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现代概念
作者:陈贺中 朱晓峰 赵丽娜
单位: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黑龙江医药科学99034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四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作用,这四种因素包括:机体、饮食、运动和时间,这便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图1为四联因素相互作用,致使动脉硬化发生的图解,只有这4种因素全部具备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换言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要有敏感的机体,充足适宜的底物(脂质),又由于运动不足,不能充分消耗掉这些底物,而使脂质沉着在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而且这些底物(脂质)又必须在足够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伴有中层平滑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内膜增厚发展而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1]。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 百拇医药
图1 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1 机体
是指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患程度,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如机体的年龄、性别、家族性、遗传性、和个人嗜好、职业、机体的整体状况等。
1.1 年龄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的尸检中,也曾检出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早已开始[2]。
1.2 性别
本病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患者患病常在绝经期之后,此时雌激素减少,血高密度脂蛋白也减少。
1.3 遗传因素
, 百拇医药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普通人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血脂症常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
1.4 嗜好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1.5 职业
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本病。机体的全身状况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一定关系,当机体某些维生素缺乏时,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烟酸缺乏时,内分泌紊乱,胃肠吸收功能异常等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2 食物
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研究表明:摄取的食物成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食物逐渐精细,精细碳水化合物,食糖和脂肪摄入量增加,即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会[3]。由流行病学资料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的食品有:动物性蛋白质、胆固醇、总脂肪、肉类、蛋、砂糖、总能量及动物性脂肪等。不相关的有:植物固醇、鱼、植物性脂肪、蔬菜等,呈负相关的有:淀粉、植物性蛋白质。食盐的过量摄入,可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钾、钙、镁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充分地摄取这三种无机盐。实验表明:水溶性纤维素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此外,食物纤维还有预防肥胖、改善糖耐量等作用。实验证明:由于遗传因素,还有随年龄的增加与运动不足,过量膳食、蔗糖的大量摄取等环境因素,致使内脏脂肪异常蓄积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或高血脂症与HDL(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病有关,且已知这些疾病亦属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并非单独引起某一种疾病,现已明确是可引起多种疾病并存的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3 运动
①运动可以使机体内多种酶含量升高,加速体内氧化产能作用,消化吸收作用以及神经传递过程中的酶促反应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②运动可以改变血清胆固醇含量的高低[4]。研究表明:经常体育锻炼可以使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而相对使HDL升高,促进了脂肪动员和分解,这种情况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是肯定的。③运动可以引起血糖的改变,大运动量可以消耗掉体内储存的糖原,抑制糖原转变成脂肪,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④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的调节能力,增加心肌收缩,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提高人体活动能力,能增大血管口径、使各级血管更富有弹性,使各种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丰富,循环功能良好。运动可以使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各种功能(心肌收缩功能、循环功能、消化功能)得到强化,并增加有利物质的含量,同时减少不利于机体健康的因素(降低血脂、稳定血压)。所以说:运动对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而运动不足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4 时间
任何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含有时间因素,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时间,疾病就无从发生,也就无法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运动量的增减和机体整体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快,但如果合理地改善前三个因素也是可以预防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1
2.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3.徐甲芬译.食物中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第18卷第9期,418
4.刘纪清,李国兰.实用运动处方.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50
(1998-09-16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因
黑龙江医药科学99034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四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作用,这四种因素包括:机体、饮食、运动和时间,这便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图1为四联因素相互作用,致使动脉硬化发生的图解,只有这4种因素全部具备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换言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要有敏感的机体,充足适宜的底物(脂质),又由于运动不足,不能充分消耗掉这些底物,而使脂质沉着在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而且这些底物(脂质)又必须在足够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伴有中层平滑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内膜增厚发展而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1]。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 百拇医药
图1 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1 机体
是指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患程度,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如机体的年龄、性别、家族性、遗传性、和个人嗜好、职业、机体的整体状况等。
1.1 年龄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的尸检中,也曾检出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早已开始[2]。
1.2 性别
本病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患者患病常在绝经期之后,此时雌激素减少,血高密度脂蛋白也减少。
1.3 遗传因素
, 百拇医药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普通人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血脂症常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
1.4 嗜好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1.5 职业
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本病。机体的全身状况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一定关系,当机体某些维生素缺乏时,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烟酸缺乏时,内分泌紊乱,胃肠吸收功能异常等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2 食物
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研究表明:摄取的食物成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食物逐渐精细,精细碳水化合物,食糖和脂肪摄入量增加,即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会[3]。由流行病学资料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的食品有:动物性蛋白质、胆固醇、总脂肪、肉类、蛋、砂糖、总能量及动物性脂肪等。不相关的有:植物固醇、鱼、植物性脂肪、蔬菜等,呈负相关的有:淀粉、植物性蛋白质。食盐的过量摄入,可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钾、钙、镁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充分地摄取这三种无机盐。实验表明:水溶性纤维素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此外,食物纤维还有预防肥胖、改善糖耐量等作用。实验证明:由于遗传因素,还有随年龄的增加与运动不足,过量膳食、蔗糖的大量摄取等环境因素,致使内脏脂肪异常蓄积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或高血脂症与HDL(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病有关,且已知这些疾病亦属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并非单独引起某一种疾病,现已明确是可引起多种疾病并存的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3 运动
①运动可以使机体内多种酶含量升高,加速体内氧化产能作用,消化吸收作用以及神经传递过程中的酶促反应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②运动可以改变血清胆固醇含量的高低[4]。研究表明:经常体育锻炼可以使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而相对使HDL升高,促进了脂肪动员和分解,这种情况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是肯定的。③运动可以引起血糖的改变,大运动量可以消耗掉体内储存的糖原,抑制糖原转变成脂肪,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④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的调节能力,增加心肌收缩,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提高人体活动能力,能增大血管口径、使各级血管更富有弹性,使各种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丰富,循环功能良好。运动可以使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各种功能(心肌收缩功能、循环功能、消化功能)得到强化,并增加有利物质的含量,同时减少不利于机体健康的因素(降低血脂、稳定血压)。所以说:运动对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而运动不足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4 时间
任何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含有时间因素,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时间,疾病就无从发生,也就无法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运动量的增减和机体整体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快,但如果合理地改善前三个因素也是可以预防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1
2.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
3.徐甲芬译.食物中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第18卷第9期,418
4.刘纪清,李国兰.实用运动处方.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50
(1998-09-16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