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6873
环形缝扎法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4期
     作者:江一心 张国标 周晓淳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医院 363700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461 自1991年以来,我们在传统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对前列腺窝的止血缝合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经55例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前列腺增生合并下尿路梗阻的病例55例,年龄51~81岁,病程3~5年;术前有急性尿路梗阻须行膀胱造瘘8例,有心血管合并症12例;Ⅰ度增生7例,Ⅱ度增生35例,Ⅲ度增生13例,其中,中叶增生18例,合并结石5例,合并膀胱憩室3例;摘除前列腺重量25~96g,术中发现创缘多部位小动脉喷血51例,出血部位多数位于前列腺近膀胱底部的1/3~1/2。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按传统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腺窝内热盐水纱布压迫10min,在直视下剪除后唇增高组织,3-0肠线穿大圆针距创缘0.3cm~0.5cm进针达前列腺窝上1/3~1/2,一般深度在1.5cm左右,行“8”字缝扎创缘1周,不作缩小膀胱颈缝合。所有病例均在环形缝扎后无活动出血,缝合止血后常规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引流尿液用,气囊不压迫腺窝,47例未放置膀胱造瘘管,8例术前行膀胱造瘘者继续放置膀胱造瘘管,于术后第7天拔除膀胱造瘘管,12天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

    1.3 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平均出血量约150ml,手术时间45分钟,术中平均输液量1 650ml,术中血压相对稳定,血红蛋白无明显降低,无1例输血,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均在10h以内,按时拔除膀胱造瘘管及气囊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较术前明显增粗,射程远,无尿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拔管后出现轻度尿失禁5例,均在2~7天完全恢复正常排尿,平均4天,随访1~5年无尿道梗阻症状。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为减少出血,仅创缘缝合法,许多学者对传统术式进行了不少的改进,然而,各种缝合法均未尽人意,膀胱内4~5点和7~8点缝扎,也只结扎了经过该区的血管分支[1],出血较多。许传文等[2]报道此法并发症高达35.2%,围绕导尿管荷包缝合,其并发症也在29.9%。周荣祥等经30例尸体解剖表明:支配前列腺的动脉绝大多数经膀胱前列腺间沟环形分布注入前列腺底部,少部分注入尖部和体部,前列腺的血供有多条动脉提供,这些动脉分枝大多于膀胱前列腺间沟穿入前列腺实质,或下行于前列腺包膜之中,在膀胱前列腺间沟的各钟点处均有动脉出现[1]。本组病例在术中也发现前列腺窝创缘多钟点外出血,因此行环形的深“8”字缝扎法有效地控制了这些分枝的出血,从根本上达到术中止血目的,有效地防止术后不稳定膀胱引起的继发性出血。因止血效果满意,耻骨上膀胱造瘘可以不作为常规,仅使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和引流尿液即可。由于采用环形缝扎而不缩窄膀胱颈,从而避免术后膀胱颈挛缩狭窄,深“8”字缝合还可以将膀胱粘膜拖向膀胱颈部,缩短粘膜爬行时间,加快创面愈合。我们认为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运用深“8”字缝扎法是减少术后出血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荣祥,高文彬,侯成玉,等.环扎血管前列腺摘除术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9):548

    2 许传文,李志进,阎 铮,等.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不同止血方法效果比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2):103

    [收稿:1998-12-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