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8128
微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颌面骨折和骨缺损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楸东

    单位: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株洲 412000)

    关键词:颌骨折;颌肿瘤;骨折固定术,内

    湖南医学/990437 颌面部的骨折、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必须考虑到面部的外形及功能等诸方面的因素,传统的颌间捆扎及钢丝内固定术难以保证准确复位。且对术后日常生活带来极不方便,作者采用纯钛小夹板内固定术对38例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29例颌面骨折,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8~65岁,其中18~45岁23例(79.3%);截骨后植骨者9例,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8.7(15~56)岁。

    1.2 骨折部位 上颌骨4例,颧弓4例,下颌骨体部11例,髁状突4例,下颌角4例,正中联合部2例,植骨者右下颌角致 2例,一侧升枝至 4例,下颌骨体部2例,下颌骨正中联合1例。
, 百拇医药
    1.3 骨折原因 主要是车祸,其次作业,斗殴,跌伤。植骨者仅1例为外伤,余为肿瘤所致。

    1.4 材料及其特性 采用西安中帮商资公司的微、小型钛板(miniplere)厚0.6~1.0 mm,钉1.5~2.0 mm及配套固定器械。此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无毒,耐腐蚀,不生锈,低传导,有良好的抗磁性,坚固而易于塑形。

    1.5 方法 术前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X片检查确定好手术指征,选择好所需钛板的形态及数量。按骨折所在的部位切开皮肤和粘膜,分离各层组织暴露骨折端,清除嵌入断端的软组织、血块、异物及不能保留的碎骨片,将骨折断端按解剖位置对合,钛板塑形粘合,先将一端电钻导孔放入钛钉拧紧后,确认对位准确无误,再用同样方法固定另一端,使断端紧密对合,固定牢固(见封三图1)。咬牙合关系及面形完全恢复正常之后创口用3%双氧水,抗生素盐水冲洗,放入引流条分层缝合。而粉碎性骨折和植骨者双侧后牙或有牙区进行小环捆扎制动2周。抗生素注射1周。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病例追踪观察6~24个月,失踪4例,34例均经X片复查显示骨断端愈合良好(见图2,3)。1例张口轻度受限,2例下唇麻木但5个月后恢复,1例咬牙合关系不满意经再次手术后恢复。

    图1 微小型钛板固定术后+植骨 图2 术后1周复查 图3 术后1月复查

    3 讨论

    微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骨间内固定系统中应用较广,深入多学科,它利用偏心动力的加压系统及拉力螺钉等使骨间的固定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①因牵引力与下颌诸肌群合力使骨断段下端向外旋转,下颌下缘分离,或上颌骨折段下移现象。能达到解剖复位,减少和消除骨的应力遮挡,避免颌间结扎。钛板强度高有韧性,对组织无刺激,且亲和力好,只要根据颌骨形态及治疗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钛板并在生理弯曲部位将钛板塑成相应形态准确就位后固定即可,同时螺纹钉与骨组织接触面大,其纹可嵌入骨组织内增加了摩擦力,改变了断端的力学环境。其稳定的固位力使得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②由于对合紧密无间隙,骨与骨的直接接触,加快了骨折的愈合过程。,手术在颌骨外侧故不必分离舌侧及其他内侧骨膜及周围组织,因而损伤轻,有利于颌骨血供重建。术后颌骨可早期运动有利于面部的血液循环及血管的新生,克服了传统复位后4~8周方可运动,易致机体营养不良,局部血供差,肌肉萎缩,易感染及骨愈合不良。③本法操作较为简单,时间短,见效快,所需设备不多,在基层医院均可开展,但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程序如穿孔时电钻的速度要慢,约300 r/min,边钻孔边喷水降温,避免造成骨组织烧伤,螺钉脱落,钻孔时手钻机必须稳固朝一方钻入,不能左右摇摆,以免孔大钉小固位差致手术失败,本组中有1因此而再次手术。还须注意: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充分了解面骨的解剖特点。作者认为,髁状突内固定后有时可出现内、外旋转或并发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损伤儿童的下颌骨生长发育中心,因而对于髁状突骨折尽量不用钛板固定,以传统方法复位为佳。安放钛板的部位要尽量避开重要脏器免遭损伤如下颌骨管,眶下孔、上颌窦、根尖等。上颌骨形态不规则,骨皮质薄,宜采用微型钛板,下颌骨咀嚼力作用于牙槽嵴上的张应力对骨折影响大应选择小型钛较可靠。②复杂的骨折及植骨者,内固定后咬牙合关系有时难以达到正中牙合,尤其植骨者往往因肌肉牵拉使颌骨向腱侧向后方错位因此仍需借助颌间捆扎2~3周来恢复正中咬牙合关系,调整肌肉力量的相对平衡。

    19981102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