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 甄 徐 兵 姚隆浩
单位:王甄(上海市(200080)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徐兵,姚隆浩(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关键词:
口腔医学纵横990325 颌面部损伤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多着重于面中1/3损伤及骨折、坚强内固定及各种材料的使用、以及陈旧性骨折的正颌外科诊治等,而作为牙 合关系、咀嚼、呼吸、吞咽等运动甚至外貌的重要组成之一——下颌骨的损伤及骨折,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临床资料
1. 1990~1997年下颌骨骨折患者161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33例,年龄6~67岁,年龄最多在20~30岁者。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格检查,X线片(包括下颌全景片、头颈正位片、下颌骨侧位片、薛氏位等)、CT以及三维CT成像检查确诊。
, 百拇医药
2. 主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工伤>拳击伤>其他损伤。
3. 骨折类型:单发性54例;多发性55例;复合性52例。
见表1,表2
表1 单发性骨折的部位分布
例数
百分比
髁状突①
12
11.01
颏部②
16
14.68
, http://www.100md.com
体部③
12
11.01
角部④
12
11.01
升支部⑤
0
0
合计
54
表2 多发性骨折的部位分布
例数
, http://www.100md.com
百分比
①+②
16
14.18
①+③
4
3.67
①+④
1
0.92
②+③
7
6.42
, http://www.100md.com
②+④
16
14.18
②+⑤
2
1.83
③+④
7
6.42
①+②+③
1
0.92
③+④+⑤
, http://www.100md.com
1
0.92
合计
55
治疗方法
1. 保守疗法:主要包括牙弓夹板单颌固定,颌间牵引结扎固定(必要时上橡皮垫)等非手术牵引、复位、固定。
2. 开放手术:依骨折部位分别选择口内、颌下、耳前等不同切口,切开后复位;钢丝或金属小钛(钢)板内固定。
3. 正颌矫治:主要针对复合性、陈旧性骨折,先行模型外科分析,确立手术方案,然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
结 果
1. 评判标准:① 咬牙 合关系;② 张口度;③伤口愈合情况。
, http://www.100md.com
2. 随访期:3月~2年。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的咬牙 合情况,张口度≥3.5cm,仅有2例患者出院后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Ⅱ期手术后愈合。
讨 论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Prather等)显示,下颌骨骨折的好发解剖部位依次为:下颌体、下颌角、髁突、下颌正中联合区、下颌升支及喙突[1]。从我们收集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得知单纯性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分别为:颏部14.68%>体部12.84%>髁状突及角部11.01%>升支部及喙突。同时多发性骨折及复合性骨折有上升的趋势,引起损伤的原因也多集中在交通事故、工伤等因素。除随机抽样的机率因素外,与其突出的解剖部位有关。另外,20~30岁的男性在收集的患者中占多数。
关于诊断的方法已从临床体检加各种部位的X线摄片,逐步增加了CT、三维CT成像、MRI,以及先进的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从而使骨折的部位、数目、方向、移位情况更准确、更立体、更形象化,既避免了漏诊、误诊,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百拇医药
髁状突骨折由于其分类复杂,骨折发生后容易引起骨折块移位及患侧下颌骨垂直高度改变,年少时还会影响到关节、下颌骨的发育。因此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早在50年前国外学者Bellinger和Herry就提出了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的不同观点[2]。1989年71届AADMS年会又提出开放复位的绝对适应证,即髁突脱位、骨折形成异物、张口活动受限、骨端接触不良及不能行颌间固定者。相对适应证:双侧髁状突骨折伴多发性面骨骨折、牙列不良等[1]。我们对髁状突骨折处理的经验是:由于大部分患者骨折后有肌肉牵拉,骨折块多向前、内、下移位,患侧下颌升支上移,从而引起后牙早接触、前牙错牙 合、张口受限等,因此处理时偏向开放手术。至于手术后可能引起颞颌关节、咀嚼、生长发育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目前手术主要选择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进路,复位后行小钛板、钢丝、或牵引螺丝固定。Boyne及Mikkonen介绍的从乙状切迹向下垂直截开下颌骨块以便寻找髁突及准确对位固定的方法值得借鉴。[3]
, 百拇医药 下颌骨角部骨折由于其周围强大有 嚼肌 、 翼内肌的牵拉,尤其是有多发性骨折时,固位不良往往会引起牙 合关系紊乱,以及颞颌关节位置的改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Dym等介绍的口内开放复位螺钉钢丝骨缝术[4],方法简单、迅速、有效,可予以推广。
自从坚固内固定被应用于颌骨骨折后,其材料逐渐向小型化、组织相容性好、固位牢靠、可吸收性等方面发展[5,6]。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今日的美国口腔外科——记71届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年会.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0,17:197
2 Hayward JR, Scott RF.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3,51:57-61
, 百拇医药
3 Hillerups. Internal fixation of severely displaced mandibular Condylar neck fracture with the aid of ramus osteotomy.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7,26(5):272~274
4 Dym H, Coro CM, Ogle OE. Screw-wire osteosynthesis technique for intraoral open reduction of mandibular angle fractures.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2,50(11):1247~1248
5 姚隆浩. 坚固内固定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4,4(3):165
6 杨学文,东耀峻,李祖兵等.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口腔医学纵横,1999,15(1):31
[收稿:1999-06-10], 百拇医药
单位:王甄(上海市(200080)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徐兵,姚隆浩(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关键词:
口腔医学纵横990325 颌面部损伤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多着重于面中1/3损伤及骨折、坚强内固定及各种材料的使用、以及陈旧性骨折的正颌外科诊治等,而作为牙 合关系、咀嚼、呼吸、吞咽等运动甚至外貌的重要组成之一——下颌骨的损伤及骨折,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临床资料
1. 1990~1997年下颌骨骨折患者161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33例,年龄6~67岁,年龄最多在20~30岁者。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格检查,X线片(包括下颌全景片、头颈正位片、下颌骨侧位片、薛氏位等)、CT以及三维CT成像检查确诊。
, 百拇医药
2. 主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工伤>拳击伤>其他损伤。
3. 骨折类型:单发性54例;多发性55例;复合性52例。
见表1,表2
表1 单发性骨折的部位分布
例数
百分比
髁状突①
12
11.01
颏部②
16
14.68
, http://www.100md.com
体部③
12
11.01
角部④
12
11.01
升支部⑤
0
0
合计
54
表2 多发性骨折的部位分布
例数
, http://www.100md.com
百分比
①+②
16
14.18
①+③
4
3.67
①+④
1
0.92
②+③
7
6.42
, http://www.100md.com
②+④
16
14.18
②+⑤
2
1.83
③+④
7
6.42
①+②+③
1
0.92
③+④+⑤
, http://www.100md.com
1
0.92
合计
55
治疗方法
1. 保守疗法:主要包括牙弓夹板单颌固定,颌间牵引结扎固定(必要时上橡皮垫)等非手术牵引、复位、固定。
2. 开放手术:依骨折部位分别选择口内、颌下、耳前等不同切口,切开后复位;钢丝或金属小钛(钢)板内固定。
3. 正颌矫治:主要针对复合性、陈旧性骨折,先行模型外科分析,确立手术方案,然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
结 果
1. 评判标准:① 咬牙 合关系;② 张口度;③伤口愈合情况。
, http://www.100md.com
2. 随访期:3月~2年。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的咬牙 合情况,张口度≥3.5cm,仅有2例患者出院后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Ⅱ期手术后愈合。
讨 论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Prather等)显示,下颌骨骨折的好发解剖部位依次为:下颌体、下颌角、髁突、下颌正中联合区、下颌升支及喙突[1]。从我们收集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得知单纯性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分别为:颏部14.68%>体部12.84%>髁状突及角部11.01%>升支部及喙突。同时多发性骨折及复合性骨折有上升的趋势,引起损伤的原因也多集中在交通事故、工伤等因素。除随机抽样的机率因素外,与其突出的解剖部位有关。另外,20~30岁的男性在收集的患者中占多数。
关于诊断的方法已从临床体检加各种部位的X线摄片,逐步增加了CT、三维CT成像、MRI,以及先进的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从而使骨折的部位、数目、方向、移位情况更准确、更立体、更形象化,既避免了漏诊、误诊,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百拇医药
髁状突骨折由于其分类复杂,骨折发生后容易引起骨折块移位及患侧下颌骨垂直高度改变,年少时还会影响到关节、下颌骨的发育。因此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早在50年前国外学者Bellinger和Herry就提出了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的不同观点[2]。1989年71届AADMS年会又提出开放复位的绝对适应证,即髁突脱位、骨折形成异物、张口活动受限、骨端接触不良及不能行颌间固定者。相对适应证:双侧髁状突骨折伴多发性面骨骨折、牙列不良等[1]。我们对髁状突骨折处理的经验是:由于大部分患者骨折后有肌肉牵拉,骨折块多向前、内、下移位,患侧下颌升支上移,从而引起后牙早接触、前牙错牙 合、张口受限等,因此处理时偏向开放手术。至于手术后可能引起颞颌关节、咀嚼、生长发育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目前手术主要选择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进路,复位后行小钛板、钢丝、或牵引螺丝固定。Boyne及Mikkonen介绍的从乙状切迹向下垂直截开下颌骨块以便寻找髁突及准确对位固定的方法值得借鉴。[3]
, 百拇医药 下颌骨角部骨折由于其周围强大有 嚼肌 、 翼内肌的牵拉,尤其是有多发性骨折时,固位不良往往会引起牙 合关系紊乱,以及颞颌关节位置的改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Dym等介绍的口内开放复位螺钉钢丝骨缝术[4],方法简单、迅速、有效,可予以推广。
自从坚固内固定被应用于颌骨骨折后,其材料逐渐向小型化、组织相容性好、固位牢靠、可吸收性等方面发展[5,6]。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今日的美国口腔外科——记71届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年会.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0,17:197
2 Hayward JR, Scott RF.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3,51:57-61
, 百拇医药
3 Hillerups. Internal fixation of severely displaced mandibular Condylar neck fracture with the aid of ramus osteotomy.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7,26(5):272~274
4 Dym H, Coro CM, Ogle OE. Screw-wire osteosynthesis technique for intraoral open reduction of mandibular angle fractures.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2,50(11):1247~1248
5 姚隆浩. 坚固内固定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4,4(3):165
6 杨学文,东耀峻,李祖兵等.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口腔医学纵横,1999,15(1):31
[收稿:1999-06-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