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丁朵玲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学校 3120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67 妊娠期出现黄疸或肝功能损害,统称为妊娠期肝病,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因此,为减少妊娠期肝病的误诊率,现将与妊娠期有关的肝病鉴别诊断列举如下。
1 妊娠期肝病的类别
妊娠期肝病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与肝病间是因果关系,即肝病由妊娠引起,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即妊娠并发肝病并发症。如严重的妊娠剧吐所致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高征、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另一种是妊娠与肝病间没有因果关系,即妊娠合并肝病(合并症)。如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与胆囊炎、药物性肝病、溶血性黄疸等。
, http://www.100md.com
2 妊娠并发肝病的鉴别诊断
2.1 妊娠剧吐所致肝损害 常发生于妊娠6周以上,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表现为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脱水、尿少,可出现轻度黄疸、轻度肝大。严重时黄疸加深,甚至谵妄、昏睡。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增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尿酮体阳性。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可协助鉴别。处理: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黄疸加深、肝功能恶化者,及时终止妊娠。
2.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 国内报道ICP的发生率约为2.30%~4.74%,在妊娠期黄疸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易误诊为淤胆型病毒性肝炎。IC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造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阴道分娩时易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母体分娩时出血。但未见孕妇死亡报道。临床表现:先有搔痒,1~2周后出现黄疸,有的仅有搔痒而无黄疸。一般不发热,可有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肝脏大。产后1~2周内症状迅速改善。具有复发性及遗传倾向。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均升高。血清胆汁酸显著升高且常出现在转氨酶升高前,可作为早期诊断ICP最敏感的指标。处理: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维生素、肌苷等);减轻胆汁淤积,缓解皮肤搔痒(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消胆胺等);防止出血(维生素K);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 百拇医药
2.3 妊高征所致肝损害 妊高征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肝内小动脉的痉挛,导致肝脏血流不畅、血供不足,肝细胞缺血、缺氧、变性、坏死。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出现黄疸。但妊高征以肾脏功能受损显著,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和肾功能损害常出现在肝损害之前,且肝炎一般无高血压、眼底动脉痉挛等现象。结束妊娠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但应注意肝炎与妊高征合并存在的情况。处理: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等措施,适时终止妊娠。
2.4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 好发于妊娠后期,初产妇多见,母婴病死率高达85.00%左右。临床表现:起病急,病初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此时易与妊高征相混淆。继而黄疸进行性加深,短期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DIC,酷似重症肝炎。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贫血,末梢血涂片可见异形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氨、血尿素等均升高,尿胆红素阴性,持续低血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B超或CT扫描发现脂肪肝征象,心、脑、胰等也有脂肪变性。肝组织活检可确诊。处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病死率。
, http://www.100md.com
2.5 HELLP综合征 系妊高征基础上并发的一组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的综合征。在重度妊高征中发生率为4.00%~12.00%,孕产妇病死率达24.00%。好发于高龄孕妇、妊32周左右、以及延误诊断的先兆子痫或过期分娩者。实验室检查:贫血,网织红细胞大于0.005~0.015,周围血涂片出现异形红细胞,棘形、多刺形、三角形等。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1.0×109/L)。处理:积极治疗妊高征,控制出血,减少血小板聚集,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终止妊娠。
2.6 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PHUS) 此症少见,但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指发生在产后(个别可发生在孕末期临产前),以急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大特征为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全身黄疸、尿少、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镜下血尿、甚至无尿。随之血压升高、水肿、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下,可降至60g/L,末梢血涂片可见异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大于0.015。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可至100×109/L以下。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Comb's试验阴性。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尿液检查异常。处理:纠正贫血,抗凝,使用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肾功能衰竭等。
, 百拇医药
3 妊娠期合并肝病的鉴别诊断
3.1 病毒性肝炎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庚6种肝炎病毒。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早孕反应。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戊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妊高征及重症肝炎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感染等。分娩时母体易出血。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尿色加深,皮肤可有搔痒,皮肤巩膜黄染。肝脏大,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升高,尿双胆阳性,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可明确诊断。发生重症肝炎时,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0μmol/L,肝浊音界缩小,转氨酶先升高后下降,呈胆酶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可发生DIC,呈出血倾向。同时可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表现。此时应与妊娠急性脂肪肝鉴别。处理:积极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坏死,一旦发展为重症肝炎,尽快结束妊娠。
3.2 肝硬化或慢性肝炎 妊娠前存在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如肝功能代偿,病情相对稳定;但一旦妊娠,可使肝脏病情恶化,出现黄疸、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甚至肝昏迷。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均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处理:保肝、对症、支持等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 http://www.100md.com
3.3 胆石症与胆囊炎 妊娠期内分泌的变化,使胆囊收缩能力降低,胆汁淤积,于是无症状的胆石症可能发病。胆绞痛发作时,一般容易诊断。但胆石症未发生嵌顿时,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及乏力、黄疸。此时易诊为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转氨酶轻度升高。B超检查95.00%见胆石,可明确诊断。处理:孕期内科保守治疗。
3.4 药物性肝病 孕妇因服药发生肝病较非妊娠期多见,可能与雌激素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有关。引起肝病的药物有: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钠、四环素、红霉素、安定、退热止痛药、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为:服用肝损药物史,多在用药后1~4周出现肝功能损害。起病多缓慢,主要表现为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常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皮肤搔痒、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现象。药物过敏试验阳性。无肝炎接触史及典型肝炎症状,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停用药物后很快恢复正常。使用同一药物可出类似症状。处理:立即停用致肝病的药物,酌情使用保肝、利胆等药物。
3.5 其它肝病 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豆状核变性、SLE、各种感染所致肝损害(如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以及其它肝外阻塞性黄疸等均应注意鉴别。
[收稿:1998-04-11], http://www.100md.com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学校 3120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67 妊娠期出现黄疸或肝功能损害,统称为妊娠期肝病,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因此,为减少妊娠期肝病的误诊率,现将与妊娠期有关的肝病鉴别诊断列举如下。
1 妊娠期肝病的类别
妊娠期肝病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与肝病间是因果关系,即肝病由妊娠引起,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即妊娠并发肝病并发症。如严重的妊娠剧吐所致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高征、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另一种是妊娠与肝病间没有因果关系,即妊娠合并肝病(合并症)。如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与胆囊炎、药物性肝病、溶血性黄疸等。
, http://www.100md.com
2 妊娠并发肝病的鉴别诊断
2.1 妊娠剧吐所致肝损害 常发生于妊娠6周以上,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表现为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脱水、尿少,可出现轻度黄疸、轻度肝大。严重时黄疸加深,甚至谵妄、昏睡。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增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尿酮体阳性。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可协助鉴别。处理: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黄疸加深、肝功能恶化者,及时终止妊娠。
2.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 国内报道ICP的发生率约为2.30%~4.74%,在妊娠期黄疸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易误诊为淤胆型病毒性肝炎。IC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造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阴道分娩时易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母体分娩时出血。但未见孕妇死亡报道。临床表现:先有搔痒,1~2周后出现黄疸,有的仅有搔痒而无黄疸。一般不发热,可有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肝脏大。产后1~2周内症状迅速改善。具有复发性及遗传倾向。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均升高。血清胆汁酸显著升高且常出现在转氨酶升高前,可作为早期诊断ICP最敏感的指标。处理: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维生素、肌苷等);减轻胆汁淤积,缓解皮肤搔痒(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消胆胺等);防止出血(维生素K);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 百拇医药
2.3 妊高征所致肝损害 妊高征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肝内小动脉的痉挛,导致肝脏血流不畅、血供不足,肝细胞缺血、缺氧、变性、坏死。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出现黄疸。但妊高征以肾脏功能受损显著,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和肾功能损害常出现在肝损害之前,且肝炎一般无高血压、眼底动脉痉挛等现象。结束妊娠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但应注意肝炎与妊高征合并存在的情况。处理: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等措施,适时终止妊娠。
2.4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 好发于妊娠后期,初产妇多见,母婴病死率高达85.00%左右。临床表现:起病急,病初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此时易与妊高征相混淆。继而黄疸进行性加深,短期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DIC,酷似重症肝炎。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贫血,末梢血涂片可见异形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氨、血尿素等均升高,尿胆红素阴性,持续低血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B超或CT扫描发现脂肪肝征象,心、脑、胰等也有脂肪变性。肝组织活检可确诊。处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病死率。
, http://www.100md.com
2.5 HELLP综合征 系妊高征基础上并发的一组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的综合征。在重度妊高征中发生率为4.00%~12.00%,孕产妇病死率达24.00%。好发于高龄孕妇、妊32周左右、以及延误诊断的先兆子痫或过期分娩者。实验室检查:贫血,网织红细胞大于0.005~0.015,周围血涂片出现异形红细胞,棘形、多刺形、三角形等。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1.0×109/L)。处理:积极治疗妊高征,控制出血,减少血小板聚集,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终止妊娠。
2.6 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PHUS) 此症少见,但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指发生在产后(个别可发生在孕末期临产前),以急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大特征为主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全身黄疸、尿少、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镜下血尿、甚至无尿。随之血压升高、水肿、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下,可降至60g/L,末梢血涂片可见异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大于0.015。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可至100×109/L以下。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Comb's试验阴性。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尿液检查异常。处理:纠正贫血,抗凝,使用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肾功能衰竭等。
, 百拇医药
3 妊娠期合并肝病的鉴别诊断
3.1 病毒性肝炎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庚6种肝炎病毒。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早孕反应。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戊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妊高征及重症肝炎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感染等。分娩时母体易出血。临床表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尿色加深,皮肤可有搔痒,皮肤巩膜黄染。肝脏大,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升高,尿双胆阳性,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可明确诊断。发生重症肝炎时,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0μmol/L,肝浊音界缩小,转氨酶先升高后下降,呈胆酶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可发生DIC,呈出血倾向。同时可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表现。此时应与妊娠急性脂肪肝鉴别。处理:积极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坏死,一旦发展为重症肝炎,尽快结束妊娠。
3.2 肝硬化或慢性肝炎 妊娠前存在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如肝功能代偿,病情相对稳定;但一旦妊娠,可使肝脏病情恶化,出现黄疸、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甚至肝昏迷。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均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处理:保肝、对症、支持等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 http://www.100md.com
3.3 胆石症与胆囊炎 妊娠期内分泌的变化,使胆囊收缩能力降低,胆汁淤积,于是无症状的胆石症可能发病。胆绞痛发作时,一般容易诊断。但胆石症未发生嵌顿时,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及乏力、黄疸。此时易诊为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转氨酶轻度升高。B超检查95.00%见胆石,可明确诊断。处理:孕期内科保守治疗。
3.4 药物性肝病 孕妇因服药发生肝病较非妊娠期多见,可能与雌激素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有关。引起肝病的药物有:氯丙嗪、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钠、四环素、红霉素、安定、退热止痛药、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为:服用肝损药物史,多在用药后1~4周出现肝功能损害。起病多缓慢,主要表现为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常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皮肤搔痒、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现象。药物过敏试验阳性。无肝炎接触史及典型肝炎症状,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停用药物后很快恢复正常。使用同一药物可出类似症状。处理:立即停用致肝病的药物,酌情使用保肝、利胆等药物。
3.5 其它肝病 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豆状核变性、SLE、各种感染所致肝损害(如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以及其它肝外阻塞性黄疸等均应注意鉴别。
[收稿:1998-04-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