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作者:吴万芬
单位:广西民族医院心二科
关键词:
广西医学9905103 1987~1998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4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根据心电图改变(包括病理性Q波及ST-T缺血演变过程)及/或心肌酶学改变确诊。其中男1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8.8岁。单纯累及前壁65例,单纯累及下壁51例,同时累及前壁和下壁16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0例,非Q波性AMI 9例。
1.2 起病情况:125例(85.6%)以胸痛为首发症状,随着年龄增大,胸痛发生比例减少,老年病人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137例(93.8%)患者有病理性Q波,1987~1991年与1992~1998年病理性Q波发生率分别为98.1%和91.4%。10例下壁合并右室心梗均为1994~1998年发现的。
, http://www.100md.com
1.3 梗塞部位:本组累及前壁65例,占44.5%;累及下壁51例,占34.9%;同时累及前壁和下壁16例,占10.9%;下壁合并右室心梗10例,占6.8%。
1.4 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居多,54例,占37.0%;其次是心衰28例,占19.2%;休克18例,占12.3%;低血压7例,占4.8%;脑梗塞3例,占2.1%。
1.5 病死率:本组死亡17例,年龄<60岁共有55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7.2%;年龄>60岁共有9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3%(两组比较P<0.05)。下壁合并右室必梗10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50.0%。从临床资料分析1992~1998年病死率已较1987~1991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1.6 死亡原因:17例死亡病例中心衰10例,占58.8%;休克9例,占52.9%;心律失常7例,占41.2%;阿一斯综合征1例,占5.9%。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AMI后出现三大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17例死亡病例中有16例发生了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或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占首位。10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的病人中死亡5例,病死率甚高。既往认为右室梗塞比较容易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并发急性左心衰。5例死亡病例中均因输液量过多引起左右心衰所致,这与国内学者报告相吻合(1)。因此,对AMI病人应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及时予以处理。对右室梗塞的病人最好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因为右室梗塞的病人都存在血容量不足,但致于补充多少液体,如无客观的指标盲目补液,易致人为的血容量增多,前负荷增加,加重心肌负担,引起左右心衰竭。因此右室梗塞的病人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调节血容量。如右室梗塞的病人心脏指数下降,低血压时,应在PWP(肺动脉嵌入压)监测下扩容治疗,使PWP上升到15~18mmHg即可;如右室梗塞合并广泛左室梗塞时,PWP可升高,如已超过18mmHg,宜先用多巴胺等强心剂,再合并血管扩张剂小心扩容。
, 百拇医药
我们注意本组死亡病例中,大多数发生在入院8天以内。老年病组病死率明显增高。老年人心梗症状不典型,虽然预后较好,但易复发,病死率高(2)。老年人多数发病前有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故并发症增多,病死率增高,此与国内学者陈树兰等认识相一致(3)。
AMI发病后早期病死率较高,随着起病6小时内入院数增加,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我院收治的病人起病超过12小时者占绝大多数,已失去溶栓机会。因此应加强冠心病病人的人口防治宣传,提高人群对冠心病、AMI的认识。
另一方面,本组资料中前壁梗塞最多,与文献报道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最多见相一致。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和前内乳头肌梗塞。
参考文献
1 广东冠心病协作组.广东省1984~1992年6371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例临床概况.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5;1(1):1
2 王瑞萍.老年人查体时发现的心肌梗塞.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15(1):10
3 陈树兰.心肌梗塞早期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24(1):40, 百拇医药
单位:广西民族医院心二科
关键词:
广西医学9905103 1987~1998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4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根据心电图改变(包括病理性Q波及ST-T缺血演变过程)及/或心肌酶学改变确诊。其中男1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8.8岁。单纯累及前壁65例,单纯累及下壁51例,同时累及前壁和下壁16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0例,非Q波性AMI 9例。
1.2 起病情况:125例(85.6%)以胸痛为首发症状,随着年龄增大,胸痛发生比例减少,老年病人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137例(93.8%)患者有病理性Q波,1987~1991年与1992~1998年病理性Q波发生率分别为98.1%和91.4%。10例下壁合并右室心梗均为1994~1998年发现的。
, http://www.100md.com
1.3 梗塞部位:本组累及前壁65例,占44.5%;累及下壁51例,占34.9%;同时累及前壁和下壁16例,占10.9%;下壁合并右室心梗10例,占6.8%。
1.4 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居多,54例,占37.0%;其次是心衰28例,占19.2%;休克18例,占12.3%;低血压7例,占4.8%;脑梗塞3例,占2.1%。
1.5 病死率:本组死亡17例,年龄<60岁共有55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7.2%;年龄>60岁共有9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3%(两组比较P<0.05)。下壁合并右室必梗10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50.0%。从临床资料分析1992~1998年病死率已较1987~1991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1.6 死亡原因:17例死亡病例中心衰10例,占58.8%;休克9例,占52.9%;心律失常7例,占41.2%;阿一斯综合征1例,占5.9%。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AMI后出现三大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17例死亡病例中有16例发生了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或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占首位。10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的病人中死亡5例,病死率甚高。既往认为右室梗塞比较容易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并发急性左心衰。5例死亡病例中均因输液量过多引起左右心衰所致,这与国内学者报告相吻合(1)。因此,对AMI病人应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及时予以处理。对右室梗塞的病人最好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因为右室梗塞的病人都存在血容量不足,但致于补充多少液体,如无客观的指标盲目补液,易致人为的血容量增多,前负荷增加,加重心肌负担,引起左右心衰竭。因此右室梗塞的病人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调节血容量。如右室梗塞的病人心脏指数下降,低血压时,应在PWP(肺动脉嵌入压)监测下扩容治疗,使PWP上升到15~18mmHg即可;如右室梗塞合并广泛左室梗塞时,PWP可升高,如已超过18mmHg,宜先用多巴胺等强心剂,再合并血管扩张剂小心扩容。
, 百拇医药
我们注意本组死亡病例中,大多数发生在入院8天以内。老年病组病死率明显增高。老年人心梗症状不典型,虽然预后较好,但易复发,病死率高(2)。老年人多数发病前有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故并发症增多,病死率增高,此与国内学者陈树兰等认识相一致(3)。
AMI发病后早期病死率较高,随着起病6小时内入院数增加,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我院收治的病人起病超过12小时者占绝大多数,已失去溶栓机会。因此应加强冠心病病人的人口防治宣传,提高人群对冠心病、AMI的认识。
另一方面,本组资料中前壁梗塞最多,与文献报道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最多见相一致。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和前内乳头肌梗塞。
参考文献
1 广东冠心病协作组.广东省1984~1992年6371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例临床概况.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5;1(1):1
2 王瑞萍.老年人查体时发现的心肌梗塞.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15(1):10
3 陈树兰.心肌梗塞早期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24(1):4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