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5390
中国大骨节病研究与控制的历史回顾——在“国际大骨节病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http://www.100md.com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王钊

    单位: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

    关键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90301(1999年1月22日)

    A historical overview on research and control of Kashin-Beck disease in China

    WANG Zhao

    Head of the Department for Disease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Publ ic Health,Beijing 100725

    Jan.22nd 1999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Kashin-Beck disease China;

    分类号:R684.1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0-4955(1999)03-0161-63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请允许我代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对“国际大骨节病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出席本次大会的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全体成员,各国骨关节病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中国大骨节病的流行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工作,作一简要介绍。

    1 大骨节病的历史及分布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侵害儿童生长期关节软骨为主,导致软骨坏死,最终骨端膨大、变形的骨关节病。轻者关节增粗、疼痛,影响劳动能力;重者短指、短肢畸型、丧失劳动能力,终生残疾。
, http://www.100md.com
    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病区呈带状分布于从东北到川藏高原的狭长地带上,它的自然延伸波及到俄罗斯和北朝鲜的少数地区。这一地带恰好位于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与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的交界部位。病区人口超过3000万,现症患者约250万。

    历史上,大骨节病在我国曾有过几次流行甚至大流行,特别是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的大流行,病情重、波及范围广。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相继受累,当时最严重的病村儿童X线检出率可达90%以上,成人Ⅱ度、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病区人民因病致贫,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骨节病的科研与防治工作。1960年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包括大骨节病在内的地方病的防治与科研工作,拨出专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3.5亿元人民币,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并对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各级政府相继建立健全了地方病领导小组及防治、科研机构,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防治科研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地方病专业人才。我国大骨节病的研究虽起步稍晚,但进步很快,经过几十年来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 http://www.100md.com
    2 大骨节病的研究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大骨节病的科学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学、诊断学、X线学、实验病理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成绩斐然。

    2.1 大骨节病研究取得的成就: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阐明了大骨节病的地域分布和流行特点,出版了《中国地方病环境图集》;掌握了全国大骨节病病情;拍X光片数十万张,总结出大骨节病的X线改变特点;建立了大骨节病活跃病区的概念;相继完成了大骨节病体液生化的研究、大骨节病重病区陕西永寿大骨节病综合科学考察和大面积环境硒分布状况的调研;进行了改水防病、补硒防病和换粮防病等干预实验;基本确定了致病因子的传播途径;制定了大骨节病诊断等六个标准;大骨节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深入进展。

    2.2 大骨节病的病因学说:大骨节病病因研究始于上世纪的80~90年代,曾有40余种病因假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这些假说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环境地球化学学说,以缺硒为代表;一类是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以水中腐植酸中毒为代表;第三类是粮食中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以镰刀菌毒素中毒为代表。从60年代开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本着科学的态度对这三种假说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从流行病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学和环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百拇医药
    2.3 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与病情监测: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通过40余年的艰苦努力,大骨节病病情已明显下降,趋于稳定。40余年的防治实践可概括分为三个时期:①50~60年代,以换粮措施为主,受益人口数100万左右;②60~70年代,以改水措施为主,受益人口约为2500万;③80年代后期,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大面积补硒,推广种水田、主食大米,鼓励多食杂粮,提高卫生知识等是这一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人概括为“补硒、吃杂、改水、讲卫生”。补硒人数超过1400万人次,吃大米人数约为1000万人。

    系统的病情监测工作始于1990年,迄今已满9年,在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的基础上,在9个省选择有代表性的22个病区县开展了重点监测工作,积累了一批极为宝贵的现场资料,使我们从总体上掌握了全国的病情动态。病情监测的结果显示: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稳中有降,除个别省局部有活跃病区外,大多数病区呈稳定趋势。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目前可概括分为三类:一类是病情自开始就比较稳定的病区,监测过程中稳步下降。目前已基本达非病区的水平,如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一类为病情快速下降的病区。监测伊始,X线检出率大于20%,监测过程中快速下降达到控制标准,如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三旗、陕西临潼、甘肃、内蒙古乌审旗等地;第三类为病情在高位徘徊的病区,甚至还有加重的倾向,最严重的还有新病区出现,如青海、陕西等省。对第一、二类病区我们将加强监测,防止死灰复燃,对第三类病区则给予高度重视,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尽快把病情降下来。
, 百拇医药
    3 今后的工作

    3.1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大骨节病:大骨节病的病变特点是,已发生有形态学改变的关节,其病变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故大骨节病的早期预防是防止大骨节病新发的关键。今后将加大大骨节病防治策略研究的力度,根据病区的实际情况,因地治宜,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短时期内,控制大骨节病,进而消灭大骨节病。

    3.2 继续加强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关大骨节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许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我们将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动员国内外科技力量,继续加强研究,为科学防治大骨节病服务。

    3.3 继续进行病情监测工作:地方病的消灭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即使是在病情稳定以至下降的今天,如果各级地方病防治机构思想麻痹,放松警惕,防治工作稍有懈怠,大骨节病就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坚持开展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这是我们掌握全国病情动态、进行病情评价、措施效果评估、卫生决策等的依据。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进行病因监测。
, 百拇医药
    3.4 防制大骨节病应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大骨节病多发生于贫困、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半山区,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低。以致相当数量的地区存在严重的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大骨节病的发病除与诸多致病因素有关外,人体的营养状况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最近两年,我们利用国家扶贫项目在四川省部分病区开展了大骨节病综合防制工作,在采取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的同时,开展经济扶贫工作,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防治大骨节病工作只有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各项防制措施得到根本落实。

    3.5 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大骨节病分布于14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活跃的病区皆是闭塞、落后的贫困地区,当地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意识等都十分落后,而地方病的发生与以上诸方面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防病意识,使之自觉地放弃旧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致病因子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从而预防大骨节病。
, 百拇医药
    3.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人类对疾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国界、肤色、语言之分,多年来,在我国包括大骨节病在内的地方病防治研究工作始终得到有关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政府及各民间学术机构的关注与支持,而我国在地方病防治方面所取得的任何进展和成就,都无疑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的贡献。我国有较大的病区现场,有丰富的研究资料,有一支比较成熟且有一定造诣的研究队伍。我们希望继续与有关国际组织、友好国家和学术团体开展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在这里我要特别对无国界医生组织、WHO、UNICEF、国际风湿病学会等国际组织及医学团体曾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今后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为争取在21世纪内全面控制大骨节病,丰富世界医学宝库,实现人人健康而共同奋斗。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