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V)
作者: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南京 210038)
关键词:山紫菀类;橐吾属;检索表
990429 摘 要 总结了山紫菀类药材性状和显微的共同特征;列出了36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归纳了主要的鉴别特征。
前4报[1~3]对36种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报道。本报对该类药材的共有特征进行了归纳,以便与其它药材相区别;为了便于同类药材的鉴定,列出了36种基源植物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对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1 性状特征
根茎多数呈不规则块状、少数呈葫芦状或球状,长 0.3~6.0(~8.0) cm,直径0.4~4.0(~6.0) cm;顶端具残留的茎基,大多数种类具纤维状的叶柄残基,中下部着生多数须状根。根圆柱形,长达10~20 cm,直径0.5~5.0 mm;表面常具细纵皱纹;质多数硬脆,极少柔韧,中央小木芯颜色较皮部浅;气淡,多微香;味多辛、苦,少数味甘或先甘后苦。
, http://www.100md.com
2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结合纵切面):表皮细胞1 列,细胞壁木化稍增厚。下皮细胞常为1 列,偶见2 列,多数种类细胞壁木化稍增厚,少数种类薄壁。皮层宽广,少数种类近下皮的数列壁非木化增厚,有的有石细胞散在;油管1 轮、2~3 轮或多轮(仅1 种),每1轮油管的数目与初生韧皮部束同数并对列,有的2~3 个油管并生或数个成群,少数种类无油管: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中柱类圆形或类多角形;中柱鞘多为薄壁细胞,少数种类正对韧皮部部分的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3~15原型,常见4~9原型,大多数种类次生生长明显,次生木质部位于初生木质部束之间,少数种类次生生长未见;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束与初生木质部束互生,位于次生木质部外侧,细胞较小,多角形,排列紧密;大多数种类髓部明显,为类多角形的薄壁或厚壁细胞,少数种类无明显髓部。
根横切面显微特征检索表
1.皮层有油管
, 百拇医药
2
1.皮层无油管
34
2.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兼为内皮层细胞
3
2.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不兼为内皮层细胞
5
3.次生生长不明显;初生木质部4~6原型,每束具导管5~20个
1.鹿蹄橐吾Ligularia. hodgsonii
3.次生生长明显
4
, http://www.100md.com
4.初生木质部为7~9原型;中央髓部明显
2.齿叶橐吾L. dentata
4.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导管分化至中心,无髓部
3.大头橐吾L. japonica
5.髓部不明显
6
5.髓部明显
11
6.下皮细胞壁薄;初生木质部4~6原型
4.川鄂橐吾L. wilsoniana
6.下皮细胞壁木化稍增厚
, 百拇医药
7
7.中柱鞘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8
7.中柱鞘细胞壁薄
9
8.皮层近下皮的2~3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有多数石细胞散在
5.橐吾L.sibirica
8.皮层近下皮细胞壁薄;无石细胞
6.密花橐吾L.confertiflora
9.油管2 轮;初生木质部5原型
7.帕米尔橐吾L.alpigena
, 百拇医药
9.油管1 轮;初生木质部3~5原型
10
10.皮层近下皮的2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3原型
8.太白山橐吾L.dolichobotrys
10.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初生木质部4~5原型
9.蹄叶橐吾L.fischeri
11.油管1 轮
12
11.油管2 轮或以上
27
12.下皮细胞壁薄,非木化
, http://www.100md.com
13
12.下皮细胞壁木化稍增厚
14
13.初生木质部5~7原型;油管距内皮层3~4 列细胞
10.黄亮橐吾L.caloxantha
13.初生木质部3~4原型;油管距内皮层0~3 列细胞
11.南川橐吾L.nanchuanica
14.油管巨型,长径450~690 μm,明显大于中柱直径
12.侧茎橐吾L.pleurocaulis
14.油管直径小于中柱直径
, http://www.100md.com
15
15.中柱鞘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16
15.中柱鞘细胞壁薄,非木化
18
16.皮层近下皮的1~2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次生生长不明显
13.毛苞橐吾L.sibirica var.araneosa
16.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次生生长明显
17
17.下皮细胞切向类长方形;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15~30 个;根毛不明显
, http://www.100md.com
14.狭苞橐吾L.intermedia
17.下皮细胞径向类长方形;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20 个;根毛明显
15.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
18.皮层有多数石细胞散在
19
18.皮层无石细胞散在
20
19.次生生长明显;油管类椭圆形,长径达225 μm;根毛明显:髓部细胞类多角形
16.掌叶橐吾L.przewalskii
19.次生生长不明显;油管类圆形,直径达88 μm;根毛不明显;髓部细胞类长方形
, http://www.100md.com
17.复序橐吾L.jaluensis
20.皮层近下皮的2~5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为5原型,每束具导管20~30 个
18离舌橐吾L.veitchiana
20.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
21
21.下皮细胞壁三面增厚,内切向壁薄;初生木质部4~6原型,每束具导管4~10个
19.宽戟橐吾L.latihastata
21.下皮细胞壁均匀增厚
22
22.油管距内皮层3~10 列细胞
, http://www.100md.com
23
22.油管距内皮层0~3 列细胞
25
23.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18 个
24
23.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5~10 个;油管距内皮层约10列细胞
20.毛茎橐吾L.eriocaulis
24.油管直径200~350 μm,距内皮层7~9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11~18 个
21.浅苞橐吾L.cyathiceps
24.油管直径70~180 μm,距内皮层3~7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17 个
, 百拇医药
22.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
25.油管单生,不成群
26
25.油管常2~6 个成群,紧靠内皮层;初生木质部4~5原型,每束导管5~11 个
23.大黄橐吾L.duciformis
26.下皮细胞1 列,初生木质部4~5原型,每束具导管8~21 个
24.长白山橐吾L.jamesii
26.下皮细胞2 列,初生木质部5或7原型,每束具导管4~8 个
25.黄帚橐吾L.virgaurea
, 百拇医药
27.油管5~7 轮;初生木质部9、11或13原型,每束具导管2~12 个;韧皮部束相互连接成一圈
26.宽舌橐吾L.platyglossa
27.油管2~3 轮
28
28.皮层外侧有石细胞散在;初生木质部8~9原型,每束具导管8~13 个
27.舟叶橐吾L.cymbulifera
28.皮层无石细胞
29
29.近下皮的数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30
, http://www.100md.com
29.近下皮细胞壁薄
31
30.油管2~3 轮,内轮距内皮层1~2 列细胞;根毛明显;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5~15
28.异叶橐吾L.heterophylla
30.油管2 轮,内轮距内皮层5~10 列细胞;根毛不明显;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7~10 个
29.网脉橐吾L.dictyoneura
31.初生木质部12、13或15原型,每束具导管5~14 个;内轮油管距内皮层0~2 列细胞;油管常2~4 个并生
30.牛蒡叶橐吾L.lapathifolia
, 百拇医药
31.初生木质部6~9原型
32
32.下皮细胞切向类长方形;油管2~3轮,内轮油管距内皮层0~1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6~8原型,每束具管3~12 个
31.东俄洛橐吾L.tongolensis
32.下皮细胞径向延长;油管2 轮
33
33.内轮油管距内皮层2~5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7~8原型,每束具导管6~15 个
32.棉毛橐吾L.vellerea
33.内轮油管距内皮层5~8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6、7、9原型,每束具导管4~10 个
, 百拇医药
33.苍山橐吾L.tsangchanensis
34.有油细胞群;初生木质部4或6原型,每束具导管7~15 个
34.藏橐吾L.rumicifolia
34.无油细胞群;初生木质部4~5原型
35
35.下皮细胞切向延长;次生生长明显
35.塔序橐吾L.thyrsoidea
35.下皮细胞径向延长;次生生长不明显
36.天山橐吾L.narynensis3 讨论
山紫菀类药材来源于同属植物,其相似程度较大,鉴别比较困难,但只要把性状和显微特征结合起来,大多数种类是可以正确鉴别的。由于山紫菀的一部分种类中含有毒性很大的肝毒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4],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可靠,我们对性状和显微的主要鉴别特征归纳如下:
, 百拇医药
3.1 根中的油管对山紫菀类药材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意义,尤其是油管的有无、轮数、单生或成群、距内皮层的细胞列数,再结合髓部及次生生长明显与否、初生木质部每束导管的数目、皮层外侧及中柱鞘细胞是否非木化增厚等特征,就可较好地区别山紫菀类药材。
3.2 《中药志》[5]在山紫菀的“显微鉴别”项下,描述其根有“离生油室4~6 个”。但根据我们对橐吾属植物根不同部位纵切面的观察,确认该属植物中只有油管或油细胞(极少见),没有油室。
3.3 在该属植物齿叶橐吾、大头橐吾、鹿蹄橐吾中,首次发现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兼为内皮层细胞,且这3 种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都比较高[4]。
3.4 根据根茎的形状可把山紫菀类药材分为两大类:(1)根茎为葫芦状或球状,包括狭苞橐吾、川鄂橐吾、毛苞橐吾、橐吾、南川橐吾、密花橐吾及窄头橐吾等;(2)根茎为不规则块状,大部分山紫菀属于该类型。
, http://www.100md.com
3.5 根的直径、颜色、表面毛状物的有无、质的硬脆与柔韧、断面的颜色根茎表面的颜色及大小等可作为药材鉴别的辅助特征。
*Address:Zhang Mian,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g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866)资助项目。
参 考 文 献
1 张 勉,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11
2 张 勉,等.中草药,1998,29(11):772
3 张 勉,等.中草药,1999,30(增刊)
4 赵显国.含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中国药科大学,1997:98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5
(1998-08-26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南京 210038)
关键词:山紫菀类;橐吾属;检索表
990429 摘 要 总结了山紫菀类药材性状和显微的共同特征;列出了36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归纳了主要的鉴别特征。
前4报[1~3]对36种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报道。本报对该类药材的共有特征进行了归纳,以便与其它药材相区别;为了便于同类药材的鉴定,列出了36种基源植物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对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1 性状特征
根茎多数呈不规则块状、少数呈葫芦状或球状,长 0.3~6.0(~8.0) cm,直径0.4~4.0(~6.0) cm;顶端具残留的茎基,大多数种类具纤维状的叶柄残基,中下部着生多数须状根。根圆柱形,长达10~20 cm,直径0.5~5.0 mm;表面常具细纵皱纹;质多数硬脆,极少柔韧,中央小木芯颜色较皮部浅;气淡,多微香;味多辛、苦,少数味甘或先甘后苦。
, http://www.100md.com
2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结合纵切面):表皮细胞1 列,细胞壁木化稍增厚。下皮细胞常为1 列,偶见2 列,多数种类细胞壁木化稍增厚,少数种类薄壁。皮层宽广,少数种类近下皮的数列壁非木化增厚,有的有石细胞散在;油管1 轮、2~3 轮或多轮(仅1 种),每1轮油管的数目与初生韧皮部束同数并对列,有的2~3 个油管并生或数个成群,少数种类无油管: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中柱类圆形或类多角形;中柱鞘多为薄壁细胞,少数种类正对韧皮部部分的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3~15原型,常见4~9原型,大多数种类次生生长明显,次生木质部位于初生木质部束之间,少数种类次生生长未见;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束与初生木质部束互生,位于次生木质部外侧,细胞较小,多角形,排列紧密;大多数种类髓部明显,为类多角形的薄壁或厚壁细胞,少数种类无明显髓部。
根横切面显微特征检索表
1.皮层有油管
, 百拇医药
2
1.皮层无油管
34
2.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兼为内皮层细胞
3
2.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不兼为内皮层细胞
5
3.次生生长不明显;初生木质部4~6原型,每束具导管5~20个
1.鹿蹄橐吾Ligularia. hodgsonii
3.次生生长明显
4
, http://www.100md.com
4.初生木质部为7~9原型;中央髓部明显
2.齿叶橐吾L. dentata
4.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导管分化至中心,无髓部
3.大头橐吾L. japonica
5.髓部不明显
6
5.髓部明显
11
6.下皮细胞壁薄;初生木质部4~6原型
4.川鄂橐吾L. wilsoniana
6.下皮细胞壁木化稍增厚
, 百拇医药
7
7.中柱鞘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8
7.中柱鞘细胞壁薄
9
8.皮层近下皮的2~3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有多数石细胞散在
5.橐吾L.sibirica
8.皮层近下皮细胞壁薄;无石细胞
6.密花橐吾L.confertiflora
9.油管2 轮;初生木质部5原型
7.帕米尔橐吾L.alpigena
, 百拇医药
9.油管1 轮;初生木质部3~5原型
10
10.皮层近下皮的2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3原型
8.太白山橐吾L.dolichobotrys
10.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初生木质部4~5原型
9.蹄叶橐吾L.fischeri
11.油管1 轮
12
11.油管2 轮或以上
27
12.下皮细胞壁薄,非木化
, http://www.100md.com
13
12.下皮细胞壁木化稍增厚
14
13.初生木质部5~7原型;油管距内皮层3~4 列细胞
10.黄亮橐吾L.caloxantha
13.初生木质部3~4原型;油管距内皮层0~3 列细胞
11.南川橐吾L.nanchuanica
14.油管巨型,长径450~690 μm,明显大于中柱直径
12.侧茎橐吾L.pleurocaulis
14.油管直径小于中柱直径
, http://www.100md.com
15
15.中柱鞘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16
15.中柱鞘细胞壁薄,非木化
18
16.皮层近下皮的1~2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次生生长不明显
13.毛苞橐吾L.sibirica var.araneosa
16.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次生生长明显
17
17.下皮细胞切向类长方形;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15~30 个;根毛不明显
, http://www.100md.com
14.狭苞橐吾L.intermedia
17.下皮细胞径向类长方形;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20 个;根毛明显
15.窄头橐吾L.stenocephala
18.皮层有多数石细胞散在
19
18.皮层无石细胞散在
20
19.次生生长明显;油管类椭圆形,长径达225 μm;根毛明显:髓部细胞类多角形
16.掌叶橐吾L.przewalskii
19.次生生长不明显;油管类圆形,直径达88 μm;根毛不明显;髓部细胞类长方形
, http://www.100md.com
17.复序橐吾L.jaluensis
20.皮层近下皮的2~5 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初生木质部为5原型,每束具导管20~30 个
18离舌橐吾L.veitchiana
20.皮层近下皮的细胞壁薄
21
21.下皮细胞壁三面增厚,内切向壁薄;初生木质部4~6原型,每束具导管4~10个
19.宽戟橐吾L.latihastata
21.下皮细胞壁均匀增厚
22
22.油管距内皮层3~10 列细胞
, http://www.100md.com
23
22.油管距内皮层0~3 列细胞
25
23.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18 个
24
23.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5~10 个;油管距内皮层约10列细胞
20.毛茎橐吾L.eriocaulis
24.油管直径200~350 μm,距内皮层7~9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11~18 个
21.浅苞橐吾L.cyathiceps
24.油管直径70~180 μm,距内皮层3~7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9~17 个
, 百拇医药
22.干崖子橐吾L.kanaitzensis
25.油管单生,不成群
26
25.油管常2~6 个成群,紧靠内皮层;初生木质部4~5原型,每束导管5~11 个
23.大黄橐吾L.duciformis
26.下皮细胞1 列,初生木质部4~5原型,每束具导管8~21 个
24.长白山橐吾L.jamesii
26.下皮细胞2 列,初生木质部5或7原型,每束具导管4~8 个
25.黄帚橐吾L.virgaurea
, 百拇医药
27.油管5~7 轮;初生木质部9、11或13原型,每束具导管2~12 个;韧皮部束相互连接成一圈
26.宽舌橐吾L.platyglossa
27.油管2~3 轮
28
28.皮层外侧有石细胞散在;初生木质部8~9原型,每束具导管8~13 个
27.舟叶橐吾L.cymbulifera
28.皮层无石细胞
29
29.近下皮的数列细胞壁非木化增厚
30
, http://www.100md.com
29.近下皮细胞壁薄
31
30.油管2~3 轮,内轮距内皮层1~2 列细胞;根毛明显;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5~15
28.异叶橐吾L.heterophylla
30.油管2 轮,内轮距内皮层5~10 列细胞;根毛不明显;初生木质部每束具导管7~10 个
29.网脉橐吾L.dictyoneura
31.初生木质部12、13或15原型,每束具导管5~14 个;内轮油管距内皮层0~2 列细胞;油管常2~4 个并生
30.牛蒡叶橐吾L.lapathifolia
, 百拇医药
31.初生木质部6~9原型
32
32.下皮细胞切向类长方形;油管2~3轮,内轮油管距内皮层0~1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6~8原型,每束具管3~12 个
31.东俄洛橐吾L.tongolensis
32.下皮细胞径向延长;油管2 轮
33
33.内轮油管距内皮层2~5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7~8原型,每束具导管6~15 个
32.棉毛橐吾L.vellerea
33.内轮油管距内皮层5~8 列细胞;初生木质部6、7、9原型,每束具导管4~10 个
, 百拇医药
33.苍山橐吾L.tsangchanensis
34.有油细胞群;初生木质部4或6原型,每束具导管7~15 个
34.藏橐吾L.rumicifolia
34.无油细胞群;初生木质部4~5原型
35
35.下皮细胞切向延长;次生生长明显
35.塔序橐吾L.thyrsoidea
35.下皮细胞径向延长;次生生长不明显
36.天山橐吾L.narynensis3 讨论
山紫菀类药材来源于同属植物,其相似程度较大,鉴别比较困难,但只要把性状和显微特征结合起来,大多数种类是可以正确鉴别的。由于山紫菀的一部分种类中含有毒性很大的肝毒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4],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可靠,我们对性状和显微的主要鉴别特征归纳如下:
, 百拇医药
3.1 根中的油管对山紫菀类药材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意义,尤其是油管的有无、轮数、单生或成群、距内皮层的细胞列数,再结合髓部及次生生长明显与否、初生木质部每束导管的数目、皮层外侧及中柱鞘细胞是否非木化增厚等特征,就可较好地区别山紫菀类药材。
3.2 《中药志》[5]在山紫菀的“显微鉴别”项下,描述其根有“离生油室4~6 个”。但根据我们对橐吾属植物根不同部位纵切面的观察,确认该属植物中只有油管或油细胞(极少见),没有油室。
3.3 在该属植物齿叶橐吾、大头橐吾、鹿蹄橐吾中,首次发现油管内侧的分泌细胞兼为内皮层细胞,且这3 种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都比较高[4]。
3.4 根据根茎的形状可把山紫菀类药材分为两大类:(1)根茎为葫芦状或球状,包括狭苞橐吾、川鄂橐吾、毛苞橐吾、橐吾、南川橐吾、密花橐吾及窄头橐吾等;(2)根茎为不规则块状,大部分山紫菀属于该类型。
, http://www.100md.com
3.5 根的直径、颜色、表面毛状物的有无、质的硬脆与柔韧、断面的颜色根茎表面的颜色及大小等可作为药材鉴别的辅助特征。
*Address:Zhang Mian,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g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866)资助项目。
参 考 文 献
1 张 勉,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11
2 张 勉,等.中草药,1998,29(11):772
3 张 勉,等.中草药,1999,30(增刊)
4 赵显国.含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中国药科大学,1997:98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5
(1998-08-26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