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根除性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研究
作者:乌庆超 于书增 楮建新 赵歧刚 魏续国 葛芙蓉 肖太武 杨锡铭
单位:乌庆超 于书增 赵歧刚 魏续国 葛芙蓉 肖太武 杨锡铭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 邮政编码:山东聊城,252000;楮建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300020)
关键词:骨髓;血液病,恶性/治疗
临床血液学杂志990413 目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化疗完全缓解率(CR)已达60%~90%。同基因或自体骨髓移值5年生存率40%~50%,治疗水准已达平台期,控制恶性血液病复发是血液学学者急需探索的主要课题。为探讨恶性血液病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DFS)、长期生存率(LFS)及生存质量。我们设计了骨髓根除性治疗(Megloablatire Therapy MAT)方案。即在超大剂量化疗杀灭体内残留恶性细胞,动员大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基础上,进行交替HBI治疗,进一步清除恶性克隆细胞,再以过继免疫疗法目的性攻击超微量残留恶性细胞,治疗8例,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 见表1。全部病例均符合标准〔1〕。8例均于CR后再经1~3疗程巩固治疗,患者自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45 d(30~180 d)。诊断到CR的中位时间65 d(25~165 d)。CR至MAT的中位时间120 d(60~200 d)。
表1 8例MAT临床资料及疗效 例
号
性
别
年
龄
诊断
(FAB)
, 百拇医药
危
险
性
MAT
时
状态
MAT前
预处理
方案
MAT
结果
MAT后6个月
现状态
, 百拇医药 IgH
TCR
γ
RAR
α
AML/
ETO
IgH
TcRr
RAR
α
AML/
ETO
1
, 百拇医药
女
19*
NHL
HR
CR2
+
+
-
-
Cy120mg/kg
VcR4mg/kg
CR2
, 百拇医药 -
-
-
-
CCR
(420 d)
2
男
47**
MM
SR
N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Me140y /m2
CR3
-
+
-
-
CR
(380 d)
3
, 百拇医药
女
18△
AML-M2
RH
NR2
+
-
-
+
Ara-C 2g/次
CY120mg/次
CR3
, 百拇医药
-
-
-
+
复发
(240 d)
4
女
22
ANLL-M3
HR
C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DNR60mg/次
CR2
-
-
-
-
CCR
(415 d)
5
, 百拇医药
男
46
MM
HR
CR1
+
+
-
-
Cy120mg/kg
VCR4mg/次
Mell40mg/m2
CR2
, http://www.100md.com
-
-
-
-
CCR
(380 d)
6
女
14
ANLL-M3
HR
CR3
+
, http://www.100md.com
-
-
-
Cy120mg/kg
Ara-C 2g/m2
CR2
-
-
-
-
CCR
(240 d)
7
, 百拇医药
男
27
ALL-L1
SR
CR3
+
+
-
-
Cy120mg/kg
VCR4mg/次
CR3
, http://www.100md.com -
-
-
-
CCR
(180 d)
8
女
32
ANLL-M2b
HR
C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CR2
-
-
-
-
CCR
(380 d)
△为难治性白血病,*为Ⅳ期,**为Ⅲ期
, 百拇医药
1.2 残留细胞检测 MAT前后3个月、6个月均行IgH、TCR γ、AML/ETO、RAR α基因检测。骨髓采集:预处理前取髂骨,预处理后照射前取髂骨,上半身照射(AHBI)后下半身照射(LHBI)前取髂骨+胸骨,AHBI后取髂骨、胸骨。抽取新鲜骨髓,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用蛋白酶K消化,盐析法提DNA、PCR-IgH、TCR γ,引物由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提供,AML/ETO、RAR α引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协助。以筑巢式PCR扩增,参见文献〔2〕,Taq酶分别选用华美公司或Promtga公司产品,试验前或更换不同批号前先优化PCR条件。取扩增反应液10 μl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缓冲液为1×TBE。PBR 322/HeaⅢ作分子量标志,120 V电泳45 min,EB染色10 min,可见紫外灯下观察摄片。
1.3 化疗及干细胞动员方案 化疗药物用阿糖胞苷(Ara-C)1~2 g/d×2,环磷酰胺(CTX)60 mg/(kg.d),×2,足叶乙甙(VP16)400 mg/d×1。
, http://www.100md.com
1.4 交替HBI 直线加速器最大能量6 MV-X射线波距体中线4 m,采用IAEA建议,以前后(AP)位与后前(PA)位进行HBI,上半身(从头顶至脐),照射骨髓面积为总面积57%~64%(下半身屏蔽),总极量700~750 CGY,极量率6.5~8 CGY/min。下半身(从脐至足底照射)照身骨髓面积40%(上半身屏蔽),总极量800~900 GY。两次交界区脐上(下)重复2 cm,诸脏器接受照射剂量如表2。表2 8例MAT HBI各组织器官照射剂量 CGY 例号
上半身
下半身
甲状腺
晶体
纵膈
心脏
, 百拇医药 睾丸
上肢
肺
脑
肝
肠
头
肾
下肢
1
750
850
762
400
, http://www.100md.com
772
730
/
780
720
700
762
754
736
765
858
2
750
, 百拇医药 900
756
402
780
720
111
770
715
738
756
762
728
760
, http://www.100md.com 882
3
750
850
754
410
775
725
/
756
725
745
762
758
, 百拇医药
743
766
962
4
750
900
763
408
764
735
/
750
732
, 百拇医药 742
785
763
738
765
946
5
750
950
764
428
776
725
, 百拇医药 960
762
728
740
762
776
742
786
962
6
700
850
726
, http://www.100md.com 400
808
702
/
726
701
703
712
724
706
722
864
7
750
, http://www.100md.com
850
766
412
768
743
864
752
732
742
751
762
732
764
, 百拇医药
872
8
750
900
782
422
786
768
/
758
726
762
774
, http://www.100md.com 768
782
766
926
1.5 过继免疫治疗 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50 IU/ml(中国药品生物制品签定所监制)双股内侧交替皮下注射,每周2次1个月,每周1次3个月,每2周1次3个月。IL-20.2 mU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6周为1疗程。
1.6 造血祖细胞(CFU-GM,CFU-L)培养 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法。以集落数(40个细胞为一集落)判定增殖状态。
1.7 治疗经过 病人CR后经巩固、强化治疗1~3疗程。入层流室行超大剂量化疗+干细胞动员,周围血ANC>1.0×109/L行下半身照射(LHBI),7 d后过继免疫治疗,血象ANC持续>1.0×109/L可出层流层室或出院治疗。
, 百拇医药
1.8 方案相关毒性(RRT)按Benrman分级标准 见参文〔3〕。
1.9 毒副反应预防 疗程中及时碱化尿液及强迫利尿,用MESNA解救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放疗前合理应用强止吐剂及地塞米松,常规应用抗菌素,适时给以丙种球蛋白静滴、成份输血细胞因子,必要时胃肠外营养。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迅速恢复造血,无MAT相关死亡。
2.1 造血功能重建 MAT第1阶段(预处理)结束后(见附图)外周血白细胞迅速下降、至7~9 d降至(0.2~0.5)×109/L,维持最低值时间2~4 d,网织红恢复1%的最低时间10~14 d,血小板恢复30×109/L最低时间12~14 d,骨髓增生迅速下降到重度减低,骨髓中除少数成熟的红细胞外无幼稚细胞,恢复至活跃时间12~14 d,但髓片巨核细胞均<10个/片。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的时间10~18 d。MAT第2阶段(交替HBI):AHBI后1~3 dWBC呈上升趋势,而后渐下降,最低达0.2~1.0×109/L,再度复升至1.5~2.0×109/L,继之再降,AHBI后第25天WBC (3.5~4.8)×109/L。血小板AHBI后自(82~95)×109/L渐降至LHBI后14 d(15~20)×109/L。血红蛋白由76~89 g/L降至72~89 g/L。AHBI后21 d胸骨采髓5例增生减低,3例活跃,巨核9~45个/片。周围血象复查均显示良好状态。
, http://www.100md.com
2.2 生存 8例至今存活180~480 d(中位数360 d),并且体质功能良好,按Karnofsky积分80~100分,除例3为难治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40 d复发外,其余均处于CCR。
附图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前后血相变化
2.3 残留病检测 本组病例MAT治疗前行IgH、TCRγ、RARα、AML/ETO基因检测,均显示基因重排阳性条带。MAT后3个月、6个月,仅例8、例3显示阳性,其余均持续阴转。
2.4 毒副反应及并发症 按WHO毒性反应标准分级,恶心、呕吐(Ⅰ~Ⅱ级100%)为主要急性毒性反应,放射性腮腺炎4例(Ⅰ~Ⅱ级50%)。亚急性毒性反应有脱发(Ⅰ~Ⅱ级100%),肝功能损害(Ⅰ~Ⅱ级100%),主要表现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无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发生。1例有轻度心肌缺血给以相应治疗后毒性反应迅速消失。例1、例3,BPC<1.0×109/L后曾发生较重出血,给以血小板输注后控制。无间质性肺炎(IP)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发生,经180 d随访,2例女性病人均月经持续正常。IL-2、BCG-PPD治疗中例3、例5发生皮疹,例2发生皮肤瘙痒经过症治疗后消失。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临床上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往往注重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未能调动机体免疫功能,很多患者终因存在残留病而复发。因此,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寻找杀灭残留恶性血液病细胞的方法是提高恶性血液治愈率的唯一途径。恶性血液病细胞在体内发生迁移已成定论〔4~6〕,骨髓内迁移时间明显晚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正常造血干细胞胞迁移时间<14 d,恶性血液病细胞迁移时间14~21 d。大剂量化疗,动员后该时间差相对加大,利用该时间差对残留恶性血液细胞进行根除性治疗可为一良好治疗策略。残留恶性克隆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加之药物治疗为对数级杀灭,单纯药物化疗实难彻底清除。褚建新等〔6〕采用CTX+交替HBI不同剂量方案对BNML大鼠进行实验,多数基本治 愈,长期观察血象也基本恢复正常。放射线有其特异的杀伤恶性克隆细胞而不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免疫治疗已日趋成熟,能目的性攻击异常细胞加速凋亡。见于上述采用MAT既超大剂量治疗最大限度杀灭残留恶性克隆血液病细胞,又动员干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再以交替HBI杀灭微量耐药残留恶性克隆细胞。进一步过继免疫治疗IL-2、BCG-PPD激活骨髓(ABM),增得机体抗肿瘤能力产生GVL〔7〕,进而完全彻底目的性清除超微量残留恶性血液病细胞,以达到既清除了体内残留恶性克隆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建造血。本文对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例为难治病例。例3、例6同进合并CNSL。结果显示,预处理后10~14 d进行上半身照射,而后14~16 d再行下半身照射,HBI后7 d行过继免疫治疗均迅速恢复造血,MAT过程中毒副反应甚微,所有病例均未再度化疗,CCR最长者已达420 d,仅例3复发,残留病检测亦显示其AML/ETO融合基因MAT前后3个月、6个月阳性。其余病例IgH、TcRγ、RARα检测持续阴转。由于随访时间尚短,有关MAT、DFS、LFS有待远期随访观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Zhu ping,Liu leyu,Ying hui,et al.lmmunoglobulin gene rearrangenment in lymophoid trmo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2,37:1461~1461
3 Bearinan sI Appelbaum FR,Buckner CD,et al.Regimenrelated toxic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jckin oncoi,1988,6:1562~1562
4 褚建新,MartensaCM,阎影,等.交替身照射清除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15;12~12
5 褚建新,赵均铭,应红光,等.交替半身照射清除体内殖留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236~236
6 褚建新,赵均铭,王淑萍,等.大鼠白血病化疗后残留白血病细胞再增殖和再迁移.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37:1401~1401
7 于敏,杨建民,曹雪涛,等.白细胞介素Ⅰ基因和白细胞介素Ⅰ基因共转染白血病瘤苗的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630~630
(1998-08-08 收稿 1999-02-08 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乌庆超 于书增 赵歧刚 魏续国 葛芙蓉 肖太武 杨锡铭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 邮政编码:山东聊城,252000;楮建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300020)
关键词:骨髓;血液病,恶性/治疗
临床血液学杂志990413 目前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化疗完全缓解率(CR)已达60%~90%。同基因或自体骨髓移值5年生存率40%~50%,治疗水准已达平台期,控制恶性血液病复发是血液学学者急需探索的主要课题。为探讨恶性血液病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DFS)、长期生存率(LFS)及生存质量。我们设计了骨髓根除性治疗(Megloablatire Therapy MAT)方案。即在超大剂量化疗杀灭体内残留恶性细胞,动员大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基础上,进行交替HBI治疗,进一步清除恶性克隆细胞,再以过继免疫疗法目的性攻击超微量残留恶性细胞,治疗8例,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 见表1。全部病例均符合标准〔1〕。8例均于CR后再经1~3疗程巩固治疗,患者自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45 d(30~180 d)。诊断到CR的中位时间65 d(25~165 d)。CR至MAT的中位时间120 d(60~200 d)。
表1 8例MAT临床资料及疗效 例
号
性
别
年
龄
诊断
(FAB)
, 百拇医药
危
险
性
MAT
时
状态
MAT前
预处理
方案
MAT
结果
MAT后6个月
现状态
, 百拇医药 IgH
TCR
γ
RAR
α
AML/
ETO
IgH
TcRr
RAR
α
AML/
ETO
1
, 百拇医药
女
19*
NHL
HR
CR2
+
+
-
-
Cy120mg/kg
VcR4mg/kg
CR2
, 百拇医药 -
-
-
-
CCR
(420 d)
2
男
47**
MM
SR
N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Me140y /m2
CR3
-
+
-
-
CR
(380 d)
3
, 百拇医药
女
18△
AML-M2
RH
NR2
+
-
-
+
Ara-C 2g/次
CY120mg/次
CR3
, 百拇医药
-
-
-
+
复发
(240 d)
4
女
22
ANLL-M3
HR
C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DNR60mg/次
CR2
-
-
-
-
CCR
(415 d)
5
, 百拇医药
男
46
MM
HR
CR1
+
+
-
-
Cy120mg/kg
VCR4mg/次
Mell40mg/m2
CR2
, http://www.100md.com
-
-
-
-
CCR
(380 d)
6
女
14
ANLL-M3
HR
CR3
+
, http://www.100md.com
-
-
-
Cy120mg/kg
Ara-C 2g/m2
CR2
-
-
-
-
CCR
(240 d)
7
, 百拇医药
男
27
ALL-L1
SR
CR3
+
+
-
-
Cy120mg/kg
VCR4mg/次
CR3
, http://www.100md.com -
-
-
-
CCR
(180 d)
8
女
32
ANLL-M2b
HR
CR2
-
, 百拇医药
-
-
+
Cy120mg/kg
CR2
-
-
-
-
CCR
(380 d)
△为难治性白血病,*为Ⅳ期,**为Ⅲ期
, 百拇医药
1.2 残留细胞检测 MAT前后3个月、6个月均行IgH、TCR γ、AML/ETO、RAR α基因检测。骨髓采集:预处理前取髂骨,预处理后照射前取髂骨,上半身照射(AHBI)后下半身照射(LHBI)前取髂骨+胸骨,AHBI后取髂骨、胸骨。抽取新鲜骨髓,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用蛋白酶K消化,盐析法提DNA、PCR-IgH、TCR γ,引物由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提供,AML/ETO、RAR α引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协助。以筑巢式PCR扩增,参见文献〔2〕,Taq酶分别选用华美公司或Promtga公司产品,试验前或更换不同批号前先优化PCR条件。取扩增反应液10 μl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缓冲液为1×TBE。PBR 322/HeaⅢ作分子量标志,120 V电泳45 min,EB染色10 min,可见紫外灯下观察摄片。
1.3 化疗及干细胞动员方案 化疗药物用阿糖胞苷(Ara-C)1~2 g/d×2,环磷酰胺(CTX)60 mg/(kg.d),×2,足叶乙甙(VP16)400 mg/d×1。
, http://www.100md.com
1.4 交替HBI 直线加速器最大能量6 MV-X射线波距体中线4 m,采用IAEA建议,以前后(AP)位与后前(PA)位进行HBI,上半身(从头顶至脐),照射骨髓面积为总面积57%~64%(下半身屏蔽),总极量700~750 CGY,极量率6.5~8 CGY/min。下半身(从脐至足底照射)照身骨髓面积40%(上半身屏蔽),总极量800~900 GY。两次交界区脐上(下)重复2 cm,诸脏器接受照射剂量如表2。表2 8例MAT HBI各组织器官照射剂量 CGY 例号
上半身
下半身
甲状腺
晶体
纵膈
心脏
, 百拇医药 睾丸
上肢
肺
脑
肝
肠
头
肾
下肢
1
750
850
762
400
, http://www.100md.com
772
730
/
780
720
700
762
754
736
765
858
2
750
, 百拇医药 900
756
402
780
720
111
770
715
738
756
762
728
760
, http://www.100md.com 882
3
750
850
754
410
775
725
/
756
725
745
762
758
, 百拇医药
743
766
962
4
750
900
763
408
764
735
/
750
732
, 百拇医药 742
785
763
738
765
946
5
750
950
764
428
776
725
, 百拇医药 960
762
728
740
762
776
742
786
962
6
700
850
726
, http://www.100md.com 400
808
702
/
726
701
703
712
724
706
722
864
7
750
, http://www.100md.com
850
766
412
768
743
864
752
732
742
751
762
732
764
, 百拇医药
872
8
750
900
782
422
786
768
/
758
726
762
774
, http://www.100md.com 768
782
766
926
1.5 过继免疫治疗 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50 IU/ml(中国药品生物制品签定所监制)双股内侧交替皮下注射,每周2次1个月,每周1次3个月,每2周1次3个月。IL-20.2 mU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6周为1疗程。
1.6 造血祖细胞(CFU-GM,CFU-L)培养 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法。以集落数(40个细胞为一集落)判定增殖状态。
1.7 治疗经过 病人CR后经巩固、强化治疗1~3疗程。入层流室行超大剂量化疗+干细胞动员,周围血ANC>1.0×109/L行下半身照射(LHBI),7 d后过继免疫治疗,血象ANC持续>1.0×109/L可出层流层室或出院治疗。
, 百拇医药
1.8 方案相关毒性(RRT)按Benrman分级标准 见参文〔3〕。
1.9 毒副反应预防 疗程中及时碱化尿液及强迫利尿,用MESNA解救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放疗前合理应用强止吐剂及地塞米松,常规应用抗菌素,适时给以丙种球蛋白静滴、成份输血细胞因子,必要时胃肠外营养。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迅速恢复造血,无MAT相关死亡。
2.1 造血功能重建 MAT第1阶段(预处理)结束后(见附图)外周血白细胞迅速下降、至7~9 d降至(0.2~0.5)×109/L,维持最低值时间2~4 d,网织红恢复1%的最低时间10~14 d,血小板恢复30×109/L最低时间12~14 d,骨髓增生迅速下降到重度减低,骨髓中除少数成熟的红细胞外无幼稚细胞,恢复至活跃时间12~14 d,但髓片巨核细胞均<10个/片。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的时间10~18 d。MAT第2阶段(交替HBI):AHBI后1~3 dWBC呈上升趋势,而后渐下降,最低达0.2~1.0×109/L,再度复升至1.5~2.0×109/L,继之再降,AHBI后第25天WBC (3.5~4.8)×109/L。血小板AHBI后自(82~95)×109/L渐降至LHBI后14 d(15~20)×109/L。血红蛋白由76~89 g/L降至72~89 g/L。AHBI后21 d胸骨采髓5例增生减低,3例活跃,巨核9~45个/片。周围血象复查均显示良好状态。
, http://www.100md.com
2.2 生存 8例至今存活180~480 d(中位数360 d),并且体质功能良好,按Karnofsky积分80~100分,除例3为难治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40 d复发外,其余均处于CCR。
附图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前后血相变化
2.3 残留病检测 本组病例MAT治疗前行IgH、TCRγ、RARα、AML/ETO基因检测,均显示基因重排阳性条带。MAT后3个月、6个月,仅例8、例3显示阳性,其余均持续阴转。
2.4 毒副反应及并发症 按WHO毒性反应标准分级,恶心、呕吐(Ⅰ~Ⅱ级100%)为主要急性毒性反应,放射性腮腺炎4例(Ⅰ~Ⅱ级50%)。亚急性毒性反应有脱发(Ⅰ~Ⅱ级100%),肝功能损害(Ⅰ~Ⅱ级100%),主要表现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无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发生。1例有轻度心肌缺血给以相应治疗后毒性反应迅速消失。例1、例3,BPC<1.0×109/L后曾发生较重出血,给以血小板输注后控制。无间质性肺炎(IP)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并发症发生,经180 d随访,2例女性病人均月经持续正常。IL-2、BCG-PPD治疗中例3、例5发生皮疹,例2发生皮肤瘙痒经过症治疗后消失。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临床上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往往注重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未能调动机体免疫功能,很多患者终因存在残留病而复发。因此,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寻找杀灭残留恶性血液病细胞的方法是提高恶性血液治愈率的唯一途径。恶性血液病细胞在体内发生迁移已成定论〔4~6〕,骨髓内迁移时间明显晚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正常造血干细胞胞迁移时间<14 d,恶性血液病细胞迁移时间14~21 d。大剂量化疗,动员后该时间差相对加大,利用该时间差对残留恶性血液细胞进行根除性治疗可为一良好治疗策略。残留恶性克隆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加之药物治疗为对数级杀灭,单纯药物化疗实难彻底清除。褚建新等〔6〕采用CTX+交替HBI不同剂量方案对BNML大鼠进行实验,多数基本治 愈,长期观察血象也基本恢复正常。放射线有其特异的杀伤恶性克隆细胞而不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免疫治疗已日趋成熟,能目的性攻击异常细胞加速凋亡。见于上述采用MAT既超大剂量治疗最大限度杀灭残留恶性克隆血液病细胞,又动员干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再以交替HBI杀灭微量耐药残留恶性克隆细胞。进一步过继免疫治疗IL-2、BCG-PPD激活骨髓(ABM),增得机体抗肿瘤能力产生GVL〔7〕,进而完全彻底目的性清除超微量残留恶性血液病细胞,以达到既清除了体内残留恶性克隆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建造血。本文对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例为难治病例。例3、例6同进合并CNSL。结果显示,预处理后10~14 d进行上半身照射,而后14~16 d再行下半身照射,HBI后7 d行过继免疫治疗均迅速恢复造血,MAT过程中毒副反应甚微,所有病例均未再度化疗,CCR最长者已达420 d,仅例3复发,残留病检测亦显示其AML/ETO融合基因MAT前后3个月、6个月阳性。其余病例IgH、TcRγ、RARα检测持续阴转。由于随访时间尚短,有关MAT、DFS、LFS有待远期随访观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Zhu ping,Liu leyu,Ying hui,et al.lmmunoglobulin gene rearrangenment in lymophoid trmo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2,37:1461~1461
3 Bearinan sI Appelbaum FR,Buckner CD,et al.Regimenrelated toxic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jckin oncoi,1988,6:1562~1562
4 褚建新,MartensaCM,阎影,等.交替身照射清除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15;12~12
5 褚建新,赵均铭,应红光,等.交替半身照射清除体内殖留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236~236
6 褚建新,赵均铭,王淑萍,等.大鼠白血病化疗后残留白血病细胞再增殖和再迁移.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37:1401~1401
7 于敏,杨建民,曹雪涛,等.白细胞介素Ⅰ基因和白细胞介素Ⅰ基因共转染白血病瘤苗的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630~630
(1998-08-08 收稿 1999-02-08 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