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09365
老年人脑膜瘤术后脑梗死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张鹏远 牛光明 卞玉杰 彭 琳 尹先印 宋 乐

    单位:卞玉杰 河南省中牟县中医院;张鹏远 牛光明 彭 琳 尹先印 宋 乐 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郑州 450003

    关键词:

    中国老年学杂志990536 脑梗死是脑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老年人具有易发生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更易并发。1993~1998年我院手术治疗老年人脑膜瘤19例,术后并发脑梗死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60~67岁。脑梗死均位于手术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3例,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1例,颈内动脉供血区1例(为桥小脑角脑膜瘤术后)。原脑膜瘤部位:大脑凸面2例,矢状窦旁1例,中颅凹底1例,桥小脑角1例。肿瘤性质:内皮型3例,砂粒型1例,混合型1例。
, 百拇医药
    1.2 辅助检查 术前CT或MRI仅显示肿瘤,均无脑梗死征。肿瘤病理为脑膜瘤。术前心电图正常1例,心肌缺血4例,其中前壁2例,前下壁2例(合并不全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脑梗死部位及范围由术后CT证实,并排除继发性出血。

    1.3 临床表现和术后CT所见 左桥小脑角脑膜瘤术后清醒,四肢活动自如,术后第2天出现同侧肢体无力,第3天该侧肢体全瘫,浅昏迷。CT显示手术同侧额顶颞叶大片状低密度区。左中颅凹底脑膜瘤术后第5天出现左上肢无力(肌力Ⅲ级)、不全运动性失语,CT显示同侧额顶叶交界处楔形低密度区。矢状窦旁和大脑凸面脑膜瘤术后原有肢体无力加重,初认为系手术反应所致,第7~9天复查CT发现术创周围明显大于肿瘤的低密度区,其中1例伴术创额叶侧大片低密度区。

    1.4 治疗结果 确诊后即按脑梗死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脑细胞活化剂。结果表明,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的1例仅意识恢复,语言和肢体瘫痪未恢复;其余4例瘫肢恢复Ⅳ~Ⅴ级1例,Ⅲ~Ⅳ级3例,1例伴不全运动性失语基本恢复。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老年人脑肿瘤并不少见,其中脑膜瘤居首位。老年人脑组织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颅内空间相对较大,即使有肿瘤生长也不易产生颅人压增高症状,可仅表现为头昏,轻微头痛,肢体无力等,极易误诊〔1,2〕

    老年人脑膜瘤术后并发脑梗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过程中对脑组织及其血管的牵拉或压迫,刺激原有粥样硬化的动脉发生痉挛甚至闭塞。另因脑膜瘤血供丰富,术中阻断肿瘤血供时波及相邻脑组织及其血管。本组3例见动脉壁有灰白色斑块。②术中出血弥漫至蛛网膜下腔,造成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血管痉挛。③术后为防治脑水肿,多限制补液量并应用脱水药,导致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亢进,使血小板易于粘附并聚集在动脉壁硬化斑所在处形成血栓。本组术后补液量为1 500~2 000 ml,应用甘露醇125 ml,每6~8 h 1次。④为减少术中出血和预防术后继发出血,常给予止血药,如6-氨基己酸可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立止血具有凝血酶样和凝血激酶样作用。本组术中术后均应用止血药。老年脑膜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可与术前脑膜瘤表现相互重叠,对术后症状加重多认为术后反应。本组3例是在术后复查CT发现的。如果术后出现与手术相关性不强的脑损害征,则多能引起重视,及时行CT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组2例属此情况。所以对术后恢复不理想或恢复后再度加重,或出现与手术相关性不强的脑损害征,应及时行CT检查。
, 百拇医药
    为预防老年脑膜瘤术后并发脑梗死,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术前检查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有异常者尽量予以纠正,术后及时复查。②术中尽量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和压迫,保护肿瘤周围不参与肿瘤供血的动静脉。③术中严密止血,以防止过多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④术中限制输血量,尤其是全血。⑤术后脱水药用量宜小而少,适当增加补液量。⑥术后复查CT,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的脑梗死。

    作者简介:徐鹏远,42岁,副教授;

    3 参考文献

    1 赵继宗,宗绪毅,宋林杰.196例老年人颅内脑膜瘤的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75

    2 崔增学,马 从,史彦芳 et al.老年人脑膜瘤19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71

    1999-01-03收稿

    1999-03-01修回, 百拇医药