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618
深静脉穿刺置管CVP监测在重大手术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4期
     作者:韦 雪

    单位:广西河池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547000)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4154

    重大手术一般历时较长,失血量多,给术中输血、输液及麻醉管理带来极大困难。我科自1996年9月以来,开展深静脉穿刺置管及CVP测定应用于重大手术指导术中输血、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3岁;手术时间最短2小时38分,最长9小时25分,平均4小时15分;术中出血量最少300毫升,最多5500毫升,平均出血1010毫升;输全血最少200毫升,最多4600毫升,平均输血量690毫升。
, http://www.100md.com
    1.2 穿刺方法 本组除1例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外,其余均采用中位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两种进路方法虽然不同,但穿刺置管技术基本一致,右中位颈内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用得最多的方法,定点取颈外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向下约0.5cm,一般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与胸骨头、交叉点角平分线上向下0.5cm米,平甲状软骨下缘水平,避开颈浅静脉,用长3.5cm7#针连接盛有局麻药的注射器,在皮肤定点处作皮丘,并作皮下浸润麻醉(如在麻醉后进行可免),然后针尖向同侧乳头或锁骨胸骨头内约2cm处,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在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持续负压,以能及时发现回流血以判断针尖是否已进入静脉,一经成功,认准方向、角度和进针深度后拔出试探针,用深静脉穿刺套管针按上述方法穿刺,一般进入血管稍有突破感,回抽或边退针边回抽见暗红色静脉血顺利回流即可置导引钢丝,退穿刺针,扩皮后置深静脉套管固定,并接三通道,一头连接输液瓶,一头接测压装置。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本组18例均穿刺成功,并全部进行CVP监测,在急剧出血时能保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并用CVP结合周围血压及失血量的估算指导输血、输液,顺利地完成了麻醉过程中输液管理这一重要环节。有2例在术中输血输液达10000ml以上,其中1例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在4小时内输入全4600ml,总入量12900ml,CVP监测为防止和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确保麻醉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

    3 讨 论

    3.1 深静脉穿刺置管与CVP监测对重大手术麻醉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施行重大手术一般存在病人体质差,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的问题。对于长时间的麻醉及大量失血,如何管理好输液、输血是关键,深静脉穿刺置管为病人提供了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保证在急剧出血时能快速地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而CV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压当时的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状况,因此连续测定CVP,可动态地了解血容量变化及判断心脏对补液的耐受能力,是调节输液治疗、防止过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组有2例失血量在4000ml以上,输液、输血量达1万ml以上,均依靠CVP结合其它指标指导输液、输血,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关。
, http://www.100md.com
    3.2 本组除1例因病情不允许,而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外,其余17例均选择右侧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点,其优点在于解剖标志明显,定位方法容易掌握,另外此处动脉搏动较明显,有利于避开动脉,防止刺伤动脉造成血肿,且此方法穿刺成功率亦较高。

    3.3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盲探性操作,创伤性损害又难完全避免,一旦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当,会造成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命[1]。较常见的并发症有:①气胸。一般为穿刺针刺伤胸膜甚至损伤肺尖引起,深静脉套管针针干长7cm,故中位颈内静脉穿刺一般以进针不超过5cm为度常可避免。②空气栓塞。常发生于操作过程,因动作不够迅速而至,病人取头低位穿刺,多可避免此种意外。③血肿。操作中刺伤动脉而未发现,未能及时压迫,或拔管后压迫时间不够可引起,发生率较高。穿刺时最好触及颈动脉搏动,且将动脉固定在左手中、食指下,紧贴动脉外侧穿刺,但针尖不能刺向动脉,一旦刺破动脉,就加压压迫10分钟以上,以免形成血肿而压迫气管,发生严重并发症;穿中动脉后,一般应放弃再行同侧颈内静脉穿刺,可穿另侧或行股静脉穿刺,以避免加重并发症。只要定位准确,操作熟练、规范,笔者认为深静脉穿刺置管及CVP监测是值得推广的一项监测手段,对确保重大手术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 俊,主编.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6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