87±3.37*
14d
42
333±50
, 百拇医药
49±5
5.7±1.7
5.34±1.79
与对照组比较,*t=8.502,8.074,P均<0.05;t=8.701~18.491,P均<0.01
1.3.4 其他检查 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者10例,单项升高者8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者24例;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Ⅱ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Ⅰ降低者4例。
1.4 治疗方法与结果
n 经保持内环境稳定,抗氧自由基,拮抗β-内啡呔,消除脑水肿,抗惊厥及抗DIC治疗,死亡8例,其中脑、心、肾、DIC型4例,脑、心、肾型4例;临床症状消失者34例,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次数3~11次,随访频率为每30d 1次,结果与病儿14d内行中国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分值呈正相关(r=0.47,P<0.05),分值>37分的12例发育正常,<36分的14例中脑性瘫痪10例;另外8例仅随访3次,有否后遗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新生儿窒息缺氧对机体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敏感的器官为脑、心、肾。受损害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后遗症越重。凡窒息病儿日龄<2d须进行相关项目检查,及时明确器官损害数目。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与其他年龄组疾病特点不同,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缺氧后各器官损害造成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结构变化和时间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不同,故有必要对诊断时间明确规定,我们认为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诊断应在生后48h内做出。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保持内环境稳定,及时检测血气、血生化、电解质,测血压,进行心电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②早期应行高压氧疗,没有禁忌证者应尽早行高压氧疗,以提高氧分压,减轻脑水肿,挽救濒死的缺氧细胞。③受损害器官的治疗要互相兼顾。
总之,新生儿窒息后应及早做出受损害器官的诊断,不能局限于一个器官受损害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虞人杰.为什么要推广新法复苏,如何认识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其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6):329
2 宋琳琳.缺氧缺血性脑病.见: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29
收稿1999-04-02
修回1999-07-20, 百拇医药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内脏;损害
齐鲁医学杂志99033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R722.12
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后单器官损害生化、代谢等方面变化的研究报道甚多,而多器官损害报道较少。1997年1月~1998年10月,我们收治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4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男26例,女16例;出生24h以内者30例,25~48h者12例。出生时轻度窒息(出生1min Appar评分4~7分)12例;重度窒息(0~3分)30例,其中5min评分仍低于6分者18例。按窒息后多器官损害诊断参考依据〔1〕分类:脑、心、肾型26例;脑、心型12例;脑、心、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型4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反复惊厥32例,占76.2%;前囟饱满28例,占66.5%;脑性尖叫18例,占42.8%;心动过速16例,占38.1%;心动过缓4例,占9.5%;室性期前收缩6例,占14.3%;水肿16例,占38.1%;少尿20例,占47.6%;无尿6例,占14.3%;呕血4例,占9.5%;咯血4例,占9.5%;原始神经反射消失34例,占81.0%.
1.3 辅助检查
1.3.1 头颅CT检查 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结果分级〔2〕:2级6例,3级22例,4级14例。
1.3.2 心电图检查 26例出现2个以上导联S-T段下移和3个以上导联T波异常。
1.3.3 血心肌酶测定 分别于生后2d以内,7,14d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与同期出生2d内无窒息新生儿18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生后2d内窒息组AST,CK,LDH,α-HBDH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8.701~18.491,P均<0.01);7d时窒息组LDH,α-HBDH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8.502,8.074,P均<0.05),AST,C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3.037,3.159,P均>0.05);14d时窒息组4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0.064~1.037,P均>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新生儿窒息后不同时间血心肌酶测定结果(±s) 组别
n
AST(ξ/nmol.
s-1.L-1)
CK
(ξ/U.L-1)
LDH(ξ/μmol.
s-1.L-1)
, 百拇医药 α-HBDH(ξ/pmol.
s-1.L-1)
对照组
18
300±33
46±5
5.5±1.4
5.26±1.95
窒息组
<2d
42
1 584±850**
, 百拇医药
151±36**
12.5±4.8**
11.59±3.52**
7d
42
333±50
50±3
12.3±4.7*
10.87±3.37*
14d
42
333±50
, 百拇医药
49±5
5.7±1.7
5.34±1.79
与对照组比较,*t=8.502,8.074,P均<0.05;t=8.701~18.491,P均<0.01
1.3.4 其他检查 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者10例,单项升高者8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者24例;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Ⅱ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Ⅰ降低者4例。
1.4 治疗方法与结果
n 经保持内环境稳定,抗氧自由基,拮抗β-内啡呔,消除脑水肿,抗惊厥及抗DIC治疗,死亡8例,其中脑、心、肾、DIC型4例,脑、心、肾型4例;临床症状消失者34例,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次数3~11次,随访频率为每30d 1次,结果与病儿14d内行中国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分值呈正相关(r=0.47,P<0.05),分值>37分的12例发育正常,<36分的14例中脑性瘫痪10例;另外8例仅随访3次,有否后遗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新生儿窒息缺氧对机体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敏感的器官为脑、心、肾。受损害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后遗症越重。凡窒息病儿日龄<2d须进行相关项目检查,及时明确器官损害数目。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与其他年龄组疾病特点不同,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缺氧后各器官损害造成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结构变化和时间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不同,故有必要对诊断时间明确规定,我们认为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诊断应在生后48h内做出。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保持内环境稳定,及时检测血气、血生化、电解质,测血压,进行心电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②早期应行高压氧疗,没有禁忌证者应尽早行高压氧疗,以提高氧分压,减轻脑水肿,挽救濒死的缺氧细胞。③受损害器官的治疗要互相兼顾。
总之,新生儿窒息后应及早做出受损害器官的诊断,不能局限于一个器官受损害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虞人杰.为什么要推广新法复苏,如何认识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其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6):329
2 宋琳琳.缺氧缺血性脑病.见: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29
收稿1999-04-02
修回1999-07-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