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肺气虚患者红细胞功能的观察
作者:王永华 夏 红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肺气虚;红细胞
疾病控制杂志990345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章编号】 1008-6013(1999)03-0236-01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WANG Shi-cun, SUN Bin, SUN Yi-bin, LI Guo-qi, HUANG Sheng-you, QI Zhi-gang
, http://www.100md.com
自1973年Maddison首先采用病人自身血凝块栓塞脾动脉治疗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病人以来,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但由于并发症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我科于1993年1月~1996年12月相继作了14例脾动脉栓塞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尚佳。
1 对象与方法
患者14例,年龄在6~14岁,平均年龄10.2岁,男9例,女5例。患者病程都在半年以上,长者6年。均表现为贫血、出血症状。
选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Cobra导管及Cordis公司生产的肝管,用Seldinger技术,患者术前15 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 mg或用基础麻醉,局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先端选择性地送入脾动脉主干,注入造影剂,以了解脾脏大小和血管分布,作为下一步判断栓塞面积依据。再将导管送入脾门处,用明胶海绵在无菌条件下剪成1~2 mm大小颗粒加入庆大霉素8~12万U混入76%泛影葡胺注入脾动脉,注入的量以明胶海绵的25~30粒为度,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时血流的改变来准确判断脾栓塞的面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脾栓塞的范围 2例几乎完全栓塞,栓塞面积约为90%~95%,10例为65%~85%,1例小于50%。
2.2 栓塞治疗后效果 14例儿童,栓塞前血小板计数平均17.2×109.L-1,栓塞后1个月以内,13例临床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栓塞后3个月,10例病人取得显著疗效,良好疗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栓塞半年后,11例血小板维持在110~310×109.L-1之间,1例复发。
2.3 脾动脉栓塞前骨髓涂片检查情况 涂片2 cm×3 cm的范围内巨核细胞>50者11例,小于50者2例,1例早期未检。
2.4 脾动脉栓塞后的反应及并发症 病人于手术当日或次日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在7~21天,平均15天,最高体温可达39.0℃以上。疼痛: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痛,轻~中度,持续2~3天。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用于脾栓塞的栓塞剂较多,如钢丝、弹簧圈、明胶海绵、可脱离球囊等,钢丝、弹簧栓仅能栓塞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而栓塞远处易形成侧支循环,达不到脾实质梗死的目的;明胶海绵为非永久性栓塞物质,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又可根据需要剪成不同大小的颗粒,使脾动脉及远端分支向脾动脉主干方向逐渐推进,同时可限制颗粒数量,来控制栓塞面积。明胶海绵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也不失为优点。
栓塞过程中,注入一定量的栓塞剂后,应注入少量造影剂并观察导管位置是否移动及脾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大致判断栓塞达到的程度。当见到造影剂流动速度变慢时,估计栓塞达40%~50%;造影剂消退迟缓时栓塞约达60%~70%,造影剂流动有断续现象则栓塞已在80%以上;同时再将明胶海绵剪成1~2 mm大小碎块25~30颗,加入抗生素及造影剂注入脾动脉,以定量注入颗粒加观察血流速度共同判断,适量增补颗粒,以达到栓塞理想面积。
栓塞范围的大小与疗效成正相关。从术后1、3、6月各组血小板增长情况看,部分性脾栓塞可达到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从疗效上分析,部分性脾栓塞疗效显著者与骨髓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相关,术前骨髓片涂2 cm×3 cm大小范围内,骨髓巨核细胞大于50者效果好,小于50者则欠佳。
【作者简介】 汪世存(1963-),男,副主任医师,学士
(收稿日期 1999-02-28), 百拇医药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肺气虚;红细胞
疾病控制杂志990345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章编号】 1008-6013(1999)03-0236-01
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WANG Shi-cun, SUN Bin, SUN Yi-bin, LI Guo-qi, HUANG Sheng-you, QI Zhi-gang
, http://www.100md.com
自1973年Maddison首先采用病人自身血凝块栓塞脾动脉治疗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病人以来,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但由于并发症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我科于1993年1月~1996年12月相继作了14例脾动脉栓塞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尚佳。
1 对象与方法
患者14例,年龄在6~14岁,平均年龄10.2岁,男9例,女5例。患者病程都在半年以上,长者6年。均表现为贫血、出血症状。
选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Cobra导管及Cordis公司生产的肝管,用Seldinger技术,患者术前15 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 mg或用基础麻醉,局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先端选择性地送入脾动脉主干,注入造影剂,以了解脾脏大小和血管分布,作为下一步判断栓塞面积依据。再将导管送入脾门处,用明胶海绵在无菌条件下剪成1~2 mm大小颗粒加入庆大霉素8~12万U混入76%泛影葡胺注入脾动脉,注入的量以明胶海绵的25~30粒为度,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时血流的改变来准确判断脾栓塞的面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脾栓塞的范围 2例几乎完全栓塞,栓塞面积约为90%~95%,10例为65%~85%,1例小于50%。
2.2 栓塞治疗后效果 14例儿童,栓塞前血小板计数平均17.2×109.L-1,栓塞后1个月以内,13例临床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栓塞后3个月,10例病人取得显著疗效,良好疗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栓塞半年后,11例血小板维持在110~310×109.L-1之间,1例复发。
2.3 脾动脉栓塞前骨髓涂片检查情况 涂片2 cm×3 cm的范围内巨核细胞>50者11例,小于50者2例,1例早期未检。
2.4 脾动脉栓塞后的反应及并发症 病人于手术当日或次日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在7~21天,平均15天,最高体温可达39.0℃以上。疼痛: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痛,轻~中度,持续2~3天。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用于脾栓塞的栓塞剂较多,如钢丝、弹簧圈、明胶海绵、可脱离球囊等,钢丝、弹簧栓仅能栓塞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而栓塞远处易形成侧支循环,达不到脾实质梗死的目的;明胶海绵为非永久性栓塞物质,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又可根据需要剪成不同大小的颗粒,使脾动脉及远端分支向脾动脉主干方向逐渐推进,同时可限制颗粒数量,来控制栓塞面积。明胶海绵取材方便,价格便宜也不失为优点。
栓塞过程中,注入一定量的栓塞剂后,应注入少量造影剂并观察导管位置是否移动及脾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大致判断栓塞达到的程度。当见到造影剂流动速度变慢时,估计栓塞达40%~50%;造影剂消退迟缓时栓塞约达60%~70%,造影剂流动有断续现象则栓塞已在80%以上;同时再将明胶海绵剪成1~2 mm大小碎块25~30颗,加入抗生素及造影剂注入脾动脉,以定量注入颗粒加观察血流速度共同判断,适量增补颗粒,以达到栓塞理想面积。
栓塞范围的大小与疗效成正相关。从术后1、3、6月各组血小板增长情况看,部分性脾栓塞可达到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从疗效上分析,部分性脾栓塞疗效显著者与骨髓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相关,术前骨髓片涂2 cm×3 cm大小范围内,骨髓巨核细胞大于50者效果好,小于50者则欠佳。
【作者简介】 汪世存(1963-),男,副主任医师,学士
(收稿日期 1999-0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