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3621
食道内柿石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曹建彪 李雅君 晨智敏

    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1007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480 柿石一般滞留于胃部,滞留于食道者罕见。我院收治了1例食道内柿石并误诊为食道憩室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1岁。1978年确诊为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并行改良的Heller手术治疗,即经纵隔切开食道前壁环肌直至粘膜下,同时做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消失。近十年又间断出现吞咽困难伴呕吐,每年发生1~2次。入院前半月出现进食进水后剧烈呕吐伴胸骨后疼痛。入院体检,明显消瘦,轻度贫血貌,双侧锁骨下淋巴结不大,胸骨后轻度压痛,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吞钡X线检查,食道中上段管壁松弛略扩张,下段正常蠕动波减弱可见许多无规律的紊乱的环肌收缩运动,并可见5cm左右的狭窄段,其间有一边缘光滑的囊袋状物凸向腔外,拟诊为食道憩室且不除外食道新生物。胃镜检查:食道中下段管腔扩张,中、重度糜烂性改变:并见一个5cm×3cm×3cm的长条形异物团块,表面为食物残渣,质地中等,核心部质地坚硬;用圈套器、三爪钳钳夹破碎之,术后嘱患者大量饮水冲石。3天后复查胃镜,结块消失。2周后复查钡餐,食道未见憩室改变。追询病史,患者诉此次发病前半月(即入院前1月)曾有进食不成熟柿子史,故诊断食道内柿石。

    讨论:食道内异物多因吞服金属异物或动物骨头等造成,若有术后吻合口狭窄者,亦可见植物性或动物性食团,但发生食道植物性结块的可能性较小。植物性结块多为进食柿、黑枣、山楂等后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的,故临床上见到的主要是胃内柿石。

    贲门失弛缓症指下食道括约肌(LES)松弛障碍,LES压增高,导致通过受阻或滁留性食道炎,人群发病率据报道为0.5~88/105,并非少见,临床可伴有憩室、霉菌性食道炎甚至癌形成。本例患者即往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治疗未能根本改变症状,术后间断出现失弛缓和胃、食道酸反流症。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未熟柿子被食用后在食道内积滞,并在酸作用下形成植物性结块。本例钡餐见到食道有边缘光滑的囊袋状物凸向腔外,其实是钡剂涂布于表面较光滑的柿石所造成的表象,但从常见并发症出发,容易考虑为食道憩室而造成误诊。

    从本例得出两点启示:(1)贲门失弛缓症并胃食道酸返流患者,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等时,有可能在食道内形成植物性结块,故应谨慎食用。(2)贲门失弛缓症常见并发症有憩室、霉菌性食道炎、癌等,如单纯行钡餐检查可能会有罕见并发症被误诊或漏诊,故应结合胃镜检查,以提高正常诊断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