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6704
蟾蜍中毒引起心律失常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吕鹏波 韦丽娜 张晓辉

    单位:吕鹏波 伊春市康复医院,黑龙江省伊春市,153000;韦丽娜 张晓辉 伊春市林区中心医院

    关键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9903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7岁,1998年4月6日,将4只林蛙,1只蟾蜍清炖后食用。食用时因汤味苦将蟾蜍挑出,然后林蛙和汤一并食用。30分钟后,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口唇麻木,四肢抽搐而急诊入院,查体:T:36℃,P:34次/分,BP:80/60mmHg,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末梢循环温。ECG:窦性心动过缓,二度窦房阻滞。

    2 结果

    入院后经催吐,洗胃,补液,维生素C、B,阿托品等治疗2天,心电图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血压平稳。

    3 讨论

    蟾蜍的耳下腺及皮肤腺内含毒性很强的白色浆液,内含二烯醇化合物,吲哚烷基胺类化合物等,具有很强的强心及局麻等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这些毒素能直接作用心肌,使心脏扩张,心外膜水肿;有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可使心率减慢,窦房阻滞,严重者出现室速,心室纤颤等。但是,该毒素在人体内并无蓄积作用。蟾蜍中毒多发生食后40分钟左右,产生心悸、气短、口唇麻木及胃肠道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至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故有炒吃1只蟾蜍就引起死亡的报道。也有报告认为蟾蜍毒性成分不单纯存在耳下腺和皮肤腺,其肌肉、肢爪、肝脏、卵子均有这种毒素。本例进食,因即时把蟾蜍挑出,只食含蟾蜍毒素汤液,毒素食入量少,处理及时故未能致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