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52258
结肠康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5例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赵云芳 刘景超 李喜风 董亚云

    单位:赵云芳 刘景超 李喜风(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450003);董亚云(河南省康复医疗中心 河南450003)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康片;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329 笔者自1993年9月~1997年6月,采用结肠康片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105例,并以结肠炎丸作对照治疗60例,经系统观察及统计学处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新药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16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65例患者分为结肠康片治疗组105例,结肠炎丸对照组60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例) 组别

    例数

    性别

    病 程/年

    症状分级

    男

    女

    <2

    2~5

    6~10

    >10

    轻

    中
, 百拇医药
    重

    治疗组

    105

    61

    44

    28

    35

    21

    15

    34

    48

    23

    对照组

    60
, 百拇医药
    31

    29

    17

    20

    16

    7

    19

    28

    13

    从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病程及症状分级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按照《新药指导原则》的标准,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腹痛、腹泻病史,中医辨证属于脾虚血瘀气滞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症见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泻下不爽,粘液脓血便,面色萎黄,疲倦纳差,舌淡红或兼瘀斑,脉沉细或沉弦而涩。
, 百拇医药
    根据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检查有下述3项之1项者,可以诊断为本病: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呈弥漫性分布;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③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观察病例均排除菌痢、阿米巴痢、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克隆氏结肠炎等疾患。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结肠康片,用黄芪、防风、赤芍、生地榆、槐米等制成片剂,每片3g,每次5片,3次/d,15d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对照组用结肠炎丸(西安中药厂),每次4g,3次/d,15d为1疗程,连续服2个疗程。

    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前停用其他药物,并详细填写病历,记录患者症状及纤维结肠镜、大便检查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仍复查纤维结肠镜,记录症状,6个月后统计疗效。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把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腹痛、腹胀、面色萎黄、乏力、纳呆8个症状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按照《新药指导原则》将症状分轻(+)、中()、重()三级,每个“+”号记1分,症状消失记“0”分。症状疗效判定值=(疗前积分值-疗后积分值)/疗前积分值。

    临床痊愈:症状疗效判定值等于1,结肠镜等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停药后观察6个月无复发。

    显效:症状疗效判定值>2/3,结肠镜等检查肠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

    有效:症状疗效判定值>1/3、≤2/3,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有所好转。
, 百拇医药
    无效:症状疗效判定值≤1/3,结肠镜检查无改善。

    2.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组 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总有效率/%

    例

    %
, 百拇医药
    例

    %

    例

    %

    例

    %

    结肠康片组

    105

    67

    63.80**

    20

    33.33

    10
, 百拇医药
    9.00

    8

    8.00

    92.38

    结肠炎丸组

    60

    8

    13.33

    14

    23.33

    17

    28.33

    21
, 百拇医药
    35.00

    65.00

    注:与对照组比*P<0.05 **P<0.013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肠氵 辟、痢疾、肠风、泄泻等病范畴,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为饮食不节不洁、过食生冷、嗜食甘腻辛辣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郁而化热,蕴结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而成,故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等症。张仲景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之初期多为实证,为湿热壅滞大肠;病久正气受伤,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故见腹痛、腹泻、便脓血反复发作,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之症。因此应采用攻补兼施之法,益气健脾,除湿散瘀导滞,结肠康恰合病机。结肠康即王清任的“黄芪赤风汤”加地榆、槐米等而成。王清任谓黄芪赤风汤“疗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者”。方中重用黄芪味甘性温大补元气,益气健脾,有托毒敛疮之功,此既治病之本,又防病之变;赤芍味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以清羁留之瘀热;防风辛甘微温,能升阳散湿,疗血痢及肠风下血,《本草正》谓其:“若随实表补气诸药,能收汗,升举阳气,止肠风下血”;加地榆、槐米等以增凉血止血,收涩止泻之功;诸药相伍,相得益彰,标本同治,临床每多获效。
, http://www.100md.com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及兴奋中枢神经,提高免疫能力,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1];赤芍具有抗炎、抗溃疡、解痉、镇痛的作用;防风抗菌镇痛;地榆有抗菌、止血、生肌的作用;槐米具有抗菌作用。以上药物相伍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抗溃疡,促使肠粘膜修复的作用。

    作者简介:赵云芳,女,44岁,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阴 健,郭力弓.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592

    (收稿日期:1997-12-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