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7248
浅度烧伤近愈合创面并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理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张秀兰 戚威 刘惠萍

    单位:250013 济南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90322 浅度烧伤近愈合创面并发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Ⅰ)感染,临床表现特殊,治疗疗效差。通过对其病因进行PCR病毒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病源为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作者重点对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选择我院1995年12月-1996年6月烧伤科发现的62例烧伤病人,男29例,女33例。年龄1~62岁。烧伤面积0.5%-7%。取烧伤创面病变组织进行检测。使用PE公司DNA 扩增仪和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盒,对7例病人行PCR病毒测定。并对5例病人进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及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试剂: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免抗(DAKO公司产品)。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鼠抗HPV-CIP5(canra cruz公司产品)提供的SLAB试剂盒,应用SLAB法检测。

    二、结果:

    对7例病人行PCR病毒测定11次;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各3次;人类乳头状瘤病毒2次。阳性者5次,均为HSV-Ⅰ型。病理学检查:⑴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有明显水肿,部分剥离。炎细胞浸润少,表皮变薄,上皮角轻、中度下伸。⑵组织坏死区:以凝固性类嗜酸性坏死为主。细胞坏死前有胞浆边空泡产生,随之出现细胞核中毒分解,整个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但坏死组织的基本结构保留。在坏死周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及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反应轻。(3) 无吞噬细胞形成多核巨细胞现象,一般查不到病毒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SV-Ⅰ(+++)强阳性,HSV-Ⅱ(±)弱阳性,HPV㈠。

    三、讨论

    经过PCR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临床治疗后表明,本组发生的特殊感染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烧伤创面并发病毒感染比较少见,主要原因是在病毒检测上有很大困难,因此,国内外病理及烧伤专著都未有详细的记载,有关文献偶然提出烧伤创面可并发病毒感染,但未见浅度烧伤近愈合创面此类特殊感染的报道。本组发病时间为伤后7~27天。烧伤创面接近愈合或完全愈合。 感染病程持续10~26天。 临床表现:HSV-Ⅰ型感染初发部位多在烧伤创面和正常皮肤交界处,病情发展迅速,3~5天可布满整个烧伤创面。全身表现不明显。病变特征:初发病变呈丘疹样略高于皮肤,此后迅速增大呈瘤状包块,高约1~1.5cm,外观呈菜花状并向周边扩展。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和白浆样渗出,去除假包膜见包块有空隙,剪之坚韧,易出血,剪除不彻底可继续生长扩散。因此类病人烧伤面积小,深度浅,主要在门诊诊治,遭到感染的机会就多。为证明烧烫伤创面并发HSV-Ⅰ型感染的病理组织学,为证明此种病理改变的特异性,对其病因进行了PCR检测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确定,都证明了HSV-Ⅰ型感染所致。

    (收稿:1998-07-03 修回:1998-1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