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09580
嗜酸性胃肠炎1例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彭厚贵 钟 义 万正美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三医院(434001)

    关键词: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990427

    1 病例

    患者女性,55岁,农民。既往健康,无过敏病史。因上腹部疼痛一月、黑便一周于1998年7月13日入院。一月前淋雨受凉后起病,中上腹部反复痉挛性疼痛,伴呕吐胃内容物,泻稀便一日2~3次,无粘液脓血,无返酸爱气。先后在三家医院门诊检查或住院,纤维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诊断为“胃炎”、“胃病”、“胃肠炎”、“不全性肠梗阻”。服用雷尼替丁、胃友、肠胃康及输液治疗无效。一周前开始黑便,量不多,伴乏力,无发热。查体:体温36.2℃,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9kPa。表情痛苦,精神差,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肝胆脾未触及。辅助检查:血Hb120g/L,WBC20.2×109/L,N.0.24,E 0.64,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为2320×106/L,粪潜血强阳性。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为2.4∶1,粒系增生活跃,占56.5%,以嗜酸性粒细胞为多见,血小板散在易见,全片未见寄生虫及其它细胞,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X线胸片、腹透、肝胆脾B超及心电图均正常。诊断为嗜酸性胃肠炎,停用所有药物,给予强的松30mg,一日三次口服,4天后症状缓解,一月后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2 讨论

    嗜酸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少见[1],是一种原因不甚明确,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道病变[2]。其特征为胃肠道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伴以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胃肠炎与进食某种食物有关,但大部分病例无过敏史[1]。嗜酸性胃肠炎缺乏特异表现,主要表现为低热、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高达60%以上[3],抗酸解痉剂无效,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本例患者虽无过敏史,但胃肠道症状明显,根据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诊断为本病。如果采用纤维胃镜活检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即可确诊。值得注意的是,本例起病后曾多次就诊均被误诊而加重病情。因而临床上凡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和幽门梗阻,同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应考虑为本病。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33

    2 《实用内科学》编辑部编.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辽宁出版社,1991:422

    3 邓家栋主编.临床血液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629

    (1999-02-04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