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缺盆经脉交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天源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 北京100029
关键词:针灸;腧穴;缺盆;特定穴;交会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436 缺盆既是一个中医的解剖部位,也是一个穴位名称。作为解剖部位是指锁骨上窝,作为穴位定位于:锁骨上窝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本穴从古至今都认为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笔者认为缺盆穴处相交会的经脉、经别、经筋较多,应视其为交会穴。其意义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交会穴,而是扩大其临床治疗范围,这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1 缺盆为交会穴
1.1 来自经络循行及病候方面的依据
从《灵枢.经脉》的经文来看,与缺盆发生联系的有6条经脉,3条经筋,3条经别;并且有四处明确记载了缺盆处疼痛。相交会的6条经脉是:①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②大肠经(下入缺盆络肺……从缺盆上颈);③小肠经(交肩上,入缺盆);④三焦经(入缺盆布膻中……其支者上出缺盆);⑤胃经(入缺分下膈……从缺盆下乳内廉);⑥胆经(入缺盆……其支者合缺盆)。相交会的3条经筋是:①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②足阳明之筋(至缺盆而结);③足太阳之筋(入腋下,上出缺盆……其支者出缺盆)。相交会的3条经别是:①手太阴之正(散之大肠,上入缺盆);②手阳明之正(出缺盆合于阳明也);③手少阳之正(别于巅,下走三焦)。记载缺盆处疼痛的四处为:①肺经的是动病(缺盆中痛);②小肠经的经筋病(其病缺盆中纽痛);③膀胱经的经筋病(缺盆中纽痛);④胆经的经筋病(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 百拇医药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过程中,原文仅为“从肺系横出腋下”,没有论及与缺盆的关系。但是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注肺系“谓喉咙也”。《难经.四十二难》杨玄操注:“喉咙,……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以上两条注解目前均被医家认可。据此有理由认为从喉咙横出腋下必经缺盆。从手太阴肺经的是动病中记有“缺盆中痛”这一点来看,更可以证明手太阴肺经必行于缺盆。
从以上所提及的经文不难看出,有7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通达缺盆。将缺盆定为交会穴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1.2 来自文献中主治症状的依据
在对古今33部文献调查中,缺盆的主治症状有239个(含重复)。其病位、主治症状,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对239个主治症状按病位的分类 病位
主治症状
次数
%
肺
息贲、息贲胸满、喘急、喘息、喘急息贲、咳、咳嗽、咳嗽血、咳喘、气逆、发疽、汗不出、汗出、自汗
62
25.94
胸肺
伤寒胸中热不已、伤寒瘀热结胸、胸背拘急不能屈伸、胸满、胸满喘咳、胸满咳喘、胸满水肿、热满胸中、胸膜炎、胸热、胸中满、胸中热、胸中热满
, http://www.100md.com
38
15.90
肺系
咽喉肿痛、咽肿、哽噎、扁桃体炎、喉痹
31
12.97
肩臂
臂背不举、肩引项背不举、肩引项臂不举、肩引项不举、肩痛引项、肩痛引项寒热
8
3.34
局部
缺盆痛肿、缺盆中满、缺盆中痛、缺盆中肿、缺盆中肿痛、缺盆中肿外溃、缺盆肿溃
, 百拇医药
33
13.81
颈
瘰疬、淋巴结核、项肩部诸肌炎症、项强、项瘿、瘿瘤
32
13.39
胁
肋间神经痛、神经痛、胁下气上冲
4
1.67
水肿
腹大水气、腹满水气、满腹大水气、水肿
, 百拇医药
13
5.44
寒热
寒热、寒热往来、寒热历适项
18
7.53
从表1可见:①病位属肺(因肺主表,故将汗的病位归于肺),肺系、胸肺的症状共出现131次,占全部症状的54.81%,这一点似可说明手太阴肺经应经过缺盆。②从缺盆可治肩臂部症状这一点看,手三阳经之经气通于缺盆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③足三阳经之经气通于缺盆可从本穴能够治疗水肿、寒热往来等症状上找到临床上的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缺盆是手太阴肺经、手足六阳经的交会穴的结论。
, http://www.100md.com 1.3 来自现代医学应用的佐证
缺盆的深处有支配上肢感觉和运动的臂丛,现代医学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据此也可以看出缺盆与上肢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将缺盆定为交会穴是不妥的。
2 临床意义
通过讨论缺盆处的经脉交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个穴位,并有助于在临床中扩大该穴位的治疗范围。把缺盆定为交会穴,将为缺盆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上肢疾病(如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肩臂不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了避免针刺引起气胸,可以采用在缺盆穴处做弹拨等手法(垂直于臂丛前后拨动)。在施用手法时,患者的上肢可以有明显的麻木感或酸胀感。上述方法在治疗上肢病和与肺相关疾病时既安全,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重新认识经文,并从中去领悟那些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如从肺系横出腋下),对于全面掌握、使用穴位,拓宽治疗范围是有很大意义的。
, http://www.100md.com
在5版和6版《腧穴学》教材中,均没有将缺盆治疗上肢病的内容写入,以致于缩小了这个穴位的治疗范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把此穴作为交会穴或许是主要的。
提起穴位,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针刺。针灸有很好的疗效,但针刺某些穴位时确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素问.刺禁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亥逆。”也正是因为这种危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穴位的使用与发展。笔者认为以指代针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是针刺的必要补充;同样具有“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之疗效。
作者简介:于天源,男,33岁,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9-03-05), http://www.100md.com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 北京100029
关键词:针灸;腧穴;缺盆;特定穴;交会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436 缺盆既是一个中医的解剖部位,也是一个穴位名称。作为解剖部位是指锁骨上窝,作为穴位定位于:锁骨上窝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本穴从古至今都认为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笔者认为缺盆穴处相交会的经脉、经别、经筋较多,应视其为交会穴。其意义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交会穴,而是扩大其临床治疗范围,这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1 缺盆为交会穴
1.1 来自经络循行及病候方面的依据
从《灵枢.经脉》的经文来看,与缺盆发生联系的有6条经脉,3条经筋,3条经别;并且有四处明确记载了缺盆处疼痛。相交会的6条经脉是:①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②大肠经(下入缺盆络肺……从缺盆上颈);③小肠经(交肩上,入缺盆);④三焦经(入缺盆布膻中……其支者上出缺盆);⑤胃经(入缺分下膈……从缺盆下乳内廉);⑥胆经(入缺盆……其支者合缺盆)。相交会的3条经筋是:①手太阴之筋(上结缺盆);②足阳明之筋(至缺盆而结);③足太阳之筋(入腋下,上出缺盆……其支者出缺盆)。相交会的3条经别是:①手太阴之正(散之大肠,上入缺盆);②手阳明之正(出缺盆合于阳明也);③手少阳之正(别于巅,下走三焦)。记载缺盆处疼痛的四处为:①肺经的是动病(缺盆中痛);②小肠经的经筋病(其病缺盆中纽痛);③膀胱经的经筋病(缺盆中纽痛);④胆经的经筋病(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 百拇医药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过程中,原文仅为“从肺系横出腋下”,没有论及与缺盆的关系。但是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注肺系“谓喉咙也”。《难经.四十二难》杨玄操注:“喉咙,……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以上两条注解目前均被医家认可。据此有理由认为从喉咙横出腋下必经缺盆。从手太阴肺经的是动病中记有“缺盆中痛”这一点来看,更可以证明手太阴肺经必行于缺盆。
从以上所提及的经文不难看出,有7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通达缺盆。将缺盆定为交会穴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1.2 来自文献中主治症状的依据
在对古今33部文献调查中,缺盆的主治症状有239个(含重复)。其病位、主治症状,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对239个主治症状按病位的分类 病位
主治症状
次数
%
肺
息贲、息贲胸满、喘急、喘息、喘急息贲、咳、咳嗽、咳嗽血、咳喘、气逆、发疽、汗不出、汗出、自汗
62
25.94
胸肺
伤寒胸中热不已、伤寒瘀热结胸、胸背拘急不能屈伸、胸满、胸满喘咳、胸满咳喘、胸满水肿、热满胸中、胸膜炎、胸热、胸中满、胸中热、胸中热满
, http://www.100md.com
38
15.90
肺系
咽喉肿痛、咽肿、哽噎、扁桃体炎、喉痹
31
12.97
肩臂
臂背不举、肩引项背不举、肩引项臂不举、肩引项不举、肩痛引项、肩痛引项寒热
8
3.34
局部
缺盆痛肿、缺盆中满、缺盆中痛、缺盆中肿、缺盆中肿痛、缺盆中肿外溃、缺盆肿溃
, 百拇医药
33
13.81
颈
瘰疬、淋巴结核、项肩部诸肌炎症、项强、项瘿、瘿瘤
32
13.39
胁
肋间神经痛、神经痛、胁下气上冲
4
1.67
水肿
腹大水气、腹满水气、满腹大水气、水肿
, 百拇医药
13
5.44
寒热
寒热、寒热往来、寒热历适项
18
7.53
从表1可见:①病位属肺(因肺主表,故将汗的病位归于肺),肺系、胸肺的症状共出现131次,占全部症状的54.81%,这一点似可说明手太阴肺经应经过缺盆。②从缺盆可治肩臂部症状这一点看,手三阳经之经气通于缺盆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③足三阳经之经气通于缺盆可从本穴能够治疗水肿、寒热往来等症状上找到临床上的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缺盆是手太阴肺经、手足六阳经的交会穴的结论。
, http://www.100md.com 1.3 来自现代医学应用的佐证
缺盆的深处有支配上肢感觉和运动的臂丛,现代医学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据此也可以看出缺盆与上肢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将缺盆定为交会穴是不妥的。
2 临床意义
通过讨论缺盆处的经脉交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个穴位,并有助于在临床中扩大该穴位的治疗范围。把缺盆定为交会穴,将为缺盆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上肢疾病(如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肩臂不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了避免针刺引起气胸,可以采用在缺盆穴处做弹拨等手法(垂直于臂丛前后拨动)。在施用手法时,患者的上肢可以有明显的麻木感或酸胀感。上述方法在治疗上肢病和与肺相关疾病时既安全,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重新认识经文,并从中去领悟那些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如从肺系横出腋下),对于全面掌握、使用穴位,拓宽治疗范围是有很大意义的。
, http://www.100md.com
在5版和6版《腧穴学》教材中,均没有将缺盆治疗上肢病的内容写入,以致于缩小了这个穴位的治疗范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不把此穴作为交会穴或许是主要的。
提起穴位,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针刺。针灸有很好的疗效,但针刺某些穴位时确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素问.刺禁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亥逆。”也正是因为这种危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穴位的使用与发展。笔者认为以指代针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也是针刺的必要补充;同样具有“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之疗效。
作者简介:于天源,男,33岁,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9-03-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