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6591
冠脉痉挛致暂时性室内三分支阻滞并相关部位心肌梗死1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谢 宜 高修仁 廖新学

    单位:谢 宜 潮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21000);高修仁 廖新学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1008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372 患者,男性,41岁,因心悸胸闷2 d,加重伴胸痛、气促、恶心8 h于1998年10月7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心绞痛史。查体:T 37.5 ℃,R 28次/ min,P 126次/min,BP 13.5/8 kPa。神清,皮肤湿冷,气管居中,双肺底可闻少量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26次/min,无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血常规WBC 16.3×108/L,余正常;入院时心电图(见图1);心肌酶学如下(表1)(u/L)。

    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度AVB,按急性 心梗常规监护与治疗,18 h后患者出现气促、冷汗,不能平卧,频繁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听诊双肺布满湿罗音。给吗啡5 mg,速尿40 mg静注,硝普钠25 μg/min+Dobutamine 200μg/ min,15 min后症状缓解,入院40 h病情好转,心电图全面逆转(如图2)。

    表1 心肌酶学动态改变(u/L) 时间

    AST)

    LDH

    CK

    CK-MB

    入院时

    341

    1893

    1418

    172

    24 h

    184

    872

    893

    70

    48 h

    161

    763

    664

    43

    72 h

    430

    73

    13

    图1、入院时ECG,胸痛后约10h录图,示:①IAVB;②LAHB;③CRBBB;④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

    图2、入院40h后,三分支阻带图形消失,高度可疑前壁心肌梗死图型

    讨论 本例特点:①典型心绞痛症状。②入院时ECG示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并室内三分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半分支阻滞,电轴-70°RavL>RI,S>S,额面QRS向量指向左、上、后;I度AVB示左后分支传导速度减慢。③心肌酶学有意义升高并符合急性心梗的动态改变。④入院后40 h症状消失,心电图全面逆转,室内阻滞图型、下壁心梗图型消失,仅有高度可疑的前间壁心梗图型(V1~V4呈r1S型,rV31)。⑤2周后冠造示冠脉正常。

    结合临床、心肌酶、冠脉造影,比较入院40 h前后心电图改变,本例的较合理解释为: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痉挛、心肌受累范围广泛,并诱发室内三分支阻滞。有报道认为急性心梗并三分支阻滞提示有多支冠脉病变,且受累范围广泛。运动诱发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并非罕见,一般认为是一种右束支频率依赖型阻滞。本例早期病情重笃,18 h发展为急性左心衰,心电图受累范围广泛。40 h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戏剧性好转。用左冠主干痉解释较为合理。②该病例心肌酶学的有意义升高与动态改变可能为:长达40 h的冠状动脉痉挛,即使无基础冠脉病变,同样可致相关部位的心肌坏死。最后心电图V1~V3的改变支持瘢痕窗口学说,也符合酶学的改变。通过本例,值得临床医生注意的是:即使无基础冠脉病变,冠脉痉挛同样可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展为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乃至猝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