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2143
引导医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提高人才质量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浦洪琴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4157 我国的医科大学教育,肩负着在五年内把高中生培养成为临床医生的艰巨使命。在这一重要的教育阶段中,学习主体经历了三次角色转变: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由被动学习的高中生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大学生角色;第二次在第二至第六学期间,由普通大学生转变为素质全面提高的医学生;第三次在第七学期至毕业期间,由高素质的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1 角色转变不良的主要表现

    一直以来,我院的医科教育中存在着对角色转变规律不了解、不重视、不认真研究的状况,不能有效利用角色转变良机,发挥其重要作用,因而使培养的人才质量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
, 百拇医药
    1.1 “应试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使大学新生仍明显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自主性弱、依赖性强、死记硬背、水过鸭背,而我校教师又未能针对高校教学特点,及时引导其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使教与学双方均带有较大的自流性和盲目性,难以相互适应和协调。第一学期课程历来补考率均较高,这与未能及时引导新生做好第一次角色转变有关。

    1.2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过分强调专业学习的高精尖要求,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想心理素质的熏陶;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植;重视有形课程的作用,而忽视育人环境的优化,导致专业口径过窄、素质较差、适应能力弱和发展潜力低的毛病,因而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级医学人才的新要求,此即未能做好第二次角色转变。

    1.3 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忽视交流技能、分析技能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很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时,难以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临床感性认识,临床思辨能力弱,实际操作能力差。面对病人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会问病史、不懂查体征、写不好病历、提不出诊疗意见、不善与人交往、缺乏对社会的基本认识等,学生难以迅速进入临床医生角色。
, 百拇医药
    2 角色转变的重要意义

    因此,抓住三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换,对于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知识飞速膨胀及半衰期缩短、教育功能及教育方式的改变等,均要求学习主体的主要着眼点不是获取现成的、给定的知识和手段,而是内在扩充和生成新知识的自学功能,以及应付新情景和新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高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进入大学生角色的第一个门坎,是最紧迫的任务,必须及时抓紧完成。任何拖延和放任都将造成早期课程教学的失败,打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早期补考记录还可能使毕业生失去应得的就业机会。

    2.2 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将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而要求医学生有更好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医德更高尚,基础更扎实,知识面更广,文理医能更密切结合和渗透,专业口径更大,适应能力更强,从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就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走高素质培养之路,人才就不会有更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我院教育也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 http://www.100md.com
    2.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求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诊疗活动的基本手段;临床医生直接面对病人及社区的医疗保健问题,因而需有较强的交流技能,善于倾听、表达和沟通,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这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均影响着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医生必须具备极强的分析、综合、鉴别等临床思维能力,这是正确诊疗的根本保证。不抓紧见习和实习环节提高操作、交流和思维能力,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3 做好角色转换的具体措施

    针对三个角色转换环节,我们应分别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医学人才质量:

    3.1 根据第一次角色转换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可采用:①入学时即由学工处给新生上一堂教育形势课,介绍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就业形势和用人要求,抛弃“入学=毕业=就业”的天真幻想,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竞争意识,以形成强烈的自我激励机制,珍惜每一寸光阴。②入院时即由教务处举办“大学学习法”和“大学教学法”讲座,介绍大学学习特点与要求、教学特点及自学方法,介绍各种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学会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③各教研室精心撰写本学科的“学习导论”,介绍本学科的特点、教学要求及学习方法。④各课任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注意引导使用正确的自学方法,指明自学方向、列出参考书目等,使自学更有目的性和科学性,学好每一门课程,降低补考率。⑤师培科应举办“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报考应知必备”等专题讲座,以尽快树立奋斗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 百拇医药
    3.2 根据第二次角色转换注重提高全面素质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文化素质方面,制定和颁布适合医学科学特点的相关人文社科“导读手册”或“推荐书目”,将人文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加强计算机和外语学习,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各种科学、文化和艺术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日(周、月或节)以及各类比赛、演出等,激发参与意识、鼓励表现自我;积极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开办周末业余学校,锻炼组织管理能力;适当增开一些重要的公共选修课,如知识产权、医院管理等,提高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效应,如广播、黑板报、读书栏等,扩大教育面。②思想素质方面,在加强日常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改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大量运用身边的事例及鲜活的人物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减少生硬死板的纯理论说教模式,多采用主题讨论、参观采访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强生动性和有效性;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书时也应注重育人,结合课程实际,把思想品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③心理素质方面,开展心理卫生的普及教学,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使学生掌握心理自我调节与保护的方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更多的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中,锻炼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④身体素质方面,积极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体魄,又培养集体意识、合作能力和拼搏精神。
, 百拇医药
    3.3 为做好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导论”课程,并尽快见习临床、接触病人、亲身体验、耳濡目染,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医疗实践中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思维方式及必备素质,并自觉内化为持续的学习动力。②加快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基础课教学中,改革验证型实验教学为技能型实验教学,并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在临床见习中要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出科考试中增加临床技能考核,要做到人人过关;毕业考试既考核理论又考核技能,以促进实习阶段对操作能力的锻炼。③各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思维方法的传授,在考核考查的方式和内容上也应把思维方法放在优先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应试教育模式。临床课程更应注重发散性思维及集中性思维的训练,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的的病案讨论等形式,强化严密的分析、归纳、推理、印证等科学思维能力,避免误诊或漏诊。④为培养创新精神,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制定《大学生科研管理条例》;科研处应尽早开设“科研方法学”系列讲座,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科研理论;各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都应注重深化前沿性专业知识的教育,提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知识的交联,拓宽专业知识领域,结合其教学实际,相应安排各类科研活动;重视个性发展,努力因材施教,加强正确引导,鼓励与众不同,提倡标新立异。⑤积极开展疾病调查、义诊咨询、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

    总之,做好医学生三次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提高我院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及学生对存在着的角色转变规律的认识,明确及时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抓住时机,共同努力,加快转变,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1998-09-2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