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救治肺栓塞1例
作者:曾嘉勋 徐文冲
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332 1997年9月26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抢救成功肺栓塞患者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3岁,因气促、心悸2日,抽搐1日,伴昏迷收入院。1年多前,患者因左侧胫腓骨上段骨折在当地医院行骨折内固定术。入院前1日下午患者在当地医院行拔钉术中突然出现气促,心跳加快,即终止操作,按急性左心衰竭处理。第2日上午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当地医院按抗惊厥处理,用安定、苯巴比妥、冬眠灵治疗后仍在昏迷状态,血压下降,用多巴胺维持,心率时快时慢,于当晚21时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3 ℃,脉搏12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24/13 kPa(1 kPa=7.5 mmHg)。患者呈深昏迷状,压迫眶上神经无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消失。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增粗,心率124次/min,节律绝对不齐。左下肢上段伤口缝合,纱块包扎,无分泌物,骶部褥疮Ⅰ度,4 cm×5 cm大小。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血气分析:pH 7.528,氧分压11.40 kPa,二氧化碳分压5.44 kPa。心电图示:快速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劳损。X线胸片示右水平裂增厚,右肺门结构不清,心影右移,未排除右肺节段不张。第2日查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①右肺中叶肺动脉栓塞,右肺下叶部分基底段栓塞;②右侧水平裂增粗。心脏B超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诊断:①右肺栓塞;②左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③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 百拇医药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溶栓、抗凝、对症支持疗法,并予吸氧和心电监护,结合中药醒脑开窍、行气活血。给予东菱克栓酶10 BU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肝素100 mg加5%葡萄糖250 ml静滴,以上两种药于第2日、第3日、第5日各用1次。抗炎予:①头孢三嗪2 g加生理盐水20 ml静注,每日3次,共用6日;②青霉素320×104 U加5%葡萄糖盐水静滴,每日3次,共用6日。中药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共用5日。第5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中叶内血液灌注基本恢复,双侧胸腔积液。X线胸片示右肺不张已得到纠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劳损。第6日早晨患者意识转清,右下肢创口见少量渗血,考虑为溶栓、抗凝治疗所致的出血现象,即终止溶栓、抗凝治疗,并静注立止血,静滴鱼精蛋白。经上述处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意识清,生命体征稳定,创口无出血,10余日后收入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2 讨论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1〕。本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抢救,取得了很好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1 诊断及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约20%~30%的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治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我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检查,很快作出了正确的诊断,迅速抢救治疗,并排除了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引起的脑栓塞(头部CT检查已证实)。本例患者发病的病因,认为患者有下肢骨折病史,在拔除内固定钉术中突然起病,可考虑拔钉致脂肪栓塞,而心脏栓子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二尖瓣病变并发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而心脏病引起肺栓塞,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少数亦源于静脉系统〔1〕。
2.2 治疗积极:肺栓塞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我们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首先给予东菱克栓酶、肝素以溶栓、抗凝,达到了治疗的效果。东菱克栓酶具有溶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以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2〕。治疗期间还经常监测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同时,选用了中药制剂醒脑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的成分有麝香、山栀、冰片、郁金等。麝香气味芳香,善于走窜,具有很好的开窍通闭的性能,是一味治疗中枢性昏迷的要药,小剂量麝香可以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呼吸中枢;冰片亦有辛香走窜、通诸窍的功能,能协同麝香发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郁金为化痰开郁通窍的要药,能协同上两味药开窍通络,还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粘度;山栀为清热解毒药,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3〕。临床实践证明,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缩短昏迷时间具有积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3 防治并发症:危重症患者多合并有感染,如肺感染、胆道感染等。本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对病情的好转有促进作用。当发现患者创口渗血,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解救措施,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曾嘉勋,女,35岁,主治医师。
3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711472
2 汤光主编.现代药物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582
3 何丽华.醒脑静注射液抢救重症昏迷患者3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4):187
(收稿:19981009 修回:19990110), 百拇医药
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990332 1997年9月26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抢救成功肺栓塞患者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53岁,因气促、心悸2日,抽搐1日,伴昏迷收入院。1年多前,患者因左侧胫腓骨上段骨折在当地医院行骨折内固定术。入院前1日下午患者在当地医院行拔钉术中突然出现气促,心跳加快,即终止操作,按急性左心衰竭处理。第2日上午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当地医院按抗惊厥处理,用安定、苯巴比妥、冬眠灵治疗后仍在昏迷状态,血压下降,用多巴胺维持,心率时快时慢,于当晚21时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3 ℃,脉搏12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24/13 kPa(1 kPa=7.5 mmHg)。患者呈深昏迷状,压迫眶上神经无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消失。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增粗,心率124次/min,节律绝对不齐。左下肢上段伤口缝合,纱块包扎,无分泌物,骶部褥疮Ⅰ度,4 cm×5 cm大小。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6×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血气分析:pH 7.528,氧分压11.40 kPa,二氧化碳分压5.44 kPa。心电图示:快速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劳损。X线胸片示右水平裂增厚,右肺门结构不清,心影右移,未排除右肺节段不张。第2日查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①右肺中叶肺动脉栓塞,右肺下叶部分基底段栓塞;②右侧水平裂增粗。心脏B超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诊断:①右肺栓塞;②左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③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 百拇医药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溶栓、抗凝、对症支持疗法,并予吸氧和心电监护,结合中药醒脑开窍、行气活血。给予东菱克栓酶10 BU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肝素100 mg加5%葡萄糖250 ml静滴,以上两种药于第2日、第3日、第5日各用1次。抗炎予:①头孢三嗪2 g加生理盐水20 ml静注,每日3次,共用6日;②青霉素320×104 U加5%葡萄糖盐水静滴,每日3次,共用6日。中药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中静滴,每日1次,共用5日。第5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中叶内血液灌注基本恢复,双侧胸腔积液。X线胸片示右肺不张已得到纠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劳损。第6日早晨患者意识转清,右下肢创口见少量渗血,考虑为溶栓、抗凝治疗所致的出血现象,即终止溶栓、抗凝治疗,并静注立止血,静滴鱼精蛋白。经上述处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意识清,生命体征稳定,创口无出血,10余日后收入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2 讨论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1〕。本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抢救,取得了很好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1 诊断及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约20%~30%的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治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我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检查,很快作出了正确的诊断,迅速抢救治疗,并排除了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引起的脑栓塞(头部CT检查已证实)。本例患者发病的病因,认为患者有下肢骨折病史,在拔除内固定钉术中突然起病,可考虑拔钉致脂肪栓塞,而心脏栓子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二尖瓣病变并发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而心脏病引起肺栓塞,以右心腔血栓最多见,少数亦源于静脉系统〔1〕。
2.2 治疗积极:肺栓塞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我们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首先给予东菱克栓酶、肝素以溶栓、抗凝,达到了治疗的效果。东菱克栓酶具有溶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以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2〕。治疗期间还经常监测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同时,选用了中药制剂醒脑静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的成分有麝香、山栀、冰片、郁金等。麝香气味芳香,善于走窜,具有很好的开窍通闭的性能,是一味治疗中枢性昏迷的要药,小剂量麝香可以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呼吸中枢;冰片亦有辛香走窜、通诸窍的功能,能协同麝香发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郁金为化痰开郁通窍的要药,能协同上两味药开窍通络,还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粘度;山栀为清热解毒药,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3〕。临床实践证明,醒脑静注射液对于缩短昏迷时间具有积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3 防治并发症:危重症患者多合并有感染,如肺感染、胆道感染等。本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对病情的好转有促进作用。当发现患者创口渗血,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解救措施,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曾嘉勋,女,35岁,主治医师。
3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711472
2 汤光主编.现代药物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582
3 何丽华.醒脑静注射液抢救重症昏迷患者3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4):187
(收稿:19981009 修回:19990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