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2242
增加创新性,减少重复性,提高我国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水平
http://www.100md.com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闻玉梅

    单位: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传染病杂志990301 我国在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来看,我国的创新性成果却不多,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或引用者更少。其原因除为发达国家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成果存在偏见外,还有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多,验证与跟踪国外报道的工作多等因素。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历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技术的阶段后,必须而且应该及时地转向致力于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在国外报道庚型肝炎病毒、TTV后,我国学者采用已报道的引物作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后,报道中国毒株,对了解我国的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有一定价值。然而如果各地均做同样工作,报道某市或某地区存在的病毒阳性率及不同人群中的存在状况,而不作深入研究,则对推进我国的科研水平及学科发展并无意义。
, 百拇医药
    增加创新性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提高我国在“知识经济”大潮中竞争力的关键。否则源源涌入我国的各种新的诊断、治疗甚至预防的进口商品,将占领我国的“肝炎市场”。创新性是在科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是在作为“有心人”,仔细观察与随访患者病程中形成的。因此在治疗患者过程中应加强随访,多做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同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选择1~2个项目为重点,严密设计,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室研究,而不是“机关枪扫麻雀”,新的化验指标愈多愈好。总结时,应仔细分析,用心思索,不仅是阳性结果有意义,有些阴性结果也很有价值。例如,80年代中期,曾有不少学者报道经血源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但美国Purcell等用完善的过滤试验,充分证明该病毒为25~50毫微米大小的有膜病毒,并将结果发表于Journal Infectious Diseases。后来证明丙型肝炎病毒是属黄病毒科,大小介于30~50毫微米。

    我们提倡在研究中要重视采用我国材料,珍惜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下去,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坚持己见”必须基于事实。凡属新发现,应提倡除发表论文外,进行交流,并争取其他有经验的实验室予以重复和检验。本室曾在国际上多数人认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a”决定簇第145位变为精氨酸(145R变异株),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婴儿后未能保护的主要原因时,与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合作,随访了340名接种疫苗的婴儿,对其中未被保护的24名婴儿,逐个作“a”决定簇测序分析,发现145R变异株仅在4%未保护婴儿中存在。在Vaccine上发表后,美国学者也有类似发现;但同时,我们又发现了第129位氨基酸变为亮氨酸这一未被国际报道的毒株。用该毒株转染细胞后表达的HBsAg结合力高,但用该毒株的质粒DNA作小鼠基因免疫,发现诱生的抗-HBs低下,有利于病毒持续性感染,经数次重复证明无误,已被中华微生物免疫学杂志及Journal Medical Virology接受发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汪垣等研究与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Ⅱ结合的细胞因子时,发现一种新的肝细胞转录因子,用荧光染色定位于1号染色体q31-3.2.1位,已发表于美国Journal Biological Chemistry。目前,正在与陈竺教授合作,克隆分析编码这一新的转录因子的基因。临床研究中,许多作者对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大流行的材料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总结与分析,至今有关论文仍被国外学者所引用。可见,我国学者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是大有可为的。

    (本文作者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肝炎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美国Viral Immunology编委)

    (收稿:1999- 05-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