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例肝脏手术的麻醉及术中管理探讨
作者:徐培华 王屹 彭淑牖
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徐培华、王屹),本院外科(彭淑牖)
关键词:肝脏手术;肝门阻断;麻醉
临床外科杂志990324 【摘要】 目的 探讨及总结肝脏手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405例肝脏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术中输液、输血的管理,术中的监测,特别是肝门阻断时的处理,探讨肝脏手术及术中管理的特点。结果 405例肝脏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术中死亡。结论 肝脏手术的麻醉以吸入麻醉为主的全麻为宜,术中应有完善的监测,控制肝门阻断及开放的时间,观察肝门阻断期间的血液动力学,水、电解质和血气指标,并以此指导术中的输液、输血。
我院自1995年至1998年10月共进行肝脏手术405例,现将其麻醉和术中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09例,女性96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其中肝部分切除337例,高位胆管癌根治术68例。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方法: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以静脉麻醉为主,辅以少量吸入麻醉;另一组采用静脉麻醉诱导,以吸入麻醉维持为主,必要时辅以少量静脉麻醉药。本组病例中207例于术前和肝门阻断再开放后3分钟时做血气分析。所有的病例均开放颈内静脉以及正中或贵要静脉,输入液体以乳酸钠林格氏液为主,于切皮前按每小时10~20 ml/kg输入,术中以每小时2~3 ml/kg维持,并根据尿量、中心静脉压和外周动脉压调整。术中仔细计算出血量,并以1∶3的比例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每输1000~1500 ml乳酸钠林格氏液后,可酌情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如血代等)。当红细胞压积(Hct)大于30%时,一般不考虑输血,当红细胞压积小于25%时应及时给予输血。
2.术中监测:本组所有病例均行心电图监护,经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经桡动脉置管监测外周动脉压(ABP),经皮氧饱和度(SpO2)监测。并对吸入麻醉组和大部分的静脉麻醉组的病例进行气体监测(O2、N2O、ETCO2等)。
, 百拇医药
3.肝门阻断时的处理:本组共有207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3次,最多阻断10次。为了防止阻断时肝细胞受损,本组病例每次阻断时间均为10分钟,然后开放2分钟,再行第二次阻断。
4.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术中死亡。对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进行对照,吸入麻醉组的清醒时间比静脉麻醉组的病例术后清醒时间明显要短。所有病例在术后90分钟内清醒,无一例发生肝性昏迷。血气监测提示患者在术前均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肝门多次阻断后由于代谢产物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讨论
1.麻醉选择:肝脏手术应选择全身麻醉,麻醉维持应以吸入麻醉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少量静脉麻醉药。因为多种静脉麻醉药均需在肝脏内代谢,肝脏手术患者多数肝脏功能不全,加上多次肝血流阻断,使静脉麻醉药代谢障碍而延缓清醒。
2.保持内环境稳定:肝脏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术前应输入一定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以纠正术前因代谢和禁食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及补充体液。
, 百拇医药
3.肝门阻断期间的管理:肝门阻断前应尽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的稳定,维持适中的麻醉深度及良好的肌肉松弛。肝门阻断时应及时观察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率的动态变化,并及时调整输液、输血的速率。肝门开放时,应尽量保持一定动脉压,以提供肝细胞必需的氧供。特别是在多次肝门阻断时,更应注意肝门开放时间和肝门开放时的外周动脉压,以维持一定的肝动脉灌注压。术中如低血压时间较长或多次肝门阻断后,应及时做血气分析,如BE在6 mmol/L以下时应及时补充碳酸氢钠。
4.术中监测:肝脏手术,特别是需多次阻断肝门的肝部分切除术以及高位胆管癌根治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很大,因此术中对心电图、外周动脉压(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动态监测是必须的,同时应精确地计算尿量和出血量,并根据手术过程的需要及时做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综合各项监测指标,合理地调整输液的种类和输注的速度。
5.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对术中,特别是肝门阻断时的麻醉管理,并采用吸刮法进行肝脏手术,保证了本组病例手术的全部成功,术后病人均较快地清醒,无一例发生肝性昏迷。
收稿日期:1998-11-09
, 百拇医药
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徐培华、王屹),本院外科(彭淑牖)
关键词:肝脏手术;肝门阻断;麻醉
临床外科杂志990324 【摘要】 目的 探讨及总结肝脏手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405例肝脏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术中输液、输血的管理,术中的监测,特别是肝门阻断时的处理,探讨肝脏手术及术中管理的特点。结果 405例肝脏手术均成功,无一例术中死亡。结论 肝脏手术的麻醉以吸入麻醉为主的全麻为宜,术中应有完善的监测,控制肝门阻断及开放的时间,观察肝门阻断期间的血液动力学,水、电解质和血气指标,并以此指导术中的输液、输血。
我院自1995年至1998年10月共进行肝脏手术405例,现将其麻醉和术中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09例,女性96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其中肝部分切除337例,高位胆管癌根治术68例。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方法: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以静脉麻醉为主,辅以少量吸入麻醉;另一组采用静脉麻醉诱导,以吸入麻醉维持为主,必要时辅以少量静脉麻醉药。本组病例中207例于术前和肝门阻断再开放后3分钟时做血气分析。所有的病例均开放颈内静脉以及正中或贵要静脉,输入液体以乳酸钠林格氏液为主,于切皮前按每小时10~20 ml/kg输入,术中以每小时2~3 ml/kg维持,并根据尿量、中心静脉压和外周动脉压调整。术中仔细计算出血量,并以1∶3的比例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每输1000~1500 ml乳酸钠林格氏液后,可酌情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如血代等)。当红细胞压积(Hct)大于30%时,一般不考虑输血,当红细胞压积小于25%时应及时给予输血。
2.术中监测:本组所有病例均行心电图监护,经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经桡动脉置管监测外周动脉压(ABP),经皮氧饱和度(SpO2)监测。并对吸入麻醉组和大部分的静脉麻醉组的病例进行气体监测(O2、N2O、ETCO2等)。
, 百拇医药
3.肝门阻断时的处理:本组共有207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3次,最多阻断10次。为了防止阻断时肝细胞受损,本组病例每次阻断时间均为10分钟,然后开放2分钟,再行第二次阻断。
4.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术中死亡。对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进行对照,吸入麻醉组的清醒时间比静脉麻醉组的病例术后清醒时间明显要短。所有病例在术后90分钟内清醒,无一例发生肝性昏迷。血气监测提示患者在术前均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肝门多次阻断后由于代谢产物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讨论
1.麻醉选择:肝脏手术应选择全身麻醉,麻醉维持应以吸入麻醉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少量静脉麻醉药。因为多种静脉麻醉药均需在肝脏内代谢,肝脏手术患者多数肝脏功能不全,加上多次肝血流阻断,使静脉麻醉药代谢障碍而延缓清醒。
2.保持内环境稳定:肝脏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术前应输入一定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以纠正术前因代谢和禁食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及补充体液。
, 百拇医药
3.肝门阻断期间的管理:肝门阻断前应尽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的稳定,维持适中的麻醉深度及良好的肌肉松弛。肝门阻断时应及时观察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率的动态变化,并及时调整输液、输血的速率。肝门开放时,应尽量保持一定动脉压,以提供肝细胞必需的氧供。特别是在多次肝门阻断时,更应注意肝门开放时间和肝门开放时的外周动脉压,以维持一定的肝动脉灌注压。术中如低血压时间较长或多次肝门阻断后,应及时做血气分析,如BE在6 mmol/L以下时应及时补充碳酸氢钠。
4.术中监测:肝脏手术,特别是需多次阻断肝门的肝部分切除术以及高位胆管癌根治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很大,因此术中对心电图、外周动脉压(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动态监测是必须的,同时应精确地计算尿量和出血量,并根据手术过程的需要及时做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综合各项监测指标,合理地调整输液的种类和输注的速度。
5.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对术中,特别是肝门阻断时的麻醉管理,并采用吸刮法进行肝脏手术,保证了本组病例手术的全部成功,术后病人均较快地清醒,无一例发生肝性昏迷。
收稿日期:1998-11-09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