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0526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林 萍 苏建平 崔一萍 王筱芳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526021)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439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关。目前,最常见、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内膜活检。而在许多绝经期前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之中,诊刮前的B超检查,起了重要的筛选作用。笔者总结22例经手术证实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超图像、与术前诊刮活检、术后病理报告进行对照分析,根据子宫内膜癌B超表现的病理基础,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特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均为本院1995年10月~1998年6月妇科住院经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病人术前均行B超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证实。年龄38~76岁,平均54.3岁。更年期8例,绝经期14例,绝经时间为1~20年。
, http://www.100md.com
    1.2 B超检查 采用日本阿洛卡SSD-1200型黑白显像仪,及日本阿洛卡SSD-200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阴道探头5 MHz。常规腹部探查:了解子宫大小、宫颈、双附件情况,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的形态,对内膜双层测量。再用阴道超声(TVS)观察子宫内膜回声及异常光团向肌层、宫颈浸润的程度。必要时诊刮后复查。

    2 结果

    2.1 B超检查结果 (1)子宫大小:子宫萎缩3例,子宫大小正常7例,子宫增大如孕50+天8例,子宫增大如孕3+月4例;(2)宫腔内回声:单纯子宫内膜增厚7例,其中更年期4例,内膜厚度11~19 mm,绝经期3例,内膜厚度6~12 mm,宫腔内见增强光团12例,光团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不同程度向肌层、浆膜层或宫颈内浸润。宫腔内低回声暗区,或宫腔内大量液性暗区3例;(3)宫旁组织,宫颈转移包块:卵巢转移包块4例,宫颈转移包块4例,包块均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紊乱,不均质的混合性光团。
, 百拇医药
    2.2 术后病理结果 腺癌14例,腺鳞癌4例,腺棘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Ⅰ级10例,其中Ia 3例,Ib 5例,Ic 2例,Ⅱa 5例,Ⅱb 2例,Ⅲ级3例,Ⅳ级2例。有2例合并子宫肌瘤。

    3 讨论

    3.1 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从病理上子宫内膜癌的病变开始多发生在子宫体上段的内膜,以子宫两角为多见,其次为后壁。初期子宫可缩小、正常大小或略增大。一些学者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多呈正常的声像图,很难根据子宫内膜的超声图像进行诊断。而本组资料病理为Ⅰ级的10例患者中,有7例B超图像是:子宫萎缩或大小正常,内膜增厚,而增厚的程度在各年龄组有所不同,更年期组厚度在11~19 mm,绝经期6~12 mm。另3例是内膜局部增厚呈强光团。正常子宫内膜的厚度上限为10 mm,绝经期后内膜很薄,常为线状。子宫内膜癌内膜增厚的形态有所不同,应用TVS观察有利于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患者内膜增厚鉴别: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可明显地增厚呈梭状,甚至成圆球状光团,围绕内膜光团周围可见一圈较细的低回声晕,边缘较整齐,增厚的内膜厚薄均匀。而内膜癌内膜的增厚厚薄不均,边缘不规则,不平整,向某一方向肌层或宫颈段生长,周缘低回声晕消失。据陈秉枫等[1]报道对325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B超检查,将内膜厚度分三类:第1类:内膜厚度≤4 mm,可考虑免除诊刮;第2类:内膜厚度>4~7 mm,为可疑病例组;第3类:内膜厚度≥7 mm,为高危病例组,必须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结合本组资料,笔者认为:对有临床表现的病人,认真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更年期内膜增厚10 mm以上,绝经期内膜增厚6 mm以上,并且形态不规则,需提请临床医生诊刮以防漏诊,以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本组2例,外院B超提示:子宫大小正常,宫腔未见异常。本院行TVS检查:内膜不均质地增厚7 mm和9 mm,诊刮分别为:子宫内膜腺癌Ia和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Ia。
, http://www.100md.com
    3.2 诊刮阴性时,仍要B超追踪复查 子宫内膜癌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的妇女与高雌激素水平有关,常先发生或同时存在着局灶增生,恶性度低,肌层浸润少,预后好[2]。本组有2例,诊刮内膜活检,病理分别为:内膜呈不典型增生,和内膜呈增生期改变并见大量白细胞。2个月后,因症状持续存在,B超观察仍见宫腔内不均质稍强光团,并局部向肌层生长。手术后病理:子宫内膜腺癌Ib。考虑是因内膜同时存在着局灶性增生或诊刮组织少所致。

    3.3 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本组中、晚期患者B超显示:子宫增大,宫腔内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小至20 mm×33 mm,大至67 mm×56 mm,边界不清不整,内部回声紊乱,应用TVS不仅可了解对肌层侵犯的深度,而且可以与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过期流产鉴别。孙彤等[3]报道TVS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85.2%,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81.5%,有利于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本组因例数少,这方面总结小。在鉴别诊断上:粘膜下肌瘤多呈栅栏状回声或花纹状回声,突向宫腔,与宫肌层有一定边界或低回声暗晕裂隙,或使宫腔线受压偏转。内膜息肉:宫腔内呈较小稍强或强回声光团,边界清,周缘有裂隙。对于一些中年患者,要注意与过期流产鉴别:尤其是过期流产时间长,宫内光团不规则,部分机化、变形的妊娠囊时,应注意诊刮送检后复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当子宫内膜癌侵犯至宫颈、形成宫颈阻塞时,引起宫腔内大量积血、积液,易漏诊。本组1例患者,不规则流血量少,伴腹痛明显。B超声像:子宫增大如孕3+月,宫腔内不均质低回声暗区,未见明显光团,提示宫腔内大量积液。诊刮时,小刮匙难以进入宫腔,少量排出物送检:炎性坏死组织。术后病理: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

    综上所述,虽然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主要是诊断性刮宫、内膜活检,但B超诊断尤其是TVS的应用,对子宫内膜回声的观察,对病变浸润的判断,既可以避免对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的盲目诊刮,又可以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和鉴别诊断。

    4 参考文献

    1 陈秉枫,王泽密,李美芝,等. B超检查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749.

    2 尹雪彬,沈 铿,郎景和.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类,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现代观.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8):508.

    3 孙 彤,徐小蓉,卞度宏,等. 经阴道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 中华超声影像杂志,1998,7(5):29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