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62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文 孙海洋
单位:潘文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青龙县镇中兴路99号;孙海洋 河北省一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关键词:纤维囊性病;乳腺;中药疗法;@乳核散结汤;治疗应用;软坚药;治疗应用;理气药;治疗应用
新中医990417笔者自1992年以来,应用自拟乳核散结汤随症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患者62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均为女性,已婚60例,未婚2例;年龄21~46岁,其中21~30岁11例,31~40岁35例,41~46岁16例,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乳房肿块胀痛与月经有明显关系43例,与情志变化有明显关系19例,月经周期紊乱18例,乳头溢出黄绿色液体1例,双侧乳房肿块29例,单侧乳房肿块33例,双侧外上象限26例,单侧外下象限28例,单侧内上象限8例,单侧内下象限0例。肿块最小0.5 cm×0.6 cm×0.4 cm,最大6.5 cm×4.0 cm×2.0 cm,肿块形状不一,有扁平状、结节状、索条状、椭圆形、不规则形等,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可推动,与周围皮肤、胸肌、筋膜无粘连。全部患者均经近红外光乳腺扫描检查,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乳核散结汤组成:香附、橘核、丹参各15 g,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王不留行、半夏、土鳖虫、浙贝母各10 g,炙鳖甲(先煎)20 g。乳房胀痛较重加川楝子、青皮各15 g;肿块较大加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各10 g;气虚加黄芪20 g,人参10 g;血虚当归、白芍倍量;肾阳虚加淫羊藿、巴戟天各10 g;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g。
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待月经干净后3日开始服药,经期暂停,并保持心情舒畅。
3 治疗结果
治愈(经1~3个疗程治疗,乳房肿块及胀痛完全消失,并随访半年未复发者)45例;有效(乳房肿块缩小1/3以上、胀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者)15例;无效(乳房肿块缩小不到1/3,胀痛减轻不明显者)2例。总有效率96.77%。
, 百拇医药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43岁,工人,1994年10月21日初诊。主诉:右侧乳房发现肿块,胀痛不适,触之疼痛,每于情志不遂乳房胀痛明显,肿块硬度增加,心情愉快乳房胀痛减轻,肿块亦缩小变软,已有1年余。曾服乳癖消加逍遥丸等药均不见效。近1个月来,乳房肿块明显增大,乳房胀痛加重,并向肩背腋窝处放射。诊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6.5 cm×4.0 cm×2.0 cm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有触痛,活动良好,边界不清,与周围皮肤无粘连,皮肤色泽正常,双侧腋下淋巴结无肿大。伴有头晕、心悸,不寐多梦,心烦易怒,胸闷胁胀,乳房胀痛。半年来月经稀发量少,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弦细。近红外光乳腺扫描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诊为乳癖,证属肝郁血虚,冲任失调。治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用乳核散结汤,当归、白芍倍量。服5剂后,乳房肿块缩小变软,头晕心悸止,不寐多梦除,乳房胀痛减。守上方加川楝子、青皮各15 g,炮穿山甲10 g。继服10剂,乳房肿块消,乳房胀痛除,余症悉除。考虑病程长,唯恐复发,嘱原方继服10剂,以善其后,几年随访,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5 讨论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常发生于16~58岁之间,本年龄组为21~46岁。临床以乳房肿块伴有胀痛为主,且肿块胀痛与月经周期变化和情志变化有明显关系。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由于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肾经入乳内,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行关元,布散胸中,环绕口唇,故本病与肝、胃、肾、冲任二脉最为密切。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肝气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湿内蕴,气滞血瘀,痰湿互结凝聚于乳络形成肿块,乳房胀痛;肝失疏泄亦可导致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月经周期紊乱。笔者认为,治疗乳腺增生关键在于选用药物时,掌握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的病机,以疏肝解郁、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
通过临床观察,选用本方治疗乳腺增生确切可靠。方中香附、柴胡、橘核疏肝解郁散结;茯苓、半夏、浙贝母健脾除湿,化痰散结;配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调理冲任;佐炙鳖甲、土鳖虫、丹参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王不留行疏肝通络。此方组方严紧,遣药精当,再根据临症进行加减,药中病机,故取得满意效果。
收稿日期:1998-08-03, 百拇医药
单位:潘文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青龙县镇中兴路99号;孙海洋 河北省一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关键词:纤维囊性病;乳腺;中药疗法;@乳核散结汤;治疗应用;软坚药;治疗应用;理气药;治疗应用
新中医990417笔者自1992年以来,应用自拟乳核散结汤随症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患者62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均为女性,已婚60例,未婚2例;年龄21~46岁,其中21~30岁11例,31~40岁35例,41~46岁16例,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乳房肿块胀痛与月经有明显关系43例,与情志变化有明显关系19例,月经周期紊乱18例,乳头溢出黄绿色液体1例,双侧乳房肿块29例,单侧乳房肿块33例,双侧外上象限26例,单侧外下象限28例,单侧内上象限8例,单侧内下象限0例。肿块最小0.5 cm×0.6 cm×0.4 cm,最大6.5 cm×4.0 cm×2.0 cm,肿块形状不一,有扁平状、结节状、索条状、椭圆形、不规则形等,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可推动,与周围皮肤、胸肌、筋膜无粘连。全部患者均经近红外光乳腺扫描检查,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乳核散结汤组成:香附、橘核、丹参各15 g,柴胡、茯苓、白芍、当归、王不留行、半夏、土鳖虫、浙贝母各10 g,炙鳖甲(先煎)20 g。乳房胀痛较重加川楝子、青皮各15 g;肿块较大加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各10 g;气虚加黄芪20 g,人参10 g;血虚当归、白芍倍量;肾阳虚加淫羊藿、巴戟天各10 g;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g。
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待月经干净后3日开始服药,经期暂停,并保持心情舒畅。
3 治疗结果
治愈(经1~3个疗程治疗,乳房肿块及胀痛完全消失,并随访半年未复发者)45例;有效(乳房肿块缩小1/3以上、胀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者)15例;无效(乳房肿块缩小不到1/3,胀痛减轻不明显者)2例。总有效率96.77%。
, 百拇医药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43岁,工人,1994年10月21日初诊。主诉:右侧乳房发现肿块,胀痛不适,触之疼痛,每于情志不遂乳房胀痛明显,肿块硬度增加,心情愉快乳房胀痛减轻,肿块亦缩小变软,已有1年余。曾服乳癖消加逍遥丸等药均不见效。近1个月来,乳房肿块明显增大,乳房胀痛加重,并向肩背腋窝处放射。诊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6.5 cm×4.0 cm×2.0 cm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有触痛,活动良好,边界不清,与周围皮肤无粘连,皮肤色泽正常,双侧腋下淋巴结无肿大。伴有头晕、心悸,不寐多梦,心烦易怒,胸闷胁胀,乳房胀痛。半年来月经稀发量少,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弦细。近红外光乳腺扫描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中医诊为乳癖,证属肝郁血虚,冲任失调。治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用乳核散结汤,当归、白芍倍量。服5剂后,乳房肿块缩小变软,头晕心悸止,不寐多梦除,乳房胀痛减。守上方加川楝子、青皮各15 g,炮穿山甲10 g。继服10剂,乳房肿块消,乳房胀痛除,余症悉除。考虑病程长,唯恐复发,嘱原方继服10剂,以善其后,几年随访,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5 讨论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常发生于16~58岁之间,本年龄组为21~46岁。临床以乳房肿块伴有胀痛为主,且肿块胀痛与月经周期变化和情志变化有明显关系。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由于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肾经入乳内,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行关元,布散胸中,环绕口唇,故本病与肝、胃、肾、冲任二脉最为密切。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肝气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湿内蕴,气滞血瘀,痰湿互结凝聚于乳络形成肿块,乳房胀痛;肝失疏泄亦可导致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月经周期紊乱。笔者认为,治疗乳腺增生关键在于选用药物时,掌握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的病机,以疏肝解郁、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
通过临床观察,选用本方治疗乳腺增生确切可靠。方中香附、柴胡、橘核疏肝解郁散结;茯苓、半夏、浙贝母健脾除湿,化痰散结;配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调理冲任;佐炙鳖甲、土鳖虫、丹参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王不留行疏肝通络。此方组方严紧,遣药精当,再根据临症进行加减,药中病机,故取得满意效果。
收稿日期:1998-08-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