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误诊误治》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3760
药物热浅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4期
     作者:段明辉 王子时

    单位:北京市北京协和医院[100730]

    关键词:药物热/诊断;药物热/化学诱导;尼莫地平/副作用;舒林酸/副作用;抗生素类,复合/副作用;误诊

    临床误诊误治990465 Key words Drug fever/diagnosis Drug fever/chemically induced Nimodipine/avdverse effects Sulindac/avdverse effects Antibiotics,combined/avdverse effects Diagnostic errors

    药物热占药物副反应的3%~5%[1],常因误诊而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兹就本院近年所遇的一组病例浅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14~71岁,其中18~37岁17例。住院时间为7~100天,平均29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6例,1例对虾、蟹等过敏。热型以弛张热为主,鉴于多数病人曾予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故影响热型观察。除服尼莫地平的1例体温为37.7℃外,余为38.5℃~41.0℃。18例停药后体温1~3天降至正常,4例5天、1例(71岁)7天体温降至正常。本组2例经短期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4例伴寒战,5例相对缓脉(发热时心率<100/min),9例皮疹,5例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0.0×109/L),最高18.5×109/L,嗜酸细胞增多2例。16例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15例增快。由于病人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故引起发热的药物不只一种。停药后再行激发试验筛查相关药物,本组除1例由尼莫地平、1例由舒林酸、1例服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引起发热外,余系抗微生物药物所致,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抗结核类多见(附表)。
, 百拇医药
    表1 引起药物热的药物种类 青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抗结核药

    喹诺酮类

    抗风湿药

    心血管药

    抗甲状腺药

    青霉素

    链霉素

    头孢噻肟钠

    阿齐霉素
, 百拇医药
    异烟肼

    诺氟沙星

    舒林酸

    尼莫地平

    他巴唑

    氨苄西林

    庆大霉素

    头孢哌酮钠

    白霉素

    利福平

    丙基硫氧嘧啶

    阿莫西林

    阿米卡星
, 百拇医药
    头孢唑啉

    罗红霉素

    吡嗪酰胺

    哌拉西林钠

    头孢克洛

    乙胺丁醇

    2 讨论

    2.1 药物热类型 药物热系与用药有关的体温升高,停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且能除外其它原因者。本组病例均以此为诊断标准。药物热当前一般分为以下五个类型:①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最为常见,可伴皮疹、血清病、嗜酸细胞增多、药物性狼疮、荨麻疹,由体液免疫介导。发热系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循环抗体,抗原抗体结合物导致白细胞内生致热原的释放。因此,发热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一般在首次用药7~10天后出现。嗣后无论何时,再次用药后可在数小时内发热。若缓慢给药,病人可能耐受,体温逐渐降低[1]。②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s):由基因缺陷引起,典型病例如恶性高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病人用药后发生溶血时,亦使内生致热原释放而发热。③用药相关反应(Administration-related reactions),任何病人均可发生。此反应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特性,包括杂质污染、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所致化学性静脉炎、两性霉素B和平阳霉素具有的内生致热原作用、喷他佐辛和副醛引起的无菌性脓肿。一般在用药过程或其后数小时发生。④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 reactions):发热系药物作用于微生物或细胞的结果。如治疗钩体病时的Jarish-Herxheimer反应,考虑系由于大量病原体破坏后内毒素释放;抗肿瘤药物杀死大量细胞时释放的内生致热原亦可引起发热[3]。⑤体温调节障碍[2](Altered thermoregulation):发热源于药物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左甲状腺素可增加产热;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组织胺药限制出汗而减少散热;可卡因和安非他明尚可作用于下丘脑而引起发热。药物热多指过敏反应引起者,而非后几类,如肿瘤药物、干扰素引起的发热等。静脉炎或杂质污染引起者,有时亦诊断为药物热。本组病例药物热绝大多数为抗生素引起,属第一类反应。
, 百拇医药
    2.2 药物热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例如,本组1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经氨苄西林治疗后体温一度降至正常,23天后再次升高,但症状、体征及相关检验均提示感染已控制,乃停药观察,一天后热退。另1例35岁女性病人,既往有二尖瓣脱垂史。因右拇趾外伤口服羟氨苄西林,7天后发热,体温38℃左右,改服希刻劳后体温高达39℃以上,伴寒战、头痛,咳嗽。再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2次/日及阿齐霉素口服后体温高达39.7℃,呈弛张热型。血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0.81,红细胞沉降率41 mm/1 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培养2次(-),超声心动图(UCG)示轻度二尖瓣脱垂、轻度二尖瓣反流,未见赘生物。遂停用抗生素,其它治疗不变,5天后热退,证实为药物热。不同药物从始用至发热的时间不一(附表),此有助诊断,但并非绝对。表2 不同药物引起药物热的时间 类 别

    用药后药物热显现时间

    抗微生物药
, 百拇医药
    1~2周

    抗肿瘤药

    平均6.0天

    心血管药

    44.7天

    中枢神经药

    18.5天

    其它

    美多巴

    3~4周

    异烟肼

    3~4周

    本组病例中由抗生素引起发热的间期差别较大,多数缺乏明确的致敏时间,因常难确定病人曾否用过同一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热热型多不规律,本组以弛张热为主,但退热治疗可影响热型观察。有人认为女性与老年病人发生药物热的可能性较高,特异质、红斑狼疮、有药物过敏史者好发。发热可为持续性,多有相对缓脉、皮疹、荨麻疹、嗜酸细胞增高[1、4]。但亦不尽然,Mackowiak等报道的148例药物热中,11%有药物过敏史,18%伴皮疹,22%嗜酸细胞增高;女性及老年人、红斑狼疮、特异质者药物热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另有53%的病人伴有寒战,使之与细菌感染鉴别困难。血白细胞增高者仅22%,一般情况良好,远期后遗症少见,可为诊断提供线索。本组病例中女性、青中年居多,既往有过敏史、皮疹、嗜酸细胞增高、相对缓脉的比例不高,寒战发生率17.4%,低于Mackowiak等的报道。血白细胞增高者为21.7%,与上述报道相符。激发试验可以明确诊断,但往往有顾虑。Mackowiak等的报道中,1例行奎尼丁激发试验时,因发热而致原心肌梗死面积扩大[5]。故行激发试验之前,应对病情作全面评估。
, http://www.100md.com
    药物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多在停药后48~72小时消退。肝、肾功能不全或体内药物明显蓄积者,可能长达1周。本组1例71岁病人停药兼小剂量激素治疗7天体温降至正常。1例服用半衰期较长的阿齐霉素,停药5天后体温正常,考虑可能与药物在体内蓄积时间长有关。若治疗不能中断,可行替代药物治疗。若必须继续用药,如严重真菌感染必须应用两性霉素B时,可考虑从小量开始逐步脱敏治疗,酌情加用解热镇痛药、抗组织胺药或激素[1]

    参考文献

    1 Lipsky BA.Hirschmann JV.Drug fever.JAMA,1981,245(8):851

    2 Tierney L.Drug fever.West J Mde 1978,129(4):321

    3 Kumar KL,Reuler JB.Drug fever.West J Mde 1986,144:753

    4 Cunha BA.Drug fever…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tion.Postgrad Med,1986,80(5):123

    5 Mackowiak PA.Southwestern Internal Medicine Conference:Drug fever:mechanisms,maxims and misconceptions.Am J Med Sci.1987,294(4):275

    (收稿时间1999-01-16 修回时间1999-04-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