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模拟高原梭曼中毒大鼠脑M-AChR的变化*
作者:吴强 董兆君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关键词:
梭曼 梭曼,抑制胆碱酯酶(AChE),造成体内乙酰胆碱蓄积,是其主要的中毒机制。高原条件下梭曼毒性较平原明显升高,其胆碱能机制却未见报道。作者利用DTNB及放射性配基结合法,系统分析了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皮层、海马及纹状体在不同时相点(8,24,72h)胆碱酯酶和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AChR)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拟高原梭曼中毒脑组织AChE和M-AChR的变化,指在探讨M-AChR在高原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高原条件下神经性毒剂毒性升高的机制,为缺氧相关疾病和高原神经毒中毒的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显示,模拟高原4000m大鼠脑组织AChE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以纹状体最为明显,M-AChR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各个时期皮层受体密度(Bmax)无明显变化,海马和纹状体在缺氧后期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各脑区解离常数(Kd)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4,72h较为显著;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各脑区AChE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M受体Bmax则减少,Kd升高,以纹状体为甚(P<0.01),但与平原梭曼中毒相比,AChE活性和受体密度有所上升(P<0.05),Kd则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大脑各脑区中以纹状体对高原缺氧和梭曼中毒最为敏感,海马次之,皮层最轻;高原缺氧大鼠胆碱酯酶的升高,加快了乙酰胆碱的降解,同时又使得其作用的主要位点M-AChR密度升高,因此其综合效应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这可能是高原缺氧大鼠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很严重的原因;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则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乙酰胆碱蓄积,再加上缺氧诱导的M受体密度的升高及Kd的降低,导致递质-受体效应增强,从而加重了高原神经性毒剂的毒性效应,致使中毒的临床症状加重,发病时间提前,死亡率增加。
*全军“九五”指令课题(96L063), http://www.100md.com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关键词:
梭曼 梭曼,抑制胆碱酯酶(AChE),造成体内乙酰胆碱蓄积,是其主要的中毒机制。高原条件下梭曼毒性较平原明显升高,其胆碱能机制却未见报道。作者利用DTNB及放射性配基结合法,系统分析了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皮层、海马及纹状体在不同时相点(8,24,72h)胆碱酯酶和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AChR)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拟高原梭曼中毒脑组织AChE和M-AChR的变化,指在探讨M-AChR在高原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高原条件下神经性毒剂毒性升高的机制,为缺氧相关疾病和高原神经毒中毒的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显示,模拟高原4000m大鼠脑组织AChE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以纹状体最为明显,M-AChR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各个时期皮层受体密度(Bmax)无明显变化,海马和纹状体在缺氧后期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各脑区解离常数(Kd)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以24,72h较为显著;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各脑区AChE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M受体Bmax则减少,Kd升高,以纹状体为甚(P<0.01),但与平原梭曼中毒相比,AChE活性和受体密度有所上升(P<0.05),Kd则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大脑各脑区中以纹状体对高原缺氧和梭曼中毒最为敏感,海马次之,皮层最轻;高原缺氧大鼠胆碱酯酶的升高,加快了乙酰胆碱的降解,同时又使得其作用的主要位点M-AChR密度升高,因此其综合效应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这可能是高原缺氧大鼠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很严重的原因;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则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乙酰胆碱蓄积,再加上缺氧诱导的M受体密度的升高及Kd的降低,导致递质-受体效应增强,从而加重了高原神经性毒剂的毒性效应,致使中毒的临床症状加重,发病时间提前,死亡率增加。
*全军“九五”指令课题(96L06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