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8620
肺癌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http://www.100md.com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石玉生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广州,510515

    关键词:肺癌;适形放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990439 中图分类号:R730.5

    自我院放疗科1998年7月引进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系统(简称光子刀)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84例,全部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77例,对该77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局部控制率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例;女,24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3岁。其中原发肺癌72例,经影像学及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69例,单纯影像学诊断3例。肺内单发转移癌5例,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经影像学诊断。肺内病灶直径2.0~6.0cm,平均为4.8cm。

    2 治疗方法与疗效

    针对肺内病灶实行多野等中心适形照射,采用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适形放疗计划。肺转移癌、病灶小于3 cm的周围型肺癌及年龄大于70岁一般状况差且纵膈无淋巴结转移者不做纵膈预防性照射,其余均行纵膈治疗性或预防性照射。病灶靶区的确定:根据定位CT所见肿瘤大小,充分考虑肿瘤周边的亚临床病灶,肿瘤的呼吸动度以及重复治疗摆位误差,划定计划靶区,适形比(实际肿瘤体积GTV与计划靶区体积PTV之比)为0.36~.57。PTV与照射区的体积之比近似为1。剂量分割方法:小细胞肺癌、低分化腺癌或鳞癌以及转移癌的照射剂量DT:42Gy/6F/12d。鳞癌或腺癌照射剂量DT: 48Gy/6F/12 d。

    77例患者肺内肿瘤病灶经过大分次加速适形照射,治疗一个月肿瘤完全退缩率为83.1%,半年内局部控制率90.9%,复发率为9.1%,有效率为100%,治疗中少数患者表现出头晕乏力食欲下降,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肺叶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肿瘤复发。较传统放射治疗方法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3 讨论

    适形放疗的雏形为传统的原体照射,其方法是按照肿瘤的形状来设计照射野,其目的是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随着放射物理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为如今较成熟的立体定向适形照射技术,实现了针对肿瘤靶区给予高剂量的照射,而对其周围的正常组织给以很好的保护,间接地提高了放射治疗比(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与肿瘤致死剂量之比)。其剂量分割方式也不同于常规,加速大分割照射既给予肿瘤足够的剂量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了常规照射中因疗程时间长而出现的肿瘤细胞再增殖,提高局部控制率,其副作用小,疗效肯定。

    作者简介:石玉生,男,1969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治疗专业,医师,助教,电话85142136

    (收稿日期:1998-1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