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预防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5604
MDI用于性病患者检出支原体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广西预防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柳芳 郭良 张明德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

    关键词:

    广西预防医学990311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标准的检出方法是用常规培养鉴定法,但此法操作繁琐,条件要求高,而且要数日方得结果,耽误病人的治疗。PCR同样由于实验室要求条件严格而不能在一般医疗单位推广,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镜检,又因支原体太小难以看清,因而寻求简便、快速、实用的检验方法是当前性病防治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从上海复旦大学下属复申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引进MDI多媒体显微诊断仪(Multifunction Microscopy Diagnosis Instrument,进口部件,上海组装),试用于108例临床疑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患者的检查,与目前市售的简易支原体培养基试剂盒作对比研究。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并就其实用性及诊断要点等问题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1.1 MDI此仪器由特殊光源的光学显微镜(OLYMPUS)、视频照像机(JVC)、电脑及彩色喷墨打印机(CANON)五部分组成。被检标本中的微生物经光学显微镜放大后再由一组投影镜头作“二次放大”,由视频照相机接收,信息经电脑处理,在荧屏中显示出来,放大倍数为7000~8000倍。标本毋需固定,可观察活体形态变化及“运动”。荧屏中的形象由相连的彩色打印机印制在报告单上,以供查验。

    1.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基 由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试剂中心提供(广东江门市众诚医疗物资营业部生产,江门市皮肤性病防治所监制,批号:980905)。此试剂盒由解脲支原体培养基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基组成。接种标本后经37℃培养24~72小时,前者由桔黄色变为桃红色,后者由淡红色变为桃红色为阳性。

    1.3 检查对象 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门诊疑诊为性病患者或感染者共108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7例。
, 百拇医药
    1.4 采样方法 男性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1~2cm,轻轻旋转后取出。女性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2~3cm,轻轻旋转后数秒取出。

    1.5 检验方法 每个病例同时采两份标本,一份混匀在少量生理盐水中,置于干净载物玻片,加上盖玻片,置于MDI镜下观察。另一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内,37℃培养24~72小时内看结果。

    1.6 MDI观察要点及诊断标准 支原体一般大小为100~200nm,在放大7000倍荧光屏上可见如大米至黄豆大小的球形、环形、杆状及丝状等多形性的活体。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能不断的变形,故可见明显的蠕动并产生旋转及缓慢位移。它可在中性粒细胞(包括脓细胞)内和外,以及上皮细胞的核及胞浆内发现,但以中性粒细胞内为多见。同时应观察5个荧屏上白细胞(包括脓细胞)的数量,按每个荧屏平均白细胞数分别记为:一(未发现白细胞);+(1-2个);++(2-4个);+++(>4个)。细胞内发现支原体且白细胞≥+判为阳性。简易培养法的阳性标准如以上所述。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率 根据本文制定的标准,在108例中MDI支原体阳性42例,阳性率为38.9%,培养阳性33例(解脲支原体阳性31例,人型支原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30.6%。见表1。经卡方检验(χ2=1.6545,P>0.05),说明两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表1 不同性别两法支原体检出率比较

    检查

    例数

    MDI

    培养

    阳性数

    %

, 百拇医药     阳性数

    %

    男性

    61

    22

    36.1

    17

    27.9

    女性

    47

    20

    42.6

    16

    34.0
, 百拇医药
    合计

    108

    42

    38.9

    33

    30.6

    MDI男女两性检出率分别为36.1%和42.6%,培养法男女两性检出率分别为27.9%和34.0%。经卡方检验,两法的男、女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

    2.2 两法符合率 两法同时检出阳性29例,同时检出阴性62例,共计91例,总符合率为84.3%(91/108)。见表2。经列联表分析,χ2=47.98,P<0.005,说明两法有明显关联性。作差异性分析,χ2=3.76,P>0.05,说明两法差异无显著性。表2 MDI与培养法符合率比较 培养
, http://www.100md.com
    MDI

    合计

    +

    -

    +

    29

    4

    33

    -

    13

    62

    75

    合计

    42
, http://www.100md.com
    66

    108

    2.3 细胞内、外检出支原体与培养结果比较 在108例中,用MDI方法在细胞内检出支原体有42例(细胞内、外同时检出时按细胞内计),培养阳性率为69.0%;细胞外检出支原体39例,培养阳性为10.3%;未检出支原体27例,培养全为阴性。见表3。经卡方检验,χ2=48.7802,P<0.001,说明细胞内检出支原体和细胞外检出支原体的病例,其培养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表3 细胞内、外检出支原体的培养阳性率的差异

    例数

    培养结果

    阳性数

    阳性率(%)

    细胞内检出支原体
, http://www.100md.com
    42

    29

    69.0

    细胞外检出支原体

    39

    4

    10.3

    未检出支原体

    27

    -

    0

    合计

    108
, http://www.100md.com
    33

    30.6

    2.4 白细胞数量与两法支原体检出率的关系 由表4可见,MDI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随标本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上升,即0→20.7%→47.6%→81.3%。经列联表分析,χ2=45.42,P=0.000(<0.05),说明MDI法阳性率高低与白细胞多少有明显关联性。培养阳性率亦随白细胞的增加而增加(χ2=16.88,P=0.001)。表4 白细胞数量与两法阳性检出率的关系 每个荧屏

    白细胞数量

    检查

    例数

    MDI

    培养
, 百拇医药
    阳性数

    阳性率

    (%)

    阳性数

    阳性率

    (%)

    -

    26

    -*

    -

    3

    11.5

    +
, http://www.100md.com
    29

    6

    20.7

    5

    17.2

    ++

    21

    10

    47.6

    7

    33.3

    +++

    32

, 百拇医药     26

    81.3

    18

    56.3

    合计

    108

    42

    38.9

    33

    30.6

    *检出细胞外支原体7例,可能为非病原性支原体,按诊断标准未计为阳性。

    3 讨论

    MDI多媒体诊断仪问世不久,国内尚未见有关应用方法和效果的公开报道,医务人员对其褒贬不一,因而有必要对MDI的实用价值及如何正确掌握诊断要点等问题进行比较客观的研究和评价。
, 百拇医药
    3.1 实用性评价 简易原支体培养基试剂盒是目前各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支原体实验诊断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DI与此法有较高的符合率,统计学分析表明,两法的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从而证明MDI与简易培养法同为敏感性和特异性类似的过筛实验诊断法。但简易培养法一般要1~3天内看结果,而MDI可在数分钟内作出报告,有利于及时诊断治疗,减少病人等候和往返时间,无疑更有一定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3.2 诊断要点 支原体的种型极多,又可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据文献报导,支原体可广泛存在于口腔、生殖道中,半数以上正常成人有抗这种病原因子的特异性抗体[2]。因而使用MDI检测支原体时,应注意掌握以下要点:(1)要注意形态、大小,特别是有无持续的“动感”,以区分一般悬浮物和细胞内正常颗粒。(2)支原体进入细胞内可能与其侵袭力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强调在细胞内检出支原体方可判为阳性。研究结果证明,单纯在细胞外发现支原体的病例,培养阳性的可能性很小。(3)研究结果提示,标本中白细胞数量与支原体检出率有明显关联性,要同时检查和记录标本中白细胞数量,作为诊断的参考。(4)要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切不可轻信就诊者主诉,以区别带菌状态和真正的病人。
, 百拇医药
    3.3 防止滥用和轻率否定MDI 由于MDI检测法可发现各种类型的支原体,其中也可能混有形态类似的其它颗粒,如不从严掌握诊断标准,易于被人滥用。因而有必要加强管理,制定统一诊断标准,实施培养上岗制度。同时,应当对此新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潜力以必要的重视,积极加以扶植,提高仪器的清晰度和相关功能,使之日趋完善,为性病及其它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科学手段。如采取轻率否定态度,显然不利新技术发展。

    本文承蒙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方思尧主任医师审阅指正,统计学处理由陈发饮主管医师完成。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赵天恩主编.新编性传播疾病.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7:145

    2 邓瑞麟,等译.医学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33

    1999-03-03收稿。1999-04-06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