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2137
胸间盘残留组织骨化并截瘫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梁建科 柳光元

    单位:甘肃省平凉地区人民医院(平凉 744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4112 患者男性,49岁,农民,平素体健,无腰背痛病史。1992年5月20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下肢麻木,1个月后,右下肢也出现麻木,且麻木平面渐上升至脐部,患者感双下肢无力,活动受限,但无大小便失禁。在某院就诊,行MRI检查诊断为:T10-11椎间盘突出症。遂行T10-11椎间盘突出症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大小便潴留,自脐以下仍麻木,双下肢无力,仅在床上可以水平移动,患者卧床休息1个月后,拔除尿管,回家休养治疗。术后1年,患者渐扶双拐下地活动,但仍感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参加体力劳动,且活动过多,上述症状加重。1995年12月5日患者晨起穿衣时突然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自肚脐以下麻木,双下肢僵硬及不自主痉挛,无力,以右下肢为重,且出现大小便潴留,在当地医院治疗1个月,即来我院就诊。CT显示:T10-11椎板大部缺如,椎体右后缘有不规则骨化块,脊髓明显受压。入院查体:脊椎无明显侧凸及后突畸形,T10-11棘突触摸不清,局部压痛,有叩击痛,无反射痛,自肚脐以下双下肢感觉明显减退,下腹壁反射及肛门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Ⅳ级,膝踝反射亢进,髌、踝阵挛(+),巴彬斯基征(+),截瘫指数4(运动1,感觉1,括约肌功能2),于1996年1月22日在全麻下行T10-11节段侧前方入路脊髓探查术。术中见硬脊膜增厚粘连,充分松解。T10-11间隙椎管内偏右后侧可见1cm×0.5cm骨样组织,压迫脊髓,硬膜囊张力较大,无搏动。用咬骨钳咬除之并送病检,修整椎管前缘平面,硬膜囊压力明显解除,脊髓恢复博动。术后患者即感双下肢麻术明显减轻,不自主痉挛减少。术后4天,患者大小便恢复正常。病检提示椎间盘纤维性软骨骨化。术后随诊1年,患者双下肢感觉基本恢复,双下肢肌力恢复Ⅳ级,能扶杖下地行走。

    讨论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下胸椎多见,胸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钙化及骨化已多有报道,而胸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于椎管内的间盘组织钙化,骨化伴截瘫较少见。本例第1次在外院行MRI检查证实为T10-11椎间盘突出症,而行后正中入路手术,但手术效果不佳,分析原因:①胸椎管狭小,后方入路的椎板切除不易暴露病区,操作易损伤脊髓,宜采用侧前方入路及后正中入路相结合方法。②突出椎间盘组织未能取除干净,减压不充分,脊髓压迫未解除。③术中牵拉压迫胸髓神经及术后血肿压迫,疤痕组织粘连,影响脊髓神经恢复。本例椎间盘残留于椎管内,表面钙化逐渐由纤维软骨转化为骨组织。本例虽经侧前方减压术,脊髓功能有明显恢复,但不完全,与局部压迫粘连时间太久而造成脊髓功能不可逆损害有关。

    (1998-08-1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