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3571
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陈 波 白 波 龙 虹

    单位: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儿科(617023)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儿科 (617023)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近年来人们多主张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我们选用“妈咪爱”散剂治疗10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我院1996年1月~1998年3月的住院腹泻患儿,年龄≤2岁,其中男102例,女98例。1~6月40例,6~12月95例,1~2岁65例。所有病人均为病后首次就诊,院外病程不超过2天(48小时)。大便性状为水样、蛋花汤样或为稀糊便,无粘液、脓血,每天(24小时)5次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及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白细胞≤10个/HP,脂肪球+~,无红细胞、脓球及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入院的先后秩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及病情轻重的差别上无显著性。对照组选用庆大霉素3~5mg/kg/天联合病毒唑10~15mg/kg/天静脉滴注或肌注,观察组用“妈咪爱”散剂,<12月者每次半袋,每日3次;1~2岁,1袋/次,每日3次,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静脉或口服),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对高热、呕吐者均予退热、止吐等对症处理;两组不禁食。

    1.3 疗效判断 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标准。显效:指服药后24~48小时大便次数减至2次/日,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指服药后72小时内大便次数≤4次/日,大便性状好转,水份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指服药72小时后,腹泻次数仍>4次/日,或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所在病人均治愈出院,其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愈时间(天)

    总有效率(%)

    对照组(n=100)

    21

    47

    32
, http://www.100md.com
    3.58±1.05

    68

    观察组(n=100)

    38

    46

    16

    2.59±0.86

    84

    χ2=10.24 t=5.15 P<0.01 结果表明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愈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妈咪爱”散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优于庆大霉素联合病毒唑啶抗感染治疗。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腹泻是婴幼儿期间的常见多发病,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以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的小儿最为多见;此与该时期小儿胃酸分泌少、酸度低、免疫功能低下、SIgA分泌少,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弱有关,也与其肠道微生态平衡脆弱,易受外来因素破坏有关。有关资料表明,腹泻的严重程度与肠腔内厌氧菌数量减少的程度是一致的[1]

    近年来用微生态制剂如丽珠肠乐、培菲康、促菌生等治疗婴幼儿腹泻都取得较好的疗效[2]。“妈咪爱”散剂是另一种微生态制剂,它由乳酸菌长球菌属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维生素、锌、钙等复合而成,每克含活菌1.5亿只。含活菌多,且对热、温、酸有较强的抵抗力是该制剂的特点之一;而所含的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均为严格如氧兼性厌氧菌,在肠道内可通过消耗氧气,降低肠道内氧化还原电位而造成厌氧环境[3]。所以,服该药后,它们能迅速定居于肠内粘膜上,在短期内成为肠道的优势菌,从而促进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繁殖,以恢复它们对肠道粘膜的屏障和保护功能。该药还可通过其活菌所分泌的促肠活动素、细菌素、溶菌酶而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也可因它们能产生消化酶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等而促进消化功能[4]。此外,该药的另一特点是能提供美国FDA制定的正常小儿每日必须摄取的多种维生素及钙、锌等元素,可迅速地促进肠粘膜的修复,减少水、电解质的分泌。通过对本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单用“妈咪爱”散剂治疗婴幼儿腹泻即有比用抗生素治疗更好的疗效(P<0.01),表明肠道菌群失衡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选用“妈咪爱”散剂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嗣廉,郑明新主编.小儿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2

    [2] 王增贵,田丽,华西医学.1994,9(3):258~259

    [3] 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主编.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287~289

    [4] 王仲文编著.应用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46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