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桂芳 杜国华 李德元 陈勇
单位: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通江 635700)
关键词:
华西医学990343 [中图分类号]R452;R516.4 [文献标识码]D
急性菌痢在儿童较常见,口服、肌内或静脉用抗菌素均有一定难度。为探讨给药途径及疗效,本组用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1995年1月~199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腹泻病人,经培养证实为细菌性痢疾,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月~10岁,平均3.4岁,病程半天~10天,平均病程2.5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月~10岁,平均3.3岁,病程半天~9天,平均病程3.5天,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及酸中毒,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临床症状及大便检查
腹泻(次/天)
粘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感
腹痛
发热
抽搐
脓细胞(个/HP)
红细胞(个/HP)
吞噬细胞
大*便培养
≥20
10
, 百拇医药
~
19
<10
20
~
30
10
~
19
<10
≥10
<10
治疗组
(30例)
, 百拇医药
10
15
5
25
20
18
28
12
18
10
2
10
11
24
, 百拇医药
30
对照组
(30例)
6
15
9
15
20
20
26
10
15
8
7
, 百拇医药
6
15
15
30
*即培养出痢疾杆菌[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3-0326-01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静脉用氨苄青霉素的同时加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药物剂量为口服剂量的2~3倍,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患儿取左侧卧位,将涂有液体石蜡的12号尿管缓慢插入肛门12~15cm(根据年龄),缓慢注入灌肠液,缓慢拨出肛管,保留半小时以上,每日灌肠2次,直到临床痊愈。②对照组均静脉用氨苄青霉素,同时口服庆大霉素及/或痢特灵,其中22例用二联,8例用三联抗菌素抗感染;③两组均及时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疗效判定 ①24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入院前的1/3以下,里急后重感消失,72小时内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检查除偶可见少许脓细胞外,其余均正常,大便细菌培养阴性。②有效:72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入院前的1/3以下,里急后重感消失,1周内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细菌培养阴性。③效差:1周内大便次数显著减少,2周内大便成形,大便镜检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两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1周无复发及明显毒副作用,大便培养阴性。
2.2 疗效 见表2。
表2.两组疗效观察
快速显著
有 效
效 差
, 百拇医药
合 计
治疗组
21
8
1
30
对照组
4
18
8
30
合 计
25
26
, 百拇医药
9
60
两组腹泻、里急后重及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的时间,治疗组平均4.4天,对照组平均8天,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故综合治疗辅以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较传统综合治疗效果好。
3 讨论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进展快,临床症状重,常合并呕吐,且对治疗不合作,用药较困难,易使病情加重或迁延。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还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最严重、最常见的直肠及乙状结肠粘膜,让病灶直接处于高浓度的药液中,使细菌在短时间内能有效地被杀灭。同时对体温较高的病人用冰盐水灌肠还可降低体温,并可根据病情加用止血药或普鲁卡因等,且能避免多种抗菌素联用,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及病人负担。本组病例平均灌肠6.3次,在住院中及出院后随访一周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故辅以抗菌素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高,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减少痛苦,方法简便,患儿易接受,临床较为实用。但灌肠液难以达到乙状结肠以上的部位,全身用药仍不能忽视。
(收稿日期:1998-01-22), 百拇医药
单位: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通江 635700)
关键词:
华西医学990343 [中图分类号]R452;R516.4 [文献标识码]D
急性菌痢在儿童较常见,口服、肌内或静脉用抗菌素均有一定难度。为探讨给药途径及疗效,本组用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1995年1月~199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腹泻病人,经培养证实为细菌性痢疾,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月~10岁,平均3.4岁,病程半天~10天,平均病程2.5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月~10岁,平均3.3岁,病程半天~9天,平均病程3.5天,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及酸中毒,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临床症状及大便检查
腹泻(次/天)
粘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感
腹痛
发热
抽搐
脓细胞(个/HP)
红细胞(个/HP)
吞噬细胞
大*便培养
≥20
10
, 百拇医药
~
19
<10
20
~
30
10
~
19
<10
≥10
<10
治疗组
(30例)
, 百拇医药
10
15
5
25
20
18
28
12
18
10
2
10
11
24
, 百拇医药
30
对照组
(30例)
6
15
9
15
20
20
26
10
15
8
7
, 百拇医药
6
15
15
30
*即培养出痢疾杆菌[文章编号]1002-0179(1999)03-0326-01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静脉用氨苄青霉素的同时加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药物剂量为口服剂量的2~3倍,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患儿取左侧卧位,将涂有液体石蜡的12号尿管缓慢插入肛门12~15cm(根据年龄),缓慢注入灌肠液,缓慢拨出肛管,保留半小时以上,每日灌肠2次,直到临床痊愈。②对照组均静脉用氨苄青霉素,同时口服庆大霉素及/或痢特灵,其中22例用二联,8例用三联抗菌素抗感染;③两组均及时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疗效判定 ①24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入院前的1/3以下,里急后重感消失,72小时内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检查除偶可见少许脓细胞外,其余均正常,大便细菌培养阴性。②有效:72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入院前的1/3以下,里急后重感消失,1周内大便成形,次数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细菌培养阴性。③效差:1周内大便次数显著减少,2周内大便成形,大便镜检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两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1周无复发及明显毒副作用,大便培养阴性。
2.2 疗效 见表2。
表2.两组疗效观察
快速显著
有 效
效 差
, 百拇医药
合 计
治疗组
21
8
1
30
对照组
4
18
8
30
合 计
25
26
, 百拇医药
9
60
两组腹泻、里急后重及其它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的时间,治疗组平均4.4天,对照组平均8天,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故综合治疗辅以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较传统综合治疗效果好。
3 讨论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进展快,临床症状重,常合并呕吐,且对治疗不合作,用药较困难,易使病情加重或迁延。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庆大霉素或痢特灵灌肠(还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最严重、最常见的直肠及乙状结肠粘膜,让病灶直接处于高浓度的药液中,使细菌在短时间内能有效地被杀灭。同时对体温较高的病人用冰盐水灌肠还可降低体温,并可根据病情加用止血药或普鲁卡因等,且能避免多种抗菌素联用,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及病人负担。本组病例平均灌肠6.3次,在住院中及出院后随访一周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故辅以抗菌素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高,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减少痛苦,方法简便,患儿易接受,临床较为实用。但灌肠液难以达到乙状结肠以上的部位,全身用药仍不能忽视。
(收稿日期:1998-01-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