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的毒副作用(综合报道)
作者:周先华 吴 瑕 吴 瑜 李育红 李连海 王双喜 张富娈 李秀清
单位:周先华 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843000];吴瑕 安徽省望江县医院[246200];吴瑜 甘肃省西和县人民医院[742100];李育红 张富娈 李秀清 石家庄市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李连海 王双喜 新疆自治区拜城县医院[842300]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4681 病例资料
【例1】 女,1岁。因颌下脓肿于1984年7月12日就诊。查体:意识清,精神差,重度营养不良。颌下正中见一3.0 cm×2.5 cm肿块,有囊性感,表面皮肤发红、发热、触痛明显,拟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2%利多卡因4 ml局部浸润麻醉,病儿仍哭闹,隔5分钟后再追加3 ml。约2分钟后病儿突然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例2】 男,3岁。因前尿道结石、急性尿潴留急诊入院。病儿哭闹,体温正常。下腹膨隆、触痛(+),局部叩浊,阴茎勃起,尿道口有滴状尿液排出。拟在表面麻醉下行尿道取石术,首次取2%利多卡因5 ml自尿道外口注入,间隔3分钟后再注入5 ml。约2分钟后病儿突然发生抽搐,口吐白沫,继而意识丧失,大便失禁,呼吸停止。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吸氧,应用尼可刹米0.125 g、洛贝林1 mg,约5分钟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渐恢复,结石自行排出,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例3】 女,2岁。体重12 kg,颈后第5~6颈椎旁有一1.5 cm×1.5 cm包块,质软,有滑动感,初诊为皮下囊肿。于1997年8月16日下午3时在门诊手术室行皮下囊肿切除术。局部注入2%利多卡因5 ml后病儿仍哭闹,再注入5 ml后开始手术。10分钟后病儿由哭闹逐渐转为平静,护士即上前观察,发现病儿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双腿抽搐。立即停止手术,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滴注地西泮、地塞米松、尼可刹米、洛贝林等。2分钟后病儿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例4】 男,32岁。因1个月前左胸轻度外伤后疼痛,服用消炎、止痛及中药效果欠佳就诊。查体:体温37.0℃,脉搏84/min,呼吸20/min,血压16/10 kPa。心肺无异常,左胸骨旁第3肋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按肋间神经炎给予1%利多卡因5 ml加地塞米松5 mg于压痛点肋下缘注射,当药液注射至2 ml时,病人自述心慌、乏力,立即停止注射。此时病人出现恐怖状、屏气、颜面发绀、四肢湿冷。检查:心音听不清,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意识丧失。立即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多巴胺等药物抢救,并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3分钟后,病人出现自主呼吸,给予吸氧;5分钟后意识清醒,呼吸、心跳、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留观1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
【例5】 女,24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半个月入院。无先心病、风心病及心肌炎病史。查体:体温36.5℃,血压16/10 kPa,意识清,咽及扁桃体无红肿,甲状腺无肿大,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及间歇,10/min,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6/min,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呈二联律。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住院后立即入ICU行心电监护,即给予利多卡因50 mg(1 mg/kg体重)静脉推注,后以500 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500 ml维持静脉滴注(1~4 mg/min)。用药后室速消失,室早呈频发或偶发,但病人感觉胸前有一光环,控制自己的四肢活动,有时看到自身肢体变大、变小或分离,同时伴有耳鸣。此后的3天中,每当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时,始终出现幻视、耳鸣症状,但病人意识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考虑为利多卡因所致,停用利多卡因后上述现象逐渐消失,改用其它类抗心律失常药,未再出现幻视、耳鸣现象,住院2周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穿透性及扩散性亦较强,常用于表面阻滞和硬脊膜外麻醉;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心室颤动。当用于局部麻醉时,由于其穿透性强,短时间内可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如应用剂量过大,病人耐受力低(小儿、重病人、肝功能障碍)或存在药物吸收加速的因素(炎症、血管丰富的部位等),均可使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阻滞麻醉时,用1%~2%溶液,成人一次剂量不超过400 mg,小儿为5 mg/kg;表面麻醉用2%~4%溶液,喷雾或贴敷,用量不超过500 mg。本组例1、例2、例3均为幼儿,用量远远超过常规剂量,造成严重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例4、例5均为成人,所用剂量为常用剂量,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另1例发生视幻觉,与药物的个体差异性有关。为了用药安全,医师除了掌握药物的有关知识外,还应考虑药物的个体敏感性及其他因素,用药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病情,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本刊编辑部综合), 百拇医药
单位:周先华 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843000];吴瑕 安徽省望江县医院[246200];吴瑜 甘肃省西和县人民医院[742100];李育红 张富娈 李秀清 石家庄市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李连海 王双喜 新疆自治区拜城县医院[842300]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9904681 病例资料
【例1】 女,1岁。因颌下脓肿于1984年7月12日就诊。查体:意识清,精神差,重度营养不良。颌下正中见一3.0 cm×2.5 cm肿块,有囊性感,表面皮肤发红、发热、触痛明显,拟在局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以2%利多卡因4 ml局部浸润麻醉,病儿仍哭闹,隔5分钟后再追加3 ml。约2分钟后病儿突然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例2】 男,3岁。因前尿道结石、急性尿潴留急诊入院。病儿哭闹,体温正常。下腹膨隆、触痛(+),局部叩浊,阴茎勃起,尿道口有滴状尿液排出。拟在表面麻醉下行尿道取石术,首次取2%利多卡因5 ml自尿道外口注入,间隔3分钟后再注入5 ml。约2分钟后病儿突然发生抽搐,口吐白沫,继而意识丧失,大便失禁,呼吸停止。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吸氧,应用尼可刹米0.125 g、洛贝林1 mg,约5分钟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渐恢复,结石自行排出,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例3】 女,2岁。体重12 kg,颈后第5~6颈椎旁有一1.5 cm×1.5 cm包块,质软,有滑动感,初诊为皮下囊肿。于1997年8月16日下午3时在门诊手术室行皮下囊肿切除术。局部注入2%利多卡因5 ml后病儿仍哭闹,再注入5 ml后开始手术。10分钟后病儿由哭闹逐渐转为平静,护士即上前观察,发现病儿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双腿抽搐。立即停止手术,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滴注地西泮、地塞米松、尼可刹米、洛贝林等。2分钟后病儿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例4】 男,32岁。因1个月前左胸轻度外伤后疼痛,服用消炎、止痛及中药效果欠佳就诊。查体:体温37.0℃,脉搏84/min,呼吸20/min,血压16/10 kPa。心肺无异常,左胸骨旁第3肋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按肋间神经炎给予1%利多卡因5 ml加地塞米松5 mg于压痛点肋下缘注射,当药液注射至2 ml时,病人自述心慌、乏力,立即停止注射。此时病人出现恐怖状、屏气、颜面发绀、四肢湿冷。检查:心音听不清,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意识丧失。立即用肾上腺素、山莨菪碱、多巴胺等药物抢救,并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3分钟后,病人出现自主呼吸,给予吸氧;5分钟后意识清醒,呼吸、心跳、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留观1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
【例5】 女,24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半个月入院。无先心病、风心病及心肌炎病史。查体:体温36.5℃,血压16/10 kPa,意识清,咽及扁桃体无红肿,甲状腺无肿大,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及间歇,10/min,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86/min,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呈二联律。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住院后立即入ICU行心电监护,即给予利多卡因50 mg(1 mg/kg体重)静脉推注,后以500 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500 ml维持静脉滴注(1~4 mg/min)。用药后室速消失,室早呈频发或偶发,但病人感觉胸前有一光环,控制自己的四肢活动,有时看到自身肢体变大、变小或分离,同时伴有耳鸣。此后的3天中,每当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时,始终出现幻视、耳鸣症状,但病人意识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考虑为利多卡因所致,停用利多卡因后上述现象逐渐消失,改用其它类抗心律失常药,未再出现幻视、耳鸣现象,住院2周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穿透性及扩散性亦较强,常用于表面阻滞和硬脊膜外麻醉;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心室颤动。当用于局部麻醉时,由于其穿透性强,短时间内可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如应用剂量过大,病人耐受力低(小儿、重病人、肝功能障碍)或存在药物吸收加速的因素(炎症、血管丰富的部位等),均可使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阻滞麻醉时,用1%~2%溶液,成人一次剂量不超过400 mg,小儿为5 mg/kg;表面麻醉用2%~4%溶液,喷雾或贴敷,用量不超过500 mg。本组例1、例2、例3均为幼儿,用量远远超过常规剂量,造成严重中毒,致呼吸、心跳停止。例4、例5均为成人,所用剂量为常用剂量,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另1例发生视幻觉,与药物的个体差异性有关。为了用药安全,医师除了掌握药物的有关知识外,还应考虑药物的个体敏感性及其他因素,用药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病情,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本刊编辑部综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