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连续缝合致切口抗张度增强机制及愈合实验研究
作者:姚曙光 邱树敏 李一万 任建军 龙旭
单位:姚曙光 邱树敏 李一万 任建军 龙旭(贵州省铜仁地区医院病理科,铜仁 554300)
关键词:缝合技术;兔;皮内连续缝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439
分类号 R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4-0367-02
皮内缝合具有减轻瘢痕、避免蜈蚣虫样瘢痕的优越性。通常是使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不拆线。1983年Maler等〔1〕用尼龙线作连续缝合,术后第3天拆(抽)线(为颈部切口,规定4~7天拆线)。后国内有根据此法,改用丝线的个别报道。我院外科引起用此法,并对不同部位切口作到缝合后24~48 h拆线。对此,我们用家兔切口24 h拆线后作抗张强度测试比较,证明皮内连续缝合法较间断缝合法的抗张度极显著增强(P<0.001)〔2〕,进而对抗张度增强的机制及愈合过程进行研究。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对家兔切口分别作皮肤间断缝合及丝线皮内连续缝合。缝合24 h后拆线(另一组留线)。切取24 h至9天的切口皮条,作间断,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及纤维素、革兰染色;光镜下对比观察分析。
2 结果
2.1 切缘面的形态 24 h切除的切口皮条,经甲醛固定后细心分离切口,展示切缘面。肉眼下见皮内连续逢合的切缘面高低不平;切片镜下示两切缘面凹凸相对嵌合性密合。切口线为“S”形或大幅度的弧形。而间断缝合者切缘面为平面密合;切口线垂直或略呈弧形。两种缝合的切口均多有程度不等的切缘皮肤内卷,但连续缝合者的内卷程度较轻。
2.2 切口内物质 术后24 h的切口内,两者均存在较多的丝网状纤维素连接切缘。并有较多嗜中性粒细胞及多少不等的红细胞。从比例关系上看,纤维素成分较多,表明止血后纤维蛋白原继续渗出形成纤维素并白细胞游出。第3天,嗜中性粒细胞几乎完全分解吸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纤维素变为块状,HE染色变为嗜碱性。上述所见表明,切缘存在纤维素性粘连。两种缝合切口同样。所不同的是皮内连续缝合者是嵌合性密合粘连,嵌合性本身及实际粘连面大,故较平面粘连的间断缝合的抗张度显著增强。
, 百拇医药
2.3 切口愈合进程 创伤再生愈合的基础是细胞周期性分裂增生,其规律早已清楚,至今尚无能使愈合进程加速的方法。针对有的对可提前拆线问题不正确认识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我们对术后24 h~9天的切口皮条作切片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连续与间断缝合愈合进程相同。
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素渗出应视为创口愈合早期的重要改变,不能单纯视为血凝块。从血痂的分层成分中,一般只表层存在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其下层则为一般不含红细胞的纤维素。
再生愈合改变,24 h即可见近切缘区表皮基底细胞及近毛囊口上皮细胞的核分裂象。第2~3天可见切缘表皮基底细胞出芽现象,形成松散、单层的上皮。此初形上皮中亦可见分裂象。直至第7天的切片中,分裂象亦个别可见。第4~6天,新生表皮在痂下对接,并分化出中层、表层及角化层。角化层不断增厚,使表皮与血痂隔离,这是血痂易自行脱落的原因。完全再生修复的新表皮,显示细胞层次多,明显肥厚。直到第9天亦然。
, 百拇医药
第2~3天,可见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现象,切缘面形成初形肉芽薄层。核分裂象难找到,我们仅在1张第3天的切片中可见少数分裂象。第7~8天,切口内纤维素才基本消失,由肉芽组织完全取代,并有少量纤细的胶原纤维出现。第9天,仍可见原切口痕迹,其内的肉芽组织有较多略粗大的胶原纤维,炎细胞消失,属不成熟的纤维组织。在真皮对合良好区域,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成分少。
伴随愈合过程的炎细胞浸润有其规律性,即先为中性粒细胞,后被嗜酸性粒细胞取代。继之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又取代了嗜酸性粒细胞。在血痂分层结构中,也可见这种阶段性表现。愈合过程中伴有少量组织坏死:部分切缘面表皮坏死及表皮基底层与中表层分离,中表层坏死。创区深层的横纹肌易坏死、溶解。缝合带入深层的皮肤附件则渐萎缩消失。
2.4 组织对残留丝线的炎症反应 24 h即可见丝线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继之是嗜酸性粒细胞,后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炎细胞侵入丝线纤维间。第6~9天,丝线纤维被成纤维细胞分隔,但未见线头反应的大量异物巨细胞反应。少数切片中可见丝线周围微脓肿(革兰染色阴性),先是中性粒细胞,后与嗜酸性粒细胞混杂。在第8天的切片中亦个别可见。微脓肿的切口,无感染征象,革兰染色未见菌团。间断缝合者第6天可见表皮周围线长入深层,立体呈钉状,我们称之为线孔表皮钉。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在创伤愈合中,有的研究已注意到纤维素的作用。70年代以来,Igisul等〔3,4〕对血浆中早已发现的纤维结合蛋白(Fn)作了一些研究,肯定它对细胞有粘合作用,它与纤维素混存,光镜下亦为丝网状。纤维素性粘连无疑包含Fn的作用。
一些学者为增强切口的抗张度作了一些研究,Falcone等〔5〕报道,将提纯的Fn作用于切口,但增加抗张度效果甚微。仅仅是改变缝合方法,比间断法的抗张度极显著增强(125%)。
皮内连续缝合拆线法不存在皮肤线孔,避免了切口两侧的点状瘢痕。因切缘对合相对较好;拆线后组织对缝线的炎症反应消散,故瘢痕较轻。有报道肠线周围亦有明显炎症反应。早期瘢痕略突起,这与再生表皮肥厚及线孔表皮钉有关。
皮内连续缝合提前拆线,故然是一种新的尝试。抗张度增强的原因是嵌合性纤维素性粘连。这种粘连是不牢固的,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提前拆线必须严格避开禁忌证(包括肥胖)的前提下使用。我院前期的临床资料表明,24~28 h拆线者,有1%的切口在拆线后局部性分离,以胶布固定补救。后期妇科3~4天(应7天)折线的下腹部切口大量病例,无1例出现意外。这表明在强抗张度保护下,切口保持粘连密合面逐渐愈合,故有一定实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aler WMO, Marman L. Closure of a neck incision. The american of Surgery. Modern Operative,1983;145:403
2,龙 旭,李一万,任建军等. 外科切口两种缝合法24 h拆线后抗张力强度动物实验比较研究. 贵州医药,1996;20(4):200
3,Igisu K. The Role of Fibronectin i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Thromb Res,1986;44:455
4,Cheng CY, Martin DE. Fibronectin enhances healing of excised wounds in rats. Arch Dermatol,1988;124:221
5,Falcone PA, Bonaventura M, Turner DC et al.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fibronectin on wound Breaking strength.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1984;74(6):809
收稿日期:1998-05-29
修回日期:1998-09-25, 百拇医药
单位:姚曙光 邱树敏 李一万 任建军 龙旭(贵州省铜仁地区医院病理科,铜仁 554300)
关键词:缝合技术;兔;皮内连续缝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90439
分类号 R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99(1999)04-0367-02
皮内缝合具有减轻瘢痕、避免蜈蚣虫样瘢痕的优越性。通常是使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不拆线。1983年Maler等〔1〕用尼龙线作连续缝合,术后第3天拆(抽)线(为颈部切口,规定4~7天拆线)。后国内有根据此法,改用丝线的个别报道。我院外科引起用此法,并对不同部位切口作到缝合后24~48 h拆线。对此,我们用家兔切口24 h拆线后作抗张强度测试比较,证明皮内连续缝合法较间断缝合法的抗张度极显著增强(P<0.001)〔2〕,进而对抗张度增强的机制及愈合过程进行研究。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对家兔切口分别作皮肤间断缝合及丝线皮内连续缝合。缝合24 h后拆线(另一组留线)。切取24 h至9天的切口皮条,作间断,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及纤维素、革兰染色;光镜下对比观察分析。
2 结果
2.1 切缘面的形态 24 h切除的切口皮条,经甲醛固定后细心分离切口,展示切缘面。肉眼下见皮内连续逢合的切缘面高低不平;切片镜下示两切缘面凹凸相对嵌合性密合。切口线为“S”形或大幅度的弧形。而间断缝合者切缘面为平面密合;切口线垂直或略呈弧形。两种缝合的切口均多有程度不等的切缘皮肤内卷,但连续缝合者的内卷程度较轻。
2.2 切口内物质 术后24 h的切口内,两者均存在较多的丝网状纤维素连接切缘。并有较多嗜中性粒细胞及多少不等的红细胞。从比例关系上看,纤维素成分较多,表明止血后纤维蛋白原继续渗出形成纤维素并白细胞游出。第3天,嗜中性粒细胞几乎完全分解吸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纤维素变为块状,HE染色变为嗜碱性。上述所见表明,切缘存在纤维素性粘连。两种缝合切口同样。所不同的是皮内连续缝合者是嵌合性密合粘连,嵌合性本身及实际粘连面大,故较平面粘连的间断缝合的抗张度显著增强。
, 百拇医药
2.3 切口愈合进程 创伤再生愈合的基础是细胞周期性分裂增生,其规律早已清楚,至今尚无能使愈合进程加速的方法。针对有的对可提前拆线问题不正确认识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我们对术后24 h~9天的切口皮条作切片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连续与间断缝合愈合进程相同。
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素渗出应视为创口愈合早期的重要改变,不能单纯视为血凝块。从血痂的分层成分中,一般只表层存在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其下层则为一般不含红细胞的纤维素。
再生愈合改变,24 h即可见近切缘区表皮基底细胞及近毛囊口上皮细胞的核分裂象。第2~3天可见切缘表皮基底细胞出芽现象,形成松散、单层的上皮。此初形上皮中亦可见分裂象。直至第7天的切片中,分裂象亦个别可见。第4~6天,新生表皮在痂下对接,并分化出中层、表层及角化层。角化层不断增厚,使表皮与血痂隔离,这是血痂易自行脱落的原因。完全再生修复的新表皮,显示细胞层次多,明显肥厚。直到第9天亦然。
, 百拇医药
第2~3天,可见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现象,切缘面形成初形肉芽薄层。核分裂象难找到,我们仅在1张第3天的切片中可见少数分裂象。第7~8天,切口内纤维素才基本消失,由肉芽组织完全取代,并有少量纤细的胶原纤维出现。第9天,仍可见原切口痕迹,其内的肉芽组织有较多略粗大的胶原纤维,炎细胞消失,属不成熟的纤维组织。在真皮对合良好区域,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成分少。
伴随愈合过程的炎细胞浸润有其规律性,即先为中性粒细胞,后被嗜酸性粒细胞取代。继之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又取代了嗜酸性粒细胞。在血痂分层结构中,也可见这种阶段性表现。愈合过程中伴有少量组织坏死:部分切缘面表皮坏死及表皮基底层与中表层分离,中表层坏死。创区深层的横纹肌易坏死、溶解。缝合带入深层的皮肤附件则渐萎缩消失。
2.4 组织对残留丝线的炎症反应 24 h即可见丝线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继之是嗜酸性粒细胞,后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炎细胞侵入丝线纤维间。第6~9天,丝线纤维被成纤维细胞分隔,但未见线头反应的大量异物巨细胞反应。少数切片中可见丝线周围微脓肿(革兰染色阴性),先是中性粒细胞,后与嗜酸性粒细胞混杂。在第8天的切片中亦个别可见。微脓肿的切口,无感染征象,革兰染色未见菌团。间断缝合者第6天可见表皮周围线长入深层,立体呈钉状,我们称之为线孔表皮钉。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在创伤愈合中,有的研究已注意到纤维素的作用。70年代以来,Igisul等〔3,4〕对血浆中早已发现的纤维结合蛋白(Fn)作了一些研究,肯定它对细胞有粘合作用,它与纤维素混存,光镜下亦为丝网状。纤维素性粘连无疑包含Fn的作用。
一些学者为增强切口的抗张度作了一些研究,Falcone等〔5〕报道,将提纯的Fn作用于切口,但增加抗张度效果甚微。仅仅是改变缝合方法,比间断法的抗张度极显著增强(125%)。
皮内连续缝合拆线法不存在皮肤线孔,避免了切口两侧的点状瘢痕。因切缘对合相对较好;拆线后组织对缝线的炎症反应消散,故瘢痕较轻。有报道肠线周围亦有明显炎症反应。早期瘢痕略突起,这与再生表皮肥厚及线孔表皮钉有关。
皮内连续缝合提前拆线,故然是一种新的尝试。抗张度增强的原因是嵌合性纤维素性粘连。这种粘连是不牢固的,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提前拆线必须严格避开禁忌证(包括肥胖)的前提下使用。我院前期的临床资料表明,24~28 h拆线者,有1%的切口在拆线后局部性分离,以胶布固定补救。后期妇科3~4天(应7天)折线的下腹部切口大量病例,无1例出现意外。这表明在强抗张度保护下,切口保持粘连密合面逐渐愈合,故有一定实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aler WMO, Marman L. Closure of a neck incision. The american of Surgery. Modern Operative,1983;145:403
2,龙 旭,李一万,任建军等. 外科切口两种缝合法24 h拆线后抗张力强度动物实验比较研究. 贵州医药,1996;20(4):200
3,Igisu K. The Role of Fibronectin i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Thromb Res,1986;44:455
4,Cheng CY, Martin DE. Fibronectin enhances healing of excised wounds in rats. Arch Dermatol,1988;124:221
5,Falcone PA, Bonaventura M, Turner DC et al.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fibronectin on wound Breaking strength.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1984;74(6):809
收稿日期:1998-05-29
修回日期:1998-09-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