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32592
B超引导下经皮肺部包块细针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4期
     作者:朱小英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关键词:超声;肺部包块;细针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4;R521;R44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4-0239-01

    近年来,随着介入超声的发展,B超引导下经皮肺部包块细针穿刺术,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新的诊断途径。我院自1997年4月开始对43例肺部包块患者进行穿刺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3例患者均为X线胸片、CT检查发现有肺部包块而不能确诊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14~71(平均52)岁,包块最小为1.5cm×2.0cm,最大为7.5cm×6.0cm,B超声像图特点呈低回声不均质者28例,低回声均质者9例,稍强回声不均质者2例,表现为液性暗区内有点状回声者3例,囊实混合性1例。
, http://www.100md.com
    使用日本生产的ALOKα-62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穿刺探头为VST-5018T-3.5型,活检针为18号,长170mm,检查前用1%LJ-强化戊二醛消毒液浸泡10~15分钟,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结果正常者方可检查。勿需空腹,体位根据肺部包块生长部位而定,一般采用坐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按X线胸片及CT提供的大致解剖位置,B超常规扫查,选择包块距体表最近处,避开心脏及大血管,图像最清晰处为穿刺点。测量包块大小、距体表最短径及最长径(安全范围),以体表距包块中心的距离为标准,并用小螺丝固定于穿刺针上。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下将肺部包块移至穿刺引导线内,在屏幕动态观察下进针,针尖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强回声光带,当针尖进到包块中央时,抽出针芯,安装50ml空针并形成负压,来回抽吸3~4次,当抽出不凝固的血性组织或组织碎片时,迅速拔出活检针,抽出液涂片送细胞学检查,组织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本组43例,1次穿刺成功者40例(93%),进行第2次、第3次穿刺成功者3例。穿刺后细胞学或病理诊断肺癌25例,肺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炎性包块6例,肺脓疡1例,纵隔间皮肉瘤1例,前纵隔畸胎瘤1例。其中6例炎性包块患者经随访3~6个月,1例手术证实为肺鳞癌,3例经药物治疗包块消失。本组所有病例仅1例晚期肺癌因空腹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其余病例无任何并发症。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部包块细针穿刺术,我们总结以下几个特点:(1)诊断价值:肺癌、肺结核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主要依据胸部X线、CT检查,由于不能定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临床往往开胸探查,对于一些肺部良性疾患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本技术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为患者尽早手术或合理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组病例中肺癌、肺结核共32例(74.4%),其中有1例女性患者,右下肺包块,胸片、CT及临床诊断均考虑为结核瘤,经本技术取病理组织后诊断为肺癌,患者得到了早期手术。(2)治疗作用:以肺脓疡、包裹性胸腔积液,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有助于治疗。本组1例肺脓疡,2例包裹性胸腔积液,引导下将液体抽净,配合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抽出脓液送细菌学检查,以便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3)本技术安全、准确、简便、可重复性:B超能清晰地显示肺部包块的位置、形态、与周围脏器及大血管的毗邻关系,正确选择穿刺点,能避开心脏及大血管,准确地取到所需病理组织[1]。本组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其中有1例患者左肺包块,体积小,约1.5cm×2.0cm,且位于心脏边缘,B超引导下一次穿刺成功。对1次穿刺未取到病理组织者可重复第2次或更多次。本技术操作简便,较易掌握。(4)并发症少:本技术出现的并发症有疼痛、感染、气胸、出血等。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禁忌证,则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组仅1例因空腹发生低血糖反应,其余病例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B超引导下经皮肺部包块细针穿刺术以其安全、简便、准确、经济、痛苦少,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特长,应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庚级开.B超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2;12(5):319

    收稿日期:1998-1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