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误分析
作者:金允忠
单位: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浙江 浦江 322200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失败
临床骨科杂志990329
【中图分类号】 R683.42; R687.32
Analysis of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faults of lower section of femoral fractures
Jin Yunzhong
【Key words】 femo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treatment failure
, http://www.100md.com
1984年11月~1994年12月,我科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24例,其中第1次内固定治疗失败11例(12侧肢体),占10%,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粉碎性骨折8例,斜形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3例。固定方法:普通钢板普通螺钉固定7例(8侧肢体),加压钢板加压螺钉固定3例,普通梅花针固定1例。临床检查:膝关节功能障碍2例,其中0°40° 1例,0°70° 1例。X线片表现:12侧肢体均有不同程度骨痂形成;普通钢板弯曲,加压钢板松动,螺钉松动拔起,梅花针弯曲。诱因:跌倒3例,闪扑2例,过早行走4例。
1.2 第2次术式 股骨下端后外侧切口,拆除内固定,清除断端骨痂及硬化骨,打通髓腔,开槽,髂骨嵴骨条块植骨,加压钢板预弯,在骨折端钝角侧用3~4枚螺钉固定钢板到骨(如为松质骨,将钢板侧骨皮质扩孔后拧入松质骨螺钉),再在另一侧拧入螺钉完成加压,邻近膝关节螺孔以合适的骨栓固定,松质骨骨块植于缺损部及骨折线周围。膝关节功能障碍者行松解术。术后第1天CPM 40°功能锻炼,半月内CPM达120°(膝关节实际功能80°~90°),病床上主动伸屈膝关节。X线片显示有骨痂后拄双拐不负重行走,10天左右用力行走,有明显骨痂后拄单拐行走,骨临床愈合后去拐行走。
, http://www.100md.com
1.3 第2次术后结果 随访4~9年,1例因骨不连接赴上级医院手术,失去联系,余10例平均3~6个月骨临床愈合,2例膝关节功能改善。
2 失误因素及预防
2.1 内固定及操作 股骨下段骨折常用各种类型的钢板内固定。但股骨下段为松质骨且接近粗大的髁部,普通钢板固定易因螺钉松动钢板弯曲造成失败;骨折端粉碎,间隙过大,钢板骨干未成一体应力集中在螺钉上;对侧皮质残留间隙,影响固定的稳定性,随着骨吸收,可引起断端微动,大大增加螺钉的负荷;钢板两内侧孔距骨折线不等长,使靠近骨折线处螺钉应力增大以致螺钉折断。因此操作时力求解剖复位,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材料进行可靠内固定,避免骨缺损,大碎骨块以1枚螺钉作暂时固定,小碎块尽可能嵌入原位。钢板预弯应稍大于骨生理弧度。螺钉顺序应准确,以达到最理想加压效果。最远端螺孔以骨栓为宜。
应用交锁髓内钉的静力型固定法内固定,Winquist Ⅰ、Ⅱ型骨折可在术后10天下地负重,WinquistⅢ、Ⅳ、Ⅴ型骨折由于提供了坚强内固定,无需解剖复位,在操作中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扩髓过程中形成的骨泥起到一期植骨作用,可在骨延期愈合时取出近端交锁螺钉改为动力型固定,这样有利于骨折愈合(我科今年应用于2例,效果良好)。
2.2 术后管理 本组7例普通钢板内固定者,均未加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未作必要的功能锻炼指导。因患者对骨折愈合常识的缺乏,误认为有“坚强”的内固定即可行走,以致过早着力,行走时闪扑、跌倒等造成再骨折。功能锻炼需积极而慎重,临床医师对骨愈合过程中动静之间的矛盾应有充分的认识。拄双拐、单拐还是去拐行走,拄双拐着地用不用力等要有临床及X线片依据,切忌估计行事。
作者简介:金允忠,男,36岁,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1998-07-17收稿,1998-10-06修回, http://www.100md.com
单位: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浙江 浦江 322200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失败
临床骨科杂志990329
【中图分类号】 R683.42; R687.32
Analysis of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faults of lower section of femoral fractures
Jin Yunzhong
【Key words】 femo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treatment failure
, http://www.100md.com
1984年11月~1994年12月,我科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24例,其中第1次内固定治疗失败11例(12侧肢体),占10%,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粉碎性骨折8例,斜形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3例。固定方法:普通钢板普通螺钉固定7例(8侧肢体),加压钢板加压螺钉固定3例,普通梅花针固定1例。临床检查:膝关节功能障碍2例,其中0°40° 1例,0°70° 1例。X线片表现:12侧肢体均有不同程度骨痂形成;普通钢板弯曲,加压钢板松动,螺钉松动拔起,梅花针弯曲。诱因:跌倒3例,闪扑2例,过早行走4例。
1.2 第2次术式 股骨下端后外侧切口,拆除内固定,清除断端骨痂及硬化骨,打通髓腔,开槽,髂骨嵴骨条块植骨,加压钢板预弯,在骨折端钝角侧用3~4枚螺钉固定钢板到骨(如为松质骨,将钢板侧骨皮质扩孔后拧入松质骨螺钉),再在另一侧拧入螺钉完成加压,邻近膝关节螺孔以合适的骨栓固定,松质骨骨块植于缺损部及骨折线周围。膝关节功能障碍者行松解术。术后第1天CPM 40°功能锻炼,半月内CPM达120°(膝关节实际功能80°~90°),病床上主动伸屈膝关节。X线片显示有骨痂后拄双拐不负重行走,10天左右用力行走,有明显骨痂后拄单拐行走,骨临床愈合后去拐行走。
, http://www.100md.com
1.3 第2次术后结果 随访4~9年,1例因骨不连接赴上级医院手术,失去联系,余10例平均3~6个月骨临床愈合,2例膝关节功能改善。
2 失误因素及预防
2.1 内固定及操作 股骨下段骨折常用各种类型的钢板内固定。但股骨下段为松质骨且接近粗大的髁部,普通钢板固定易因螺钉松动钢板弯曲造成失败;骨折端粉碎,间隙过大,钢板骨干未成一体应力集中在螺钉上;对侧皮质残留间隙,影响固定的稳定性,随着骨吸收,可引起断端微动,大大增加螺钉的负荷;钢板两内侧孔距骨折线不等长,使靠近骨折线处螺钉应力增大以致螺钉折断。因此操作时力求解剖复位,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材料进行可靠内固定,避免骨缺损,大碎骨块以1枚螺钉作暂时固定,小碎块尽可能嵌入原位。钢板预弯应稍大于骨生理弧度。螺钉顺序应准确,以达到最理想加压效果。最远端螺孔以骨栓为宜。
应用交锁髓内钉的静力型固定法内固定,Winquist Ⅰ、Ⅱ型骨折可在术后10天下地负重,WinquistⅢ、Ⅳ、Ⅴ型骨折由于提供了坚强内固定,无需解剖复位,在操作中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扩髓过程中形成的骨泥起到一期植骨作用,可在骨延期愈合时取出近端交锁螺钉改为动力型固定,这样有利于骨折愈合(我科今年应用于2例,效果良好)。
2.2 术后管理 本组7例普通钢板内固定者,均未加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未作必要的功能锻炼指导。因患者对骨折愈合常识的缺乏,误认为有“坚强”的内固定即可行走,以致过早着力,行走时闪扑、跌倒等造成再骨折。功能锻炼需积极而慎重,临床医师对骨愈合过程中动静之间的矛盾应有充分的认识。拄双拐、单拐还是去拐行走,拄双拐着地用不用力等要有临床及X线片依据,切忌估计行事。
作者简介:金允忠,男,36岁,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1998-07-17收稿,1998-10-06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