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39506
1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林惠岚 汤 发 张玉辕

    单位:林惠岚 张玉辕 桂林市人民医院CT室 广西桂林市 541002;汤 发 桂林市中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CT诊断

    华夏医学990436 在CT诊断中,胰腺囊性病变并不少见,但其起源繁多,定性时容易互相混淆。笔者搜集我院1992年3月至1998年6月根据手术、病理及典型CT表现,临床特征已确诊的1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目的在于加深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认识,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992年3月至1998年6月我院胰腺CT扫描中共发现10例胰腺囊性病变,男5例,年龄39~69岁;女5例,年龄27~62岁,平均47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及摸到腹部包块,病程1~5月8例,1~2年2例。病理及临床手术确诊:胰腺真性囊肿1例,胰腺粘液性囊腺瘤1例,胰腺假性囊肿8例。
, 百拇医药
    扫描方法:(CT-W400型)全身CT扫描机常规腹部CT扫描,采用矩阵320×320、120KV、250mA,F1层距层厚为10mm,照片选择窗宽为160,窗位为40。全部病例以肝平面至胰腺钩突下方平扫,部分病例进行局部放大,薄层扫描,必要时予60%泛影葡胺100ml静脉快速注射后增强扫描。

    2 结果

    本组10例囊性病变中,囊肿位于胰体、尾部7例,胰头部1例,呈巨大薄壁囊肿并胰腺萎缩2例;囊肿直径≤5cm 4例,5~10cm 2例,10~15cm 2例,直径30~40cm 2例;囊肿呈卵圆形8例,呈圆形2例,其中8例为薄壁、无结节、无间隔,囊内均匀液体密度样表现,增强后囊内无改变,壁强化,CT值0.8~24HU;1例呈薄壁,囊内示不均匀略高密度与低密度混杂影,予增强后仅见壁强化,囊内无强化表现;1例表现为厚壁,囊内存在结节状实变区及分隔,予增强扫描示囊内实变区不规则强化。
, 百拇医药
    3 讨论

    CT对于胰腺囊肿的发现较为敏感,对于有急、慢性胰腺炎病史、胰腺外伤及酗酒病史的患者,CT检查发现胰内、外有单发或多发圆形薄壁、低密度囊性肿物,此时诊断胰腺假性囊肿问题不大。少数胰腺假性囊肿内有出血或者坏死物时CT值可升高,此时则应与胰腺囊性肿瘤鉴别。临床常将胰腺囊性肿瘤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病理分两型:粘液性及浆液性,浆液性囊肿CT表现为囊实性、囊小,中心有放射状排列的纤维索条,小囊内有钙斑。粘液性囊肿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轮廓清晰,光滑或分叶状,整个瘤体平扫为低密度,囊内有分隔,壁厚薄不均,时见乳头结节突入囊腔内,并见壁壳状钙化[1]。本组10例患者中有1例胰腺粘液囊肿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其误诊原因是由于对该病例CT平扫时囊内存在结节状实变区,且增强扫描时,实变区可强化,而胰腺假性囊肿内无实变区及强化改变的CT表现而忽略。同样,掌握浆液性囊肿囊内有增强效应的隔而呈蜂窝状,并可见钙斑的CT表现,亦可避免将其误诊为假性囊肿。
, http://www.100md.com
    胰腺真性囊肿临床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现,偶见于成人,包括单发性囊肿或潴留性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单房或多房,多发胰腺囊肿曾有人报道约有10%患者伴有多囊肾。本组10例病例中有1例将胰腺真性囊肿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后经手术病理检查才予以确诊。病理组织学上真性囊肿内壁衬以单层上皮,可为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似有分化鳞状上皮[2],一般由于腺管发育异常或因胰管阻塞所致。而胰腺假性囊肿的囊壁均较真性囊肿厚,多伴有慢性胰腺炎改变,其病理学显示囊壁一般无上皮,呈炎性纤维组织包裹。故对于无明显胰腺炎病史、外伤史而发现胰腺光滑、壁薄、无结节单一囊肿,低密度而又均匀,CT值类似水样密度的胰腺内囊性占位病变,无对比增强,对邻近器官亦无侵蚀者应考虑胰腺真性囊肿的可能性。另外,据文献报道:约6%~8%胰头癌可合并体尾部贮留囊肿,此时根据囊肿近侧或上部可见实质性肿瘤及腹部淋巴结受累肿大及其他胰头癌的CT表现,则不难诊断。

    总之,胰腺囊性病变的表现虽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只要掌握各型病变的特征性CT表现,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结合临床病史及表现,对其诊断一般不难,而某些表现缺乏特征性的病例,确诊则常依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主编.临床体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69

    2 赵荣国,任小波,张伟宏,等.成人胰腺真性囊肿的诊断(附九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8(31):8

    (收稿 1999-05-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