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39155
家族性心房颤动六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马 凝 杨 雪 刘 侠

    单位:马 凝 杨 雪 沈阳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辽宁省,110044;刘 侠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428 心房颤动(房颤)绝大多数(95%)均发生于心脏病患者,对未查出器质性心脏病者在心电图界中称为“孤立性房颤”。其中个别病例有家族性,亦称家族性房颤,但报道甚少。现将笔者所遇到的一家系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家系谱Ⅱ3,附图),女,68岁。43岁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每次发作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6小时,无任何诱因,且多出现在夜间。多次于门诊做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抗“O”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结构异常。诊断:特发性房颤。因患者发作时症状轻,不影响日常工作,未予药物控制。1995年开始(65岁),患者发作时间延长,并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当房颤终止时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伴有较频发的室性早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大。临床诊断:心律失常—特发性房颤,心力衰竭。经给予地高辛、胺碘酮口服,心力衰竭得以纠正,房颤基本控制,室性早搏消失,维持治疗至今,随诊患者偶有房颤发作,但很快自行终止,不影响日常生活。
, 百拇医药
    附图 家谱分析 说明见正文

    家系调查:该家系三代共25人,患者6人(24%)。第一代已病故,先证者母(Ⅰ2)因心脏病去世,具体病因不详。第二代中,3人发病,先证者的两位姐姐(Ⅱ5、Ⅱ7),出现阵发性心悸30余年,心电图呈阵发性房颤改变,经全面检查,原因不明。近几年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其中Ⅱ5于1997年(78岁)因心力衰竭去世。Ⅱ7(77岁)心电图转为持续性房颤两年,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期服地高辛维持。第三代3人发病,Ⅲ7、Ⅲ8均为43岁发病,多次于门诊做心电图示短阵房颤,发作时心电图图形基本相同,血生化检查:血脂、血糖、血沉、T3、T4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构无异常。Ⅲ7在上海检查诊断:“特发性房颤”。Ⅲ9 34岁发病,发作时间极短,症状轻微,无任何器质性心脏病。第四代中,可能因年龄均在20岁以下,无患病者。但Ⅲ8之女10岁开始因反复晕厥曾诊断:“QT间期延长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良好至今。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家族性房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多发生于成年后。房颤呈阵发性,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多次发作,症状轻微,药物控制良好。但也有房颤持续、药物治疗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本病属良性心律失常,生存年龄与正常人相似。Brugada等在3个家系的家族性房颤中分析了基因序列,找到其基因位点在D10S1694至D10S1786之间,初步确定了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本家系病史中反映出明显的先天性和家族遗传性倾向。其特点:均为40岁左右发病,且反复发作几十年后,均出现左心扩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转为持续性房颤。提示人们尽管家族性房颤预后良好,但对于年龄偏大,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应给予药物控制及预防发作的治疗。由于老年人同时存在动脉硬化的可能,发作时尤其应注意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一作者:马凝,女,35岁,主治医师,学士

    收稿:1998-11-27

    修回:1999-04-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