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间疗法》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9829
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第3期
     作者:周仲瑜 杨蓓芩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61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305 刺血疗法又称放血疗法,古人称为“启脉”、“刺络”,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它操作简便,疗效迅速,不仅具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醒神宁志、回阳救逆之功效,而且可养血祛风,对痛、麻、瘫诸症尤其适宜。

    历史源流

    针刺放血是最古老的一种治疗方法,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中,身体某一部分偶然被尖利石块刺伤出血,身体另一部分的病痛却得到了减轻或消除。经过多次的重复,“砭石”这种医疗专用的石制工具便诞生了。可以说,针具来源于砭石,刺血为针刺疗法的最早雏形。

    施治方法
, 百拇医药
    主要应注意选穴和进针两个环节。刺血的取穴与毫针取穴的相同处是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理论,遵循腧穴的近治、远治原则而选穴、配穴;不同之处为选取穴位处或穴位附近处瘀阻明显的血络。其针具选用三棱针或梅花针。

    进针方法: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中指在前控制进针的深度。进针时一般多斜向进针,针体和肌肤呈一定角度,要求迅速、准确、熟练,针尖要“中营”,如血络瘀阻不明显,术前先拍打按压,使血络明显。梅花针的叩刺详见梅花针操作方法,以点状出血为佳。

    临床应用

    刺血疗法有泻热、止痛、镇静、消肿、开窍、活血化瘀等作用。有人认为刺血就是活血祛瘀,有失片面。我们从临床中体会到刺血还有养血祛风的功效。

    1.治疗痛证:

    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急性期下腰段疼痛剧烈,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疗法起效较缓慢,运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血止拔罐,每日1~2次,可使病情迅速控制,经治21例,疗效显著。选穴:腰部阿是、次髎、环跳、委中、悬钟、昆仑、丘墟穴,每次选用2~3穴。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李某,男,41岁,工人。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数年,久治无效,选用腰部阿是、次髎、环跳、委中穴刺血拔罐,出血5~10ml,每周2次,2周后衰减大半,调治1个月,痊愈出院。

    坐骨神经痛恢复期患者小腿外侧及足背常有麻木感,经久不愈,以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循经作片、带状叩刺至点状出血,加拔闪火罐,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2.治疗面瘫、偏瘫:

    面瘫重症久治不愈,往往出现联带、倒错或麻木不仁;偏瘫日久可致肢体麻木稽留不去。久病入络,久病必虚,麻木者以血虚居多,故可施用梅花针叩刺出血,有利于祛风通络,养血益气,笔者应用本法治疗,每获良效。

    3.脱发症:

    脱发可因血虚、血郁、血热而致,多为七情所伤,气血虚损。以梅花针叩刺,取百会、风池、率谷、上星等穴,斑秃者重叩阿是,每周治疗2次,1个月为1疗程,多可在2个月内痊愈。因刺血具有泄热、镇静、活血化瘀等功效,更有养血祛风的作用,故疗效较佳。

    典型病例:杨某,男,24岁。患者斑秃数年,经中西方法治疗效果不佳。予梅花针叩刺百会、风池、上星、率谷、阿是,每次取2~3对穴,每周治疗2~3次。治疗3周后斑秃上长出均匀致密细黑头发,2个月后全头头发明显增多、增粗,斑秃消失。

    体会

    痛症、不仁、瘫痪均与经络气血瘀滞有关,刺血通过疏通经脉中凝滞的气血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又有祛瘀生新之效。此外,刺血尚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清除病理产物,促进局部生理生化的良性转变。

    (收稿日期1998-10-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