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853
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4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4期
     作者:刚光霞 徐良珍 康艳丽

    单位: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471003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86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常见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消化道症状及肝、脾肿大,因此,具有以上症状的患者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现将我院1990~1997年由外院及我院门诊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2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系由外院或我院门诊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收治。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66岁。

    1.2 误诊疾病分类 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的疾病为肝、胆系统疾病,药物性肝炎,血液系统疾病,其它传染病及少见病。分别为胆结石、胆囊炎5例,肝癌3例,胰头癌3例,胆囊癌1例,药物性肝炎4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
, 百拇医药
    1.3 入院病程及确诊时间 发病后至入院,时间最长者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病后6~8个月入院,其次为肝癌、胆囊癌、胰头癌、恶组、骨髓异常增生症患者,在病后1~2个月(平均45.6天)入院。胆结石、胆囊炎、药物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均在病后1~7天(平均5.2天)入院。入院后确诊时间最长(16天)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经第2次骨穿查到到恶性组织细胞而确诊。胆结石、胆囊炎确诊时间最短,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结合B超检查,入院当日即确诊。其余患者均在5日内(平均3.6天)确诊。

    1.4 主要临床表现 均有黄疸(100%)及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100%),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乏力10例(41.5%),消瘦9例(37.5%),肝或脾大8例(33.3%),腹疼6例(2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例(12.5%)。

    1.5 实验室检查 均检查肝功能,均有血胆红素增高(100%)。血象:白细胞减少3例、升高4例,单核细胞增高2例。血生化:铜蓝蛋白增高、铜增高1例。肾功能:BUN、Cr增高1例。尿常规: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1例;骨髓检查:骨髓中查到恶性组织细胞2例,骨髓(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形态异常,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影像学(B超或CT)提示:胆结石、胆囊炎5例,肝癌3例,胰头癌3例,胆囊癌1例。肝脏病理: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1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有5例胆结石、胆囊炎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胆囊炎出现黄疸的特点是先出现腹疼,后出现黄疸,且黄疸出现急骤,可伴发热。B超对诊断胆结石、胆囊炎有重要意义,但5例中3例在基层医院未做B超检查,2例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本组有3例胰头癌、3例肝癌及1例胆囊癌误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黄疸出现较隐匿,消瘦、衰弱明显,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可以确诊。以上病例均为入院后B超或(和)CT检查提示占位病变,结合临床而确诊。

    药物中毒性肝炎有服药史,常见损害肝脏的药物有抗痨药及氯丙嗪和某些抗生素等。一些中药也可引起肝脏损害,本组有2例为中成药复方青黛丸引起中毒性肝炎,另外2例为服抗痨药引起。详细询问用药史、结合肝炎病毒标志有助于鉴别诊断。本组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还有三种少见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肝豆状核变性、妊娠急性脂肪肝。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由于单核-巨噬细胞遍布全身,除常浸润骨髓、肝、脾、淋巴结外,也可累及其它组织,往往多个器官受累,受累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被误诊为其它多种疾病,当出现黄疸、肝大、肝功能损害时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恶组的共同特点是发热、贫血、全身衰竭。骨穿、骨髓涂片查到恶组细胞可确诊。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三大主要特征是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及角膜色素环。儿童患者半数以上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数年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症状,肝脏症状呈慢性迁延反复发作,逐渐出现肝硬化,肝硬化亦可能为无症状经过。因此,当青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化或肝炎呈迁延经过,尤其是出现神经症状时,应联想到本病,若有家族史,可能性更大,要进一步检查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及角膜色素环,以求尽早诊断。本组1例在外地医院按“慢性肝炎”治疗半年无效,出现走路不稳来诊,查到角膜色素环,血清铜蓝蛋白100mg/L,血清铜7.2μmol/L,确定为肝豆状核变性。妊娠合并脂肪肝为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严重肝病,预后极差,病因不明,病理特点为肝脏严重脂肪变性。临床表现与急重肝炎相似,急性起病,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可伴上腹疼痛,数天后出现黄疸且迅速加深,可伴出血、肾功能衰竭及妊高征。本组1例死亡后肝组织病理检查: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因而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均可出现黄疸、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但它们还有其它系统损害及各自特征,血象单核细胞增多;尿蛋白的出现、肾功能下降有助于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主要特点是贫血、衰弱无力、出血感染、肝脾大、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可以白细胞减少为线索,骨穿检查骨髓象、血细胞数量、形态异常而确诊。

    本组误诊病种多达12种,误诊主要原因为对黄疸的认识不足、考虑片面所致。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黄疸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不能局限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思路开阔,重视其它症状的存在,全面考虑,明确黄疸原因,注意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收稿:1998-10-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