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影响(附10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仁志 赵庆杰
单位:李仁志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急诊科(157000);赵庆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0436 本文对109例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组为本科近二年收治的TIA患者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7~70岁,平均57.3岁。脑血栓形成63例,其中男50例,女13例,年龄38~76岁,平均57岁。以上患者在住院前均未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住院后空腹采血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对照组45人,其中男30人,女15人,年龄45~60岁,平均52.5岁。近1年无脑血管疾病发生,近1月内未用过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女性为非月经期。
对正常对照组及病例组均采用光学比浊法原理,应用PAM-2型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和自动平衡记录仪进行曲线描记记录。
采用进口ADP 10 μΜ做聚集诱导剂,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2 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
3 讨论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为光学比浊法和电学阻抗法。其原理即利用血小板聚集后的透光度和电阻变化来计算聚集程度。
很多研究已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本文检测结果认为TIA脑血栓形成在急性期时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增高。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1~3天内有时CT扫描尚不能发现阳性结果,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收稿:1998-05-14,修回:1998-09-25), http://www.100md.com
单位:李仁志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急诊科(157000);赵庆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0436 本文对109例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组为本科近二年收治的TIA患者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7~70岁,平均57.3岁。脑血栓形成63例,其中男50例,女13例,年龄38~76岁,平均57岁。以上患者在住院前均未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住院后空腹采血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对照组45人,其中男30人,女15人,年龄45~60岁,平均52.5岁。近1年无脑血管疾病发生,近1月内未用过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女性为非月经期。
对正常对照组及病例组均采用光学比浊法原理,应用PAM-2型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和自动平衡记录仪进行曲线描记记录。
采用进口ADP 10 μΜ做聚集诱导剂,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2 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
3 讨论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为光学比浊法和电学阻抗法。其原理即利用血小板聚集后的透光度和电阻变化来计算聚集程度。
很多研究已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本文检测结果认为TIA脑血栓形成在急性期时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增高。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1~3天内有时CT扫描尚不能发现阳性结果,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收稿:1998-05-14,修回:1998-09-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