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51799
自拟方坐浴治疗嵌顿痔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 晶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园湖路2号 530023)

    关键词:痔;中医药疗法;坐浴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990333 中图分类号 R266

    笔者于1997年6月至10月期间,根据我科长期应用中药术后坐浴的经验,自拟方药,在门诊观察治疗嵌顿痔37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在21~68岁,痔疮病史10~20年者14例,5~9年者10例,2~4年者8例,1年以内者5例。伴有便血者20例,痔核脱出发炎溃烂者28例,痔核肿胀青紫无溃烂者9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肛门坠胀及肿胀疼痛感。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1)基本方:两面针60g、十大功劳60g、五倍子60g、七叶莲60g、苦参60g、升麻30g、黄柏30g。伴有便血者加槐花30g、侧柏叶30g、蒲黄30g、痔核脱出发炎溃烂者加芒硝30g、大黄30g;水肿甚者加茵陈20g、赤小豆30g;痔核肿胀青紫无溃烂者加丹参30g、赤芍30g、芒硝20g、薄荷6g(后下);疼痛甚者加川椒30g、薄荷6g(后下)。(2)用法:取上药加水2000ml,用文火煎取汁1500ml,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盆内,先熏蒸患处,待药汤温度降至40℃时,再坐浴10~15分钟,每日二次,连用6天为一疗程。

    3 治疗效果

    37例中经熏洗2~3次后均感肛门胀痛减轻,治疗第一疗程,肛门肿痛完全消失,肛门外观见痔核消失者30例,第二疗程痊愈者6例,有1例连用上药外洗4次(2天)后,因痔核肿胀消退不显,患者急于手术治疗而改用手术治疗。本组病例在治疗期间未用其它药物治疗,且改用手术治疗的一例术中见痔核机化,术中出血甚少,且痔核稍硬,相对成形,固定,便于手术操作。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嵌顿痔是因内痔脱出后,未能及时复位,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粪便的挤压,或合并感染以致血液或淋巴回流受阻,痔核充血肿胀或有血栓形成。祖国医学认为痔的发生是由于湿热下注大肠、肛门,湿热与浊气搏结于肛门,致局部经脉交结,气血凝滞而成,其发生机理关键是湿热下注,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因此,治疗中应注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中两面针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两面针、七叶莲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大功劳、苦参、黄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五倍子收敛生肌,它的鞣酸尚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的组织蛋白凝固收敛,使血液凝固起止血作用;升麻有升提肛门的作用而能使脱出的内痔还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升麻有镇痛、镇静作用,其提取物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使痉挛的括约肌解痉后嵌顿的内痔易于还纳;芒硝、大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茵陈、赤小豆利水消肿,使肿胀嵌顿的痔核消肿后易于回纳;丹参、赤芍活血化瘀,使得青紫无溃烂的血栓嵌顿痔的血栓消散、炎症吸收而易于还纳;内痔嵌顿可引起括约肌痉挛使肛门产生剧烈疼痛,此为患者最痛苦的主诉,故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而止痛显得甚为重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椒、薄荷有局部的麻醉作用,川椒的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而薄荷可抑制痛觉神经的传导而止痛;升麻、两面针、七叶莲均有镇痛、镇静、解痉作用,其提取物对平滑肌均有解痉作用,使得痉挛的肛门括约肌解痉而止痛,且括约肌解痉后使嵌顿的内痔易于还纳,故内痔嵌顿、血栓形成、发炎肿胀明显、疼痛剧烈者,在用上方坐浴后,常在24h内疼痛逐渐消失,肿块内张力减轻,肿块缩小以至逐渐消失。此外,本方采用热熏温浴,当趁热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和患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且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因此,对于嵌顿性痔应用本方效果满意。

    收稿日期:1999-05-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