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年临床分离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本洪 徐向辉 杨天芸 刘瑛 潘仙花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 200092
关键词:细菌;药敏试验;耐药性;敏感性
临床内科杂志/990420 【摘要】 目的 监测近年临床分离菌分布特点、变异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 177株细菌,采用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的药敏检测板(MIC法),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超过90%。但万古霉素对其仍保持高度抗菌作用。氨苄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达93%,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对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86%,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和替卡西林棒酸盐对其有较强抗菌作用。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出现全部的抗菌药物耐药菌株(MDR)。结论 大城市教学医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控制MDR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并防止MDR致病菌交叉感染。
, 百拇医药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抗感染化疗更为复杂和困难〔1〕。为掌握临床重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我们对1996年和1997年两年期间临床分离的细菌及其药敏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变异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试验菌株均来源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细菌室,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从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 177株。
二、美国BECTON—DICKINON公司的药敏检测板(MIC法):GBN规格,药敏质控菌株:产气肠杆菌ATCC 35 029、大肠杆菌ATCC 29 5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35 032。GPC规格、药敏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 213、粪肠球菌ATCC 29 212、类粪肠球菌ATCC 49 032。
, 百拇医药
三、药敏试验:挑单个菌落于2 ml无菌生理盐水,使其浓度达0.5麦氏管,即调浓度约为1.5~3.0×108 CFU/ml,然后挑一环菌液,每环10 ul于肉汤10 ml中,在每微量孔中加100 ul、置35℃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判读MIC。应用Sceptor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四、敏感性判定: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3年12月版判定的标准〔2〕。
结果
一、病原菌种类:1 177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36株(28.46%),革兰氏阴性杆菌841株(71.54%)。上述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多见(28.65%),其次为金葡菌(22.18%)、鲍曼不动杆菌(16.41%)、肺炎克雷白菌(9.43%)、阴沟肠杆菌(5.01%)、洛菲不动杆菌(2.38%)、产气肠杆菌(2.12%)、嗜麦芽黄单胞菌(1.70%)、肺炎链球菌(1.28%)、蜂房哈夫尼亚菌(1.19%)、表葡菌(1.19%)、类粪肠球菌(1.10%)、依柯苔爱德华菌(1.02%)。值得注意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黄单胞菌、蜂房哈夫尼亚菌、粪肠球菌和类粪肠球菌在1997年分离的细菌中绝对菌株数和所占比例,与1996年相比较有增加趋势,这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院内感染有关。
, 百拇医药
二、主要细菌的药敏:金葡菌和表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所有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超过90%,提示我院MRSA和MRSE发生率已在90%。金葡菌、表葡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S 100%),尚未出现耐药菌株。金葡菌对利福平敏感率达76%。肺炎链球菌仍对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保持敏感性,尚未出现明显耐药性。
大肠杆菌耐药株较多,甚至出现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多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阴沟杆菌对氨曲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盐、氨苄西林耐药率达90%以上。产气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盐、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氨基糖甙类耐药率达80%以上。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高达75%以上。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哌拉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达50%~80%,哌拉西林耐药率正在迅速上升,已达86%。二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
, 百拇医药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0%~100%,尤其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二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本组资料中30.88%的患者为混合感染,混合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其次为肺炎克雷白菌、洛菲不动杆菌等。
嗜麦芽黄单胞菌仅对SMZ—TMP敏感,其耐药率甚高,抗菌治疗应尽量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
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虽然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正在上升,但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联合应用,临床疗效仍较显著。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良好抗菌作用。
讨论
本组资料MRSA和MRSE发生率高达90%,其耐药谱越来越广,对常用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具有强大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所造成的选择性压力,使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耐药性也不断增加〔3〕。临床分离的MRSA包括寄殖和感染株,国外多数报道MRSA寄殖多于感染〔4〕。MRSA寄殖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且感染期长,不易消除。
, http://www.100md.com
抗菌药物应用对肠道菌群会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抗菌药物可将肠道正常菌群的敏感株杀灭,因此耐药菌株乘机形成优势菌群,并很可能由此产生耐药感染。如果肠道中原先无耐药菌株,由于正常菌群的敏感株的杀灭,肠道对耐药菌株抗定殖能力减弱,从外界摄入的耐药菌株则易于定殖于肠道,即易于从无耐药菌株状态转变为携带耐药菌株状态,并可大量繁殖。因而,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耐药菌株的选择过程〔5〕。过去20年,特别在大的教学医院中,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株正在持续上升。目前,许多菌株仅对较新的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6〕。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比革兰阳性球菌严重,可能由于革兰阴性杆菌介导广谱、超广谱酶的质粒易于传播,使敏感菌变为耐药菌,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与耐药菌扩散的结果〔7〕。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磺胺具有内在固有的耐药性,对其他抗生素具有获得性耐药性〔6〕。
, http://www.100md.com
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机制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易并发混合感染。在免疫抑制者该菌毒力相对增强,而且在混合感染中有增强其他菌毒力的作用〔8〕。
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病原菌,常被称为多种药物耐药性(MDR)致病菌,MDR致病菌正在逐渐增加〔6〕。本资料显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出现“全部的”耐药菌株。抗菌药物应用的增加,伴随发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应用的减少,也常伴随耐药率下降。然而,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不是必然发生,也不存在线性相关〔6〕。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则是耐药率高的金葡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9〕。本组资料报道了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提示院内感染与此有关。
大城市教学医院应用各种抗菌药物较多,大多数新药又被首先应用。故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也较多,细菌耐药性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控制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应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常进行药敏试验,监测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的限制某些抗菌药物的应用,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掌握用药适应症、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防止滥用抗菌药物。(2)医院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cGowan JE.Abrupt Change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J Hosp INF,1991,18(Suppl.A)∶202.
2.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Approved document M2-M5.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ol disc susceptibility test ,5th ed.Pennsylvania:NCCLAS,1993.
3.Cormican MG,Jones RN.Emerging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Gram-positive bacteria.Drugs,1956,51∶6.
, http://www.100md.com
4.Makihtosh CA,Marples RR,Kerr GE,et al.Surveillace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n England and Wales 1986~1990.J Hosp Infect,1992,18∶279.
5.张小林,汪复.抗菌药物对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抗感染化疗杂志.1996,2(1)∶16.
6.Grady Francis O,Lambert ,Harold P,Finch Roger G,Antibiotic and Chemotherapy(Seventh edition).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 Inc,1997;37.
7.申正义,孙自镛,王洪波.武汉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抗感染化疗杂志,1997,3(1)∶17.
8.陈志泉,罗文侗,修清玉.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抗感染化疗杂志.1996,2(2)∶52.
9.何礼贤,主编.肺部感染性疾病.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49.
收稿:1998-06-30 修回:1999-03-25, 百拇医药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 200092
关键词:细菌;药敏试验;耐药性;敏感性
临床内科杂志/990420 【摘要】 目的 监测近年临床分离菌分布特点、变异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 177株细菌,采用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的药敏检测板(MIC法),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超过90%。但万古霉素对其仍保持高度抗菌作用。氨苄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达93%,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对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86%,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和替卡西林棒酸盐对其有较强抗菌作用。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出现全部的抗菌药物耐药菌株(MDR)。结论 大城市教学医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控制MDR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必须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并防止MDR致病菌交叉感染。
, 百拇医药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抗感染化疗更为复杂和困难〔1〕。为掌握临床重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我们对1996年和1997年两年期间临床分离的细菌及其药敏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变异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试验菌株均来源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细菌室,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从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 177株。
二、美国BECTON—DICKINON公司的药敏检测板(MIC法):GBN规格,药敏质控菌株:产气肠杆菌ATCC 35 029、大肠杆菌ATCC 29 5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35 032。GPC规格、药敏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 213、粪肠球菌ATCC 29 212、类粪肠球菌ATCC 49 032。
, 百拇医药
三、药敏试验:挑单个菌落于2 ml无菌生理盐水,使其浓度达0.5麦氏管,即调浓度约为1.5~3.0×108 CFU/ml,然后挑一环菌液,每环10 ul于肉汤10 ml中,在每微量孔中加100 ul、置35℃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判读MIC。应用Sceptor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四、敏感性判定: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3年12月版判定的标准〔2〕。
结果
一、病原菌种类:1 177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36株(28.46%),革兰氏阴性杆菌841株(71.54%)。上述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多见(28.65%),其次为金葡菌(22.18%)、鲍曼不动杆菌(16.41%)、肺炎克雷白菌(9.43%)、阴沟肠杆菌(5.01%)、洛菲不动杆菌(2.38%)、产气肠杆菌(2.12%)、嗜麦芽黄单胞菌(1.70%)、肺炎链球菌(1.28%)、蜂房哈夫尼亚菌(1.19%)、表葡菌(1.19%)、类粪肠球菌(1.10%)、依柯苔爱德华菌(1.02%)。值得注意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黄单胞菌、蜂房哈夫尼亚菌、粪肠球菌和类粪肠球菌在1997年分离的细菌中绝对菌株数和所占比例,与1996年相比较有增加趋势,这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院内感染有关。
, 百拇医药
二、主要细菌的药敏:金葡菌和表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所有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超过90%,提示我院MRSA和MRSE发生率已在90%。金葡菌、表葡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S 100%),尚未出现耐药菌株。金葡菌对利福平敏感率达76%。肺炎链球菌仍对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保持敏感性,尚未出现明显耐药性。
大肠杆菌耐药株较多,甚至出现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多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阴沟杆菌对氨曲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盐、氨苄西林耐药率达90%以上。产气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盐、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氨基糖甙类耐药率达80%以上。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氨苄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高达75%以上。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哌拉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达50%~80%,哌拉西林耐药率正在迅速上升,已达86%。二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
, 百拇医药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0%~100%,尤其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二株出现对“全部的”药物耐药。本组资料中30.88%的患者为混合感染,混合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其次为肺炎克雷白菌、洛菲不动杆菌等。
嗜麦芽黄单胞菌仅对SMZ—TMP敏感,其耐药率甚高,抗菌治疗应尽量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
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虽然头孢他啶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正在上升,但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联合应用,临床疗效仍较显著。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良好抗菌作用。
讨论
本组资料MRSA和MRSE发生率高达90%,其耐药谱越来越广,对常用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具有强大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所造成的选择性压力,使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耐药性也不断增加〔3〕。临床分离的MRSA包括寄殖和感染株,国外多数报道MRSA寄殖多于感染〔4〕。MRSA寄殖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且感染期长,不易消除。
, http://www.100md.com
抗菌药物应用对肠道菌群会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抗菌药物可将肠道正常菌群的敏感株杀灭,因此耐药菌株乘机形成优势菌群,并很可能由此产生耐药感染。如果肠道中原先无耐药菌株,由于正常菌群的敏感株的杀灭,肠道对耐药菌株抗定殖能力减弱,从外界摄入的耐药菌株则易于定殖于肠道,即易于从无耐药菌株状态转变为携带耐药菌株状态,并可大量繁殖。因而,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耐药菌株的选择过程〔5〕。过去20年,特别在大的教学医院中,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株正在持续上升。目前,许多菌株仅对较新的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6〕。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比革兰阳性球菌严重,可能由于革兰阴性杆菌介导广谱、超广谱酶的质粒易于传播,使敏感菌变为耐药菌,造成院内交叉感染与耐药菌扩散的结果〔7〕。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磺胺具有内在固有的耐药性,对其他抗生素具有获得性耐药性〔6〕。
, http://www.100md.com
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机制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易并发混合感染。在免疫抑制者该菌毒力相对增强,而且在混合感染中有增强其他菌毒力的作用〔8〕。
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病原菌,常被称为多种药物耐药性(MDR)致病菌,MDR致病菌正在逐渐增加〔6〕。本资料显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出现“全部的”耐药菌株。抗菌药物应用的增加,伴随发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应用的减少,也常伴随耐药率下降。然而,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不是必然发生,也不存在线性相关〔6〕。医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则是耐药率高的金葡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9〕。本组资料报道了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提示院内感染与此有关。
大城市教学医院应用各种抗菌药物较多,大多数新药又被首先应用。故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也较多,细菌耐药性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控制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应采取下列防治措施:(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常进行药敏试验,监测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的限制某些抗菌药物的应用,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掌握用药适应症、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防止滥用抗菌药物。(2)医院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cGowan JE.Abrupt Change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J Hosp INF,1991,18(Suppl.A)∶202.
2.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Approved document M2-M5.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ol disc susceptibility test ,5th ed.Pennsylvania:NCCLAS,1993.
3.Cormican MG,Jones RN.Emerging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Gram-positive bacteria.Drugs,1956,51∶6.
, http://www.100md.com
4.Makihtosh CA,Marples RR,Kerr GE,et al.Surveillace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n England and Wales 1986~1990.J Hosp Infect,1992,18∶279.
5.张小林,汪复.抗菌药物对肠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抗感染化疗杂志.1996,2(1)∶16.
6.Grady Francis O,Lambert ,Harold P,Finch Roger G,Antibiotic and Chemotherapy(Seventh edition).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 Inc,1997;37.
7.申正义,孙自镛,王洪波.武汉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监测.抗感染化疗杂志,1997,3(1)∶17.
8.陈志泉,罗文侗,修清玉.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抗感染化疗杂志.1996,2(2)∶52.
9.何礼贤,主编.肺部感染性疾病.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49.
收稿:1998-06-30 修回:1999-03-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