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861
89例儿童病毒性脑炎EEG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4期
     作者:孟庆荣 周 虹 苑 波

    单位: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 4750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74 1987~1996年以来,我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89例儿童,现将EEG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患儿中男56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6个月~13岁,其中4岁以下15例,4~8岁54例,9~13岁20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而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1.2 临床表现 均有感染史。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患儿有抽搐、嗜睡、昏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或其它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其中24例作了头颅CT扫描。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18导EEG仪记录,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进行常规描记,大部分作了睁闭眼试验和过度换气试验,分析结果已考虑年龄因素[1]

    2 结果

    2.1 EEG描记次数 对患儿病情不同阶段作了多次描记及出院后随访复查。其中描记2次者84例,3次者54例,4次以上者30例;89例共描记168次。

    2.2 EEG异常程度和异常率 89例患儿EEG均为异常,描记表现为轻度异常10例(11.23%),中度异常55例(61.80%),重度异常24例(26.97%)。

    2.3 EEG异常波形和分布部位 重度呈广泛或持续出现1~3Hz高或极高波幅多形性δ波。中度异常多数基本波幅偏慢,呈阵发性或广泛持续性出现高或极高波幅2~3Hz的δ或4~7Hz的Q波。轻度异常大多有α节律,主要多见4~7Hz中~高幅Q波,少数病例间有少量δ波。广泛异常60例(67.42%),其中有6例为一侧半球偏优,1例在广泛异常基础上间有尖波、尖慢综合波,后头部24例(26.97%),前头部5例(5.62%)。
, 百拇医药
    2.4 病情轻重与EEG改变的关系 按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普通组:有发热、头痛、呕吐、短暂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共计67例。重症组:除有普通组表现外,伴有频繁抽搐、昏迷、病理反射阳性及其它神经系统体征,计24例。详见附表。

    附表 病情与EEG改变的关系(例%) 分 组

    轻度异常

    中度异常

    重度异常

    普通组

    10(14.93)

    51(76.12)

    6(8.96)

, http://www.100md.com     重症组

    0

    6(25.0)

    18(75.00)

    两组EEG异常程度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2例入院时症状轻,首次描记EEG为轻度异常,在住院过程中症状加重,复查EEG时1例转为重度异常,另1例转为中度异常,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好转,EEG亦随之逐渐恢复正常。

    2.5 EEG转归 治疗0.5~1个月恢复正常42例,1~2个月23例,2~3个月11例。13例临床症状消失,仍有轻度异常,4个月后恢复正常。

    2.6 CT扫描 24例作了头颅CT扫描,仅3例出现异常改变。其中1例CT显示左侧额叶和顶叶低密度病变,当时EEG示重度异常,半月后复查,CT左侧额叶灶缩小,周围出现高密度影;2例CT显示第二脑室轻度扩大,轻度脑萎缩,顶颞部有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EEG示重度异常。其余21例头颅CT均正常。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脑实质和脑膜,其特点是病变广泛。本组89例儿童病毒性脑炎EEG均为异常,多广泛性或持续性、阵发性出现,与侵犯广泛受损的特点相一致。

    本文资料显示EEG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大致平行。EEG改变随病情加重而加重,病情好转而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多数在0.5~1个月恢复,但EEG恢复往往晚于临床表现,这与文献报道相同[1]。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消失EEG转为轻度异常后仍持续较长时间,说明追踪观察EEG很有必要。

    本组对24例患儿EEG均有异常而CT扫描仅3例(占12.5%,均为重症病例)有低密度改变区,其余正常。可见对病毒性脑炎CT扫描的阳性率很低。这可能是由于炎症早期脑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神经细胞已发生了功能紊乱,因而CT扫描不能发现异常,EEG却发生了变化。经对比分析,此3例CT扫描改变与EEG异常是一致。
, 百拇医药
    总之本资料显示EEG对病毒性脑炎虽无特性,但异常率较高,有人报道脑炎EEG异常率近100.0%[2],能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且便于重复检查和追踪观察,对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远桂.临床脑电图学.西安: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4~106,245~246

    2 张书香译.著福山幸夫编(日).小儿实用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10

    [收稿:1998-04-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